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法治意识强化研究

2022-03-13朱乐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防疫法治防控

朱乐乐

(1.太原理工大学财经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2.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信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面对新冠疫情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之原则,以良好的法律制度、激励机制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逐步推动公共卫生安全防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在全球抗疫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这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深度展现了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包括法律制度建设的成就。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保证了国家抗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大学生要深入理解相关法律政策,结合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强化对法律政策的认同感,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

1 利用疫情防控“活教材”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疫情防控期间所发生的真实案例为法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素材,抗疫所取得的成果也为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抗疫成果深度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为强化大学生对国家法律制度认同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高校要善于利用疫情防控这本活教材,结合疫情防控针对性、实时性积极地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活动,全面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1]。

1.1 疫情防控为高校法治教育开展提供素材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必须要利用法治的稳定性、规范性、预见性、强制性、指导性和权威性优势来推动疫情防控的科学开展,防止疫情的蔓延,全面提升我国的疫情防治水平和基层管理能力。

自从2020年疫情防控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治手段在疫情防控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坚持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这为丰富我国的法治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面对突发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疫情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为导向,紧急开展了相关的立法工作,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行政主体在开展防疫工作的时候实施物资征用、隔离管控、科学合理的原则,实现了国家对重大疫情的针对性防控,且具有较高的防控效率[2]。司法机关对有悖于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构筑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线。公民自觉履行戴口罩、体温监测、居家隔离的义务,积极的配合防疫人员进行流调排查,构建起完善的基层疫情防控体系。无论是从国家立法层面来看,还是从公民守法来看,无不彰显法律制度在推动疫情防控科学有序开展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决心。客观来说,疫情期间的各项防控措施已经成为法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活教材,这对强化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是一次积极的推动。

1.2 疫情防控为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创造机遇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和法律这种特殊社会现象所持的观点、看法,它反映了公民对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法律制度的认可程度和自觉遵守程度。作为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守则,法律如果仅仅以强制执行的方式进行推广很难与社会发展实现高度融合,同时也无法实现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只有将法律制度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活动中验证法律制度的正确性,才能从根本上强化法律主体对法律制度的认同感。新冠疫情防控就是在法律制度指导下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为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创造了机遇。结合法治意识形成的一般性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将法治教育的小课堂与大课堂进行融合,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认同感,进而使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1.3 疫情防控为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创造条件

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高效率是多种因素协同所导致的结构,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有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动员能力、统筹规划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当然还有民众的积极参与。这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凸显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3]。抗疫活动中积极的防疫政策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对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参与疫情防控活动可以加深他们对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理解,尤其是结合疫情防控所取得的实际成果,更能加深大学生对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认同感。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疫情防控实践活动践行相关的法律制度,这为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提供了条件。例如,很多大学生在假期阶段积极参与社区防疫活动,并担当志愿者。在引导他人遵守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同时,自身对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得到强化。

2 利用疫情防控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价值

利用疫情防控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具有强化疫情防控凝聚力、推动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发展、塑造现代法治理念和公民优秀道德品格的现实价值。鉴于疫情防控对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巨大价值,高校要善于利用疫情防控活教材来开展法治教育工作。

2.1 牢固法治思想防线,强化大学生疫情防控共识

新冠疫情的到来促使整个国家迅速动员,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即集中力量办大事[4]。在抗击疫情的阶段,大学生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生力军,担负着疫情防控的重要职责。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了大量正确的疫情防控信息,并主动担当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为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帮助,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不主动配合疫情防控,瞒报个人行程和散布谣言信息,对疫情防控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对疫情防控的相关法律制度认识不够,缺乏最基本的遵纪守法意识。所以,高校有必要利用疫情防控来向大学生输送法治理念,推动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觉醒,逐渐强化他们对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形成遵纪守法的基本意识。

2.2 坚持防控育人高度融合,推动高校发展教育创新发展

新冠疫情防控暴露出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法治信息宣传、法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法治教育方面过于偏重于理论教学的模式是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最关键问题。对于高校来说,其必须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将疫情防控作为节点,以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创新作为依据,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对高校卫生防控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建立健全高校的疫情防控制度,这有利于提升依法治校的水平,使高校的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5]。首先,高校要对疫情防控的相关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法律权威意识,将法治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度融合。其次,高校教师要认真研读国家疫情防控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向学生诠释疫情防控相关法律制度,并借助这些法律制度来指导高校疫情防控有序开展。然后,高校要坚持疫情依法防控,并将依法防控理论知识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中,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渗透法律知识。第四,高校要定期组织疫情防控讲座,让相关法律专家向大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疫情防控法律制度,促使其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实践环节。

2.3 塑造大学生优秀品格,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人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治理主体还是被助力主体都必须以人为前提。作为社会主义实业的接班人,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国家统一、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职责[6]。法治意识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所在,它能更好地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无论是在推动依法治国战略实施,还是在推动社会治理法制化建设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须利用疫情防控的法律制度来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方面,高校向大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时刻关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参与社会治理。另一反面,通过对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和相关案例的解读和理解,能强化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培养其自主遵纪守法的意识,达到强化法律意识的目的。

3 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强化的路径

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利用疫情防控真实案例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强化是一种创新之举,它不仅可以强化法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而且也可以强化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3.1 推动法治教育大小课堂融合

法律并非一种空想性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所形成的一种理性思考。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强化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也需要结合实际的案例。高校将法治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进行融合,将实际疫情防控的案例在小课堂中践行讲解,分析疫情防控当中开展当中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者之间的关系。在立法层面,教师向学生讲解疫情防控法案的立法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疫情防控法案的内容更新情况。在执法和司法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违反疫情防控法案的具体案例进行讲学,让学生明确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在守法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佩戴口罩、监测体温,并在经过疫情区后主动进行隔离和报备,严格规范学生的守法行为。

3.2 对比教学的应用

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与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国的疫情防控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开展,并遵循严格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防范疫情的扩散。相比之下,国外的疫情防控并不严格,既没有对感染者和密接者进行溯源,也没有制定严格化的管控措施,美其名曰保护人权。以美国为例,在日新增病例破百万以后,国家依然没有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致使感染人数不断飙升。高校教师在开展法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中国防疫与其他国家防疫成果,凸显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彰显我国防疫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当然,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可以自主的反思我国防疫法律制度的成功之处,以及国外防疫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而强化对我国防疫法律制度的认同感。

3.3 法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规范,而道德又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在现代的法治国家,道德为法治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心理基础,而法律又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念,这不仅是法治文化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非暴力法律权威的主要来源渠道。在疫情期间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向大学生普及防疫法律知识。例如,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当中教导人们要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其核心引导人们应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而我国所制定的严格的防疫法律制度,其本质也是在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本身就是一种帮助他人免受病毒侵害的善良之举,并且也体现了我国的防疫法律制度中拥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观念。通过解读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而且也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学会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不做有碍于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的事情。

4 结语

疫情防控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能否取得这场攻坚战的最终胜利不仅要依靠严格的疫情防控法律制度,更要依赖于民众是否可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制度。作为疫情防控的主体参与者,大学生是否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疫情防控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法治意识,以及对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认同感。要想从根本上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不能在依赖于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而是要结合疫情防控的实时新闻,动态化地向学生传授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的正确性、合理性,最终实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化。

猜你喜欢

防疫法治防控
“豪华防疫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