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03-13王荣杰李洪玲邓人攀王绪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专业课程化工

王荣杰,李洪玲,贾 鑫,邓人攀,王绪根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推进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1]锚定2035远景目标,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高质量快速且稳步发展具有紧迫性。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脉搏,立足于更加关注结构、公平和质量的建设目标,“四新”学科建设也面临着全面深入推进由“量”到“质”的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全面开放的时代。青年学生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困扰,需要正确方向的引导。因此,基于“人民满意、兼顾公平与质量”的教育高质量内涵,锚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是“四新”学科建设“质”性发展的第一生命线。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高等教育事业思政建设的方面有了具体内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对全国高等院校全面推进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掀起了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探索新潮流。[2]

把化工安全、环境保护意识,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品质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线下教学知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培育工程科学与技术人才效果;坚持立德树人,专业课程程思政建设融汇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多元化培育人才。

高等教育的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紧抓“立德树人”的落脚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魂之所在。为了着力构建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水准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绕不开的出发点,同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等教育课堂培育人才的主战场,是落实新时代教育事业“立德树人”总基调的全局性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高校教师充分利用好大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使所有老师、所有科目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责任,使高等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携手同行,为专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构建紧密联系,形成“1+1>2”的效应,进而创建人才培养大体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一方面要在保持原有课程的客观规律和自身特点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讲授专业课程知识和培育专业能力等要求的基础上,深度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与要点,彰显专业课程的价值导向功能和引领功能,以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两位一体的课程培养育人目标。因此,为了能够大力发展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培育人才德功能,在化工专业课程的搭建与推陈出新中,不断深挖和研究化工专业课程与思政建设的融合,努力助推新一轮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一轮和改革,在授课中将专业课程思政精神落实到学生每一堂专业课程就越发显得尤为紧迫。[3]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结合化工专业课程特点,针对化工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进行了化工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分析、探索与实践。

1 目前普遍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目前普遍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引入名人事例,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命感和科学精神;

(2)引入新能源发展和环境治理成就,加强学生绿色环保节能意识;

(3)引入化工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

(4)从专业知识点中挖掘思政要素。

化工专业课程讲课时,可以采用多方式的形式展开教学,比如,课前预热,课间穿插,课后回顾的方式,可以以往届前辈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述,更具与说服力。可以利用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教学方法,讲出新意,蕴含专业知识,此外还可以讲化工案例,用案例的来给课程增加专业的实际应用。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所包含的思政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潜在的和明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理论是明面的知识价值弘扬。化工专业课程是以潜在的内容为主的思政理念价值传递,潜在的思政要点是蕴藏在教材的知识里的。教师的职责就是通过加工、处理、讲解,把潜在的思政要点给表达展示出来。任课教师可以换个角度对专业所教授的教学内容重新解构,给予它全新的内容和思想,以思政的高度价值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深挖潜藏在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最后再通过专业课讲授给学生。

思政要素可以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化工专业作为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程度很高的专业,有众多的实验课和实践课。有大一的基础实验、大四的专业实验,还有进化工厂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实践最大程度上负载思政要素的教学课程,教师更应深耕于教学和实验课程。

2 存在的问题

(1)化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历来惯性思维都是重视学生专业教育,轻视思政教育。化工专业课以专业知识为主导,较少涉及包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宏伟目标,此外,很少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以广大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缺乏对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引领和教育的作用。

(2)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重视表面工程,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轻视实际所能收到的预期效果,课堂管理不到位,薄弱思政内容环节薄弱,良好的学风未能发挥引领作用,对化工专业的学科竞赛起到有力的帮扶和补充功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以书面材料作为评价课程材料质量及成果,漠视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未能充分带动教师与学生反馈互动的积极性。

(3)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与教师评优选先绩效奖励机制未形成思政教育合力,上级领导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指导协调的渠道不健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相配套的评优选先的激励机制空缺,未能形成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学习正向引导和良好氛围,学校层面上,各类职能部门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商和有效沟通未能达成广泛共识,没有深入汇总和改良当前出现优秀思政建设课程的先进成果和方法。[4]

3 解决的办法及成效

为了解决如上问题,采用了如下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1)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更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程老师帮助化工专业课程老师深挖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化工专业课程老师为思政课程老师提供本专业的课程案例,实现不同学院间教学互补,教学相长。

