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社区教育学校管理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为例

2022-03-13杨晓辉王泊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居民基层社区

杨晓辉,王泊宁

(1.北京开放大学西城分校,北京 100054;2.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北京 100124)

基层社区教育学校在各自的基础条件、日常管理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但究其本质,作为社区教育学校,都要承担社区教育功能,实现社区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教育让社区居民满意,也是每一所学校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西城区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自2013年成立以来,面临着招生的压力、如何开设课程的以及课程如何管理的压力,面对老年群体安全的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压力,在压力中学校不断探索,在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发展近9年的时间里,逐步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一些管理经验,笔者结合学校在近期所做的学员调查,提出了基层社区教育学校在管理中的一些建议。

1 基层社区教育学校管理面临的问题

基层社区教育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制约学校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基层社区教育学校,和居民直接接触,直面教学、管理、安全等问题,以下问题是基层社区教育学校较为突出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单一化

社区教育学校的课程是学校的灵魂,好的课程能够吸引广大的社区居民来到社区教育学校学习,因此社区教育学校课程开设非常重要。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成不变,常年只开设几门课程,虽然目前社区教育学校一位难求,但常年不变的课程设置是会让学员产生疲劳,随着竞争的加剧,会让基层社区教育学校失去竞争力。

1.2 日常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一个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学校的口碑,好的管理带来好的口碑,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有的学校只管上课,在日常缺乏有效的管理,比如有的学校学员报名还需要现场报名或者简单的微信报名,形成安全隐患和供需矛盾;课程教学形式陈旧,不能让学员有新的课程体验等等。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缺乏创新就会导致管理落后,造成学员流失。

1.3 安全保障不到位

安全问题是对于每一个学校都非常重要,是一票否决的问题,但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学校意识到位了,但在具体工作上没有做到位,比如没有针对社区教育学校学员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和有针对性地规定,因此一旦出问题还是处于没有预案使用的状态,没办法快速响应,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4 学校宣传力度小

社区教育学校虽然只在社区范围内招生,但依然需要日常的宣传,让学员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活动,这样可以增进学员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对于管理上也更加便利。目前很多学校在宣传上渠道单一、形式单一,就会出现社区居民不知道身边就有这么一所为居民提供教学服务的学校。

以上问题是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在成立初期、发展期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说也是基层社区教育学校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解决好以上问题,社区教育学校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利,为居民服务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 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管理实践探索

2.1 课程开设探索

在课程开设方面,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个发展经过:首先以学校的师资为主,围绕师资为社区居民开设课程,比如最开始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英语课程、文学课程;其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同时结合学员的需求,开始开设摄影、瑜伽、书法、合唱、舞蹈等课程;最后优化课程,优化课程工作每学期都在开展,结合居民需求和师资情况开展,比如旅游课程的开发、书画课程的增加,是满足居民需求的优化课程。学校在建校之初就注重特色的挖掘,白纸坊辖区内有大观园,学校紧紧抓住大观园这个资源,挖掘了红楼文化特色活动。该活动由系列课程和各种特色活动组成,“悦读红楼”“故事里的事”“坐拥红楼闲品风物”“小视角大红楼”“古典文学今生前世”“红楼梦与茶文化”系列主题课程,“大观园游园”“大观园猜灯谜”“红楼梦作续”“探访曹雪芹故居”“居民讲红楼”“红楼文化展示”等特色活动,这些课程和活动组成支撑了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的红楼文化特色活动。

2.2 日常教学管理探索

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在学员选课管理上从最初的到校排队报名到后来网络平台的应用,这一改变学校体会到了方便和高效,网络平台的使用消除了学员到校报名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公平性,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纠纷。

2.3 安全保障探索

社区教育安全是社区教育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的学员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龄大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学校针对此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班主任全程在课堂值课,与学员签订安全协议,与课程教师签订安全协议等一系列办法的运用,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2.4 扩大影响力探索

社区教育学校的每一份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但作为一所基层学校,我们也更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因此社区教育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在学校成立初期,去公园发传单、在社区宣传栏粘贴海报,后续开发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学校的各种信息:包括招生信息、课程活动信息、活动新闻和照片等等,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3 提升基层社区教育学校管理的思考及建议

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在以上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结合实践探索在以下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社区学校的管理提升有所帮助。

3.1 课程开设方面的思考及建议

3.1.1 开设课程以满足居民需求为主

满足居民需求[1]的课程才能使居民从棋牌室、从家里走出来,走进我们社区学校的课堂。对于居民的需求,需要学校认真地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无论是问卷还是访谈,都需要学校前期能够与居民近距离地交流,去了解附近居民的需求。所有居民的需求汇总后,选择需求量最大的、最为迫切的课程上课。同时要注意居民的需求是动态的,因此需求的调研工作也应该是经常性的。

3.1.2 开设课程兼顾特色挖掘

文化活动提倡“一街一品,一区一色”,社区学校也应该注重挖掘学校的品牌和特色[2]。基层社区教育学校一定要用心了解周边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建筑资源、饮食资源、非遗文化资源,围绕地域里特有资源深入挖掘,形成自己的特色。

3.1.3 开设课程兼顾系统性

开设课程需要兼顾系统性意味着有些课程开设的周期相对要长一些,这类课程需要学员长期坚持才能出来成果,比如书法类、绘画类、舞蹈类课程,这类课程事宜比较长的周期,学员在坚持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后,才能够自学。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活动类课程的系统性,活动类课程很多时候就是一次讲座,一次外出,很多时候学员参加完后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是系统性的话,在一段时间同一主题不同类型的活动系列的开展,对于强化效果和活动的组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社区教育课程开设以居民需求为主,兼顾特色与系统性。

