关于加快湖北省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2-03-13李建峰
○ 李建峰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和产业数字化先导区”。下好战略先手棋,创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需要在总结分析湖北省数字产业发展现状和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找准短板不足,探寻突破性发展的路径。
一、怎样看待湖北数字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上看既有中上游之绩,也有落后之忧
湖北省数字产业发展处于中上游水平,部分领域被周边省份反超。规模上,2021年湖北数字经济规模2.1万亿元(全国第8、中部第1),只有广东的35.6%、江苏的47.7%;综合水平上,湖北数字化综合发展居全国第9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核心指标上,湖北省软件业务收入1523.7亿元,约占中部六省之和的52%,但仅排全国第10位;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发展等指标未进前10,落后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省份。
(二)产业发展既有领先之势,也有“成链”之难
湖北省数字产业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全省在用数据中心112个,各类科研平台73个,已建成37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5G宏基站数量居全国第8,大数据企业超300家,但良好基础未转化为特色产业、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品牌。一是成果转化滞后。2021年湖北省数字领域发明专利达2万件,但本地转化率只有20%,大多停留在概念上。二是产业竞争乏力。湖北省数字经济企业“小而散”,缺乏具备品牌影响力、市场主导权的“链长”“链主”式龙头企业。三是区域发展失衡。2021年湖北省仅有武汉、襄阳、宜昌3地入选“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武汉“一枝独秀”,其他城市排名比较靠后。
(三)外部环境既有扶持之策,也有统筹之盼
在政策扶持上,近年来湖北省相继出台数字产业相关政策50余个,如,2022年6月省政府出台“数字经济13条”,奖补力度较大。但据调查显示,企业普遍认为享受政策“知易行难”“说易做难”,77%的企业表示只听说过政策,仅12%的企业表示了解政策内容,88%的企业希望出台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政策。在平台建设上,多数省份均成立了省级数字产业平台,如,河南、福建、上海等地整合全省信息产业资源,由政府配套出资,举全省之力组建省级功能平台。尽管湖北省明确由湖北联投牵头组建省数字产业发展集团,但目前仅作为二级公司运行,还没有被赋予省级平台定位。在法律保障上,贵州、天津、海南等18省市发布了《数据条例》,四川、江西、河南等地公布了相关数据条例的草案。对比之下,湖北省在数据立法上相对滞后。
湖北数字产业发展不优,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思想认识“知而难行”。一些地方还没有认识到数字产业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数字经济是“赶时尚”,导致谋划推动工作的站位不高、视野不广、格局不大。二是顶层设计“统而难筹”。很多地方在进行顶层设计、谋划总体布局、实施重大项目、完善政策制度等方面,省级层面统筹协调与分工协作还不够,多数地区发展路径、举措同质化现象明显。三是数字资源“整而难合”。本轮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对全省资源“同质化”进行了改革重组,但全省数字平台、数字资源还没有完成统筹整合,省直有关企事业单位及各地依然“单打独斗、同质竞争、分散建设”。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强统筹,强化组织保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运行机制。
二、湖北数字产业发展怎么办
(一)强化统筹力度,打造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一体化谋划。站在“1+17+N”全省一盘棋的高度,整合省市数字产业资源,统一谋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二是专业化整合。以湖北数字产业集团为主体,通过收购并购、参股控股、战略投资等手段,加快整合省属、地市级平台公司数字资产,实现省市资源一体、业务一体、发展一体。三是系统化提升。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做大做强省数字产业发展集团,提升平台政策赋能、产业投资、创新转化、优化生态等功能,引领湖北数字产业发展。
(二)强化项目建设,打造标杆性基础设施
一是优化布局。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布局上向武汉、襄阳、宜昌倾斜,打造沿长江、汉江数字经济“连绵带”;引导鄂州、荆州、十堰等地布局智慧物流、智能家电、绿色数据中心等项目,培育数字经济牵引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示范推进。支持武汉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两个先导区”,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数字中心,强化算力基础设施硬支撑;加快推进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武汉)、综合交通物流大数据中心、省数字政府运营中心、省数字征信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示范引领项目;聚焦产业地图、智慧农业、数字文旅、城市大脑、社区管理等,打造一流应用场景。三是强化保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尽快设立数字产业政府引导基金,并在财政、金融、要素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尽快颁布《湖北省数据条例》等法规,护航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将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纳入“放管服”改革体系,在事前准入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准入条件。
(三)强化产业培育,打造特色性产业链条
一是培育政务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医保云、教育云、健康云、交通云等行业应用,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城市大脑等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本土政务大数据服务企业。二是培育地理信息产业。推动地理信息产业与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自然资源勘测、交通运输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武汉北斗等地理信息产业龙头快速发展。三是培育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光芯屏端网”等优势领域,引导有关重点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四是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聚焦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建强建优“产业大脑”,助推湖北省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闻“G”起舞,“脱胎换骨”。五是培育医疗健康产业。建立数据授权、产学研一体、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加快整合全省医疗、医保、医药、政府等平台数据,打造服务政府、医疗机构、医疗健康产业和个人的四类场景,引燃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引擎。
(四)强化示范推动,打造战略性改革试点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是盘活数字资源的助推器。一方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优先探索在政务数据、医疗健康、金融征信、交通物流等领域进行试点运营,为湖北省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加快构建省级平台。以省数字产业集团为主体,整合各市州政务数据资源,筹建省数据交易集团、省国有数据资产专业运营公司、数据产权评估登记中心、数据交易中心等省级平台,统筹推进全省数据流通和价值释放,厚植数字产业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