(2)结合专业课程特色,有针对地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研讨论,并形成改进意见和方案。开辟健全化工专业课程老师和承担该专业思政课程教学任务的思政课程老师的合作渠道制度,定期组织双方任课老师碰头会面,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多方面多角度撰写教案,进而完善课程教学,互相在教学中携手共进。在化工专业课教学目标中,把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知识和必须掌握的专业职业技能教育要求与思政教育要求放在同样的地位,此外,细化要求,逐步实现思政教育要求,专业职业技能教育要求与思政教育要求相得益彰,达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效果。

(3)专业教师应该广泛征求优秀的提议和做法,建立完善化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的资源库,实现校际的资源共建共享,为教师的工作松绑。形式主义风气在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该大力抵制。学校层面一方面应该对思政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有效材料妥善管理保存,另一方面还应对学生听课效果进行走访谈话摸底、关心任课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学校教学督导小组随班听专业课打分评级等多环节工作,理应做到客观、有效、准确的把握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看问题要从高角度,整体性,以增加专业课程思政感召力和全面课堂全方位管理为主要发力点,滴水穿石,持之以恒,为奋力开拓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新面貌不懈努力。

(4)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类教学设计比赛,不同老师,不同专业间的思维碰撞,取长补短,提升学校专业教师学校讲授专业课程思政能力。

强化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保障学校人事处、教务处、计财处、科研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培育的交流协调渠道畅通,建设健全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培养成果与任课教师激励评优选先机制,搭建化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优秀讲师、教学带头人、特色教学小组,鼓励支持化工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和专用教材资料出书,调动学生积极性,将专业学生工专业课程思政学习成效与学生入党、奖助学金申请以及评优评先等紧密联系,建设化工专业课程思政人人向学,人人在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营造任课教师和专业学生投身喜欢专业课程思政、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卓有成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和学生从中参与并获得精神和物质激励、教师和学生更加主动建设专业课程思政的良性动态循环。

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深入提炼挖掘化工专业课蕴含的思政要素;在化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良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试点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案,多措并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任务趋向、生产实习教学、计算机化工工艺仿真模拟培训、工训实践操作等教学形式;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学生课堂教学展示过程中,将化工设计大赛项目内容、参赛标准和所需专业知识支撑等有机融合,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就是比赛中可以运用以及未来化工工作中直接上手的知识技能。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活学活用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专业知识学习的学习学习劲头。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教学活动和比赛活动,推动学生养成不断创新,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种下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种子。[5]

4 思考

化工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不是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任课教师要把这个概念融于平时的备课教学之中,只有勤思考了,多下功夫了,才能蹚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样式,进而提升任课老师教师育人立德能力。如果任课教师给学生讲了讲专业课程思政,但却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专业知识体系和思政理论体系之间互相转化的桥梁,这样是不能说明专业课程思政收到好的效果。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怎么样,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从中收到的成就感。任课老师讲授专业课程思政就像研究员实验,能否把试剂本身的特性和实验目的相结合?试剂就是教学内容,实验目的就是思政要素;控制实验变量就是教学方法;最后,这个实验产率怎么样,体现的就是高等教育一直强调的立德树人[6-8]。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在步履不停地康庄大道上。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门课程,需要从一门课视角上升到专业类的所有课程高度上。因为课程思政想要打造一个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把思政理念润物细无声到每位同学思想上的授课形式,所以在课程组建备课的过程里,需要任课老师带领同学由一片叶子,看到叶子背后秋天来了的征兆。

第二,专业课程思政需要提纲挈领的全局规划。在进行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进行有效的、条理清晰的、科学的全局规划。

第三,专业课程思政需要带有鲜明的化工专业特色。每开设的一门课程、每一位任课老师授课都有专属的个人特点,所以在实施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结合自身特色,独立自主地对所需要讲授的课程进行有轻重有序的教学,抓住重点,发挥优势。这个过程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总结摸索的。从化工专业课程出发,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剖析解读课,提炼课程的特色和优点,进行全局架构、宏观设计,把思政精髓、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和学术价值中所需要的要求做精做细做好,由此才能一步步把专业课程思政做成品牌,做出成效。

化工专业课程不仅要传播化工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培育感召人的功能。结合化工专业独有的特色,将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有机融入开展,既拔高了专业老师的思想认知,将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等内容无声无息地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又能提高化工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对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规范、专业领域的国际视野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专业课程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