3.2 日常教学管理方面的思考及建议

3.2.1 学员选课适宜选用简单合适的网络平台管理

因此建议基层社区学校选择网络平台来进行学员的选课管理。学员选课管理的建议如下:

第一,定制合适的网络平台。

根据学校的需求,寻找一个软件开发公司设计一个选课平台,开发设计的网络平台可以和常用的社交APP绑定在一起,同时设计一定要简单,最少的步骤,最方便的登陆,这样老年人更加容易上手。通过平台实现对学员的信息管理、选课管理乃至后续的资源管理、教师管理和课堂管理。

第二,设置合理的限制。

选课平台在设计时可以设置合理的限制,目前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的课程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学校采取限制学生选课的门数的方式来尽量保证更多的人能选上课,其他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设置。限制选课门数通过调查,大多数学员都能够接受限制选择2~4门课,选课限制是需要根据学校的开设课程的数量和面对上课群体的数量来定的。

3.2.2 开设课程进行分类管理

学校根据学员的需求开设了大量的课程,每门课程的开课形式、上课方式、进入学习以及结业的形式都需要科学的管理,否则也会造成学员的不满。在课程管理上,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从最初的探索到现在形成的分类管理,没有出现太多的矛盾,学员也很支持学校的管理工作。课程分为这样几类:以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为周期的课程、知识模块化类的课程、知识普及类课程。一定学习任务周期性的课程艺术史类课程为主,主要体现在书法、绘画、舞蹈、合唱等,招生周期也比较长(1~2年招一次);知识模块化类的课程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主,学完一个模块就可以招生,周期比较短;知识普及类课程主要是养生、旅游、摄影、瑜伽等课程,一般一个学期招一次学生。课程进行分类管理后,在每学期新开设课程时,选择开设的课程进入到相应的管理类别,方便了管理。在调查问卷中,学员们也比较认可学校对各类课程的管理,对于招生周期较长的课程学员也予以理解和支持。

3.2.3 严格监管教学群

在现在信息发达的社会,社区教育学校虽然都是老年学员,但大家都会使用智能手机,学员们也有建立教学群的呼声。学校为了管理以及学习资料的传递和共享,学校建立了教学群,对于教学群的管理有如下的建议:首先教学群应该是实名制的,这样有助于监督;其次设立严格的群规,只发表与课程有关的言论,只发布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最后设置请出制度,对于经常违反群规的学员,要定时请出,保证教学群的学习交流功能。对于教学群的管理,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的学员也是非常支持的,同时大家也都能够做到遵守群规。

3.2.4 逐步淡化教学奖励机制

教学奖励机制设立的初衷是鼓励学生来学校学习,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成立初期,因为大家都不了解社区教育学校,为了留住生源,学校课堂教学或者活动是会给学员购买学习用品或其他日常用品,在期末也会对出勤的学员给予积分兑换的奖励。随着生源的稳定,用于鼓励上课的学习用品不再购买,但目前一直保留积分兑换的奖励。本次的调查问卷有将近40%的学员认为不奖励也没有问题,接近35%的学员认为应该是出勤情况分档发放。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笔者认为随着社区教育学校的学员的稳定,教学奖励机制可以设置慢慢的从有到无,奖励慢慢变小直至可以忽略,但如果做奖励就应该细致一些,按照出勤的次数定好2~3档来发放。

3.3 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及建议

3.3.1 签订各类安全协议书

第一,与全体学员签订安全协议书。在学员到校报名时,所有学员都要与学校签订安全协议书,在这份安全协议书上,学员要保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来校上课,学习中出现的身体问题要自己负责,同时留下了学员的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第二,与运动类课程教师签订教师安全责任书。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到注意义务,不强迫学员做高难度动作或与身体条件不符的动作以保证学员的安全。

第三,舞蹈团团员的协议书。与舞蹈团的每名学员签订舞蹈团协议书,舞蹈和其他的课程又有所区别,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因此针对舞蹈团的团员推出了不同的协议书。

在社区教育学校每一位学员至少都和学校签订了一份安全协议书,有的甚至签了两份,但这正说明了安全无小事,每一份安全协议书的背后都是对安全的一份警示和保障。

3.3.2 课间的全方位监管

小小的课间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社区学校在安全管理上一定不要忽视了课间的管理。白纸坊社区教育学校因为有专门的班主任,因此课间安全是比较有保证的,由班主任尽提醒义务和服务义务,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有安全隐患时,班主任及时处理。因此,笔者认为在安全管理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非常重要,要时刻不忘安全这根弦,要时刻提醒学员安全注意事项。

3.4 学校宣传方面的思考及建议

在社区教育学校初级发展阶段,学校是必须要宣传的[3],让居民了解身边的社区学校,而且社区学校的范围不大,就在大家身边,因此采取最原始的方式是可取的,挨家挨户发宣传单、张贴海报,通过网络与报纸进行宣传。大家了解以后,通过固定的模式宣传也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比如说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的使用等等。我们可以采取学员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4 结语

社区教育对丰富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素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学习型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个基层社区教育学校都承载着居民、政府、社会的殷切希望和重任,做好社区教育学校的管理工作是社区教育学校平稳长久发展的基础,社区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安全保障等等都是管理中的重点,虽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但在社区教育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满足更多学员的需求,如何保证更好的教学质量等等,社区教育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探索和思考。

猜你喜欢

居民基层社区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