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022-03-1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连云港电商职业

武 倩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1)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号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要把“三农”问题摆在我们党的头等大事上。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3月5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同年5月31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农民农业农村作为新发展阶段的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目前和未来“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指示。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缺乏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就难以得到长久、健康、科学的发展,人才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内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中来,要切实加强对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依然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立足连云港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状况,对连云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加以探究。

1 连云港市乡村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的东北部,境内平原、海洋、高山、湖泊、丘陵、滩涂、湿地、海岛都具备,气候和地形类型多样,为连云港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具有南北特点的植被系统。这里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是我国主要的粮棉油、林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地。这里的海州湾渔场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这里的淮北盐场是全国四大盐场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紫菜养殖加工基地、河蟹育苗基地、对虾养殖基地。

根据连云港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4599360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829565人,占61.5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1769795人,占38.48%。根据连云港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2021年全市农业、林业、渔业总产值728.0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2.45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27.60亿元,林业增加值5.58亿元,畜牧业增加值47.47亿元,渔业增加值117.4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4.32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共767.59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400000亩,建设2个酸性土壤改良核心示范区2185亩,新增水肥一体化1万多亩,基本实现了主要经济作物的全覆盖。全市实现了84%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了59%以上的特色农业机械化,东海和赣榆被评为全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基地。

1.2 主要特点

(1)推进产业振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21年粮食生产平稳,连云港市粮食总产73.76亿公斤,比去年增长0.08%。连云港市连续十年粮食总产超70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69.59万亩,比去年增加0.59万亩。生猪产能加快恢复,截至2021年底,我市生猪存栏达160.3万头,连云港市生猪养殖量域内存栏数位列全省第三,外协存栏数位列全省第一。

(2)推进富民增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73元。

(3)大力推进环境治理,显著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厕所的无害化改造,达到97.42%。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实现了全区范围内自来水的99%以上。

(4)推进文明新风,农村精神文明风尚明显提升。全面完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任务,积极开展送文艺演出、阅读推广、艺术展览进乡村活动,丰富了乡村居民文化娱乐生活。

(5)推进人才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在各建制镇设立一所卫生院,在各行政村设立一所卫生室,农村基层机构布点实现全覆盖。2021年,全市新建7家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新建20家达到推荐标准的村卫生室(甲级村)。

2 连云港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实现这一战略的具体目标。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并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乡村振兴的会议精神,围绕着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总目标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勇气,全面吹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优化调整“三农”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以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五个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次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二是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二月二十一日主持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分管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推动全市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最后突出乡村振兴考核指引。出台《2022年度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考评范围,加大对各项指标的加减分项,并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乡村振兴进行专项培训,同步推进目标考核相关工作。

3 连云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3.1 连云港服务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分析

(1)乡村振兴的成功实施需要大批的新型职业农民参与进来。习近平在出席四川“两会”的会议上表示,要加强对农业的热爱、对技术、对经营的专业人才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的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育种新技术、农业机械化、种养一体化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传统农民越来越难以胜任新型耕作方式。只有具备高素质、掌握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推进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助推优质粮食工程和农业绿色转型,全面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还必须依靠当地的产业扶持,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和提升,使农产品向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将工业元素融入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提供综合技术平台,是壮大乡村产业的重要路径。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支撑力量。

(2)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基础设施的优化,确保完善的推广系统所需的办公设施设备,以满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化素质。通过把好选人用人关,将专业技术人员招录进来,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用新的理论武装农技人员头脑,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扎根基层的专业队伍。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用人制度。依法依规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3)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游发展迅猛,产生了农产品直播博主、农产品经纪人等一批新兴职业,这些新型职业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类人才。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他们接受网络、技术等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并勇于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3.2 连云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连云港高职教育承担的院校主要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等。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市高职校办学条件也逐渐得到有效改善。高职校在建筑面积、在校生规模、图书馆藏书数量、教师人数等各项指标均已基本满足或超出国家有关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要求,本市高职校的招生计划逐年在不断扩大,报考人数也不断刷新纪录,然而,基于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度,目前的人才培养还存一定的问题。

(1)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有待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从乡村振兴战略看,要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单一类型和层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然而,在连云港本土高职教育大多数沿用传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专业和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合理,有待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并未结合产业布局,体现乡村振兴的专业特点。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开设与乡村振兴关联度较高的专业,缺少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在乡村产业结构更新的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更应体现出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

(2)政校行企的多方合作深度不够,校外资源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主体作用不充分。政府行业宏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同时要出台有利于营建高职教育更优环境的政策制度。政府要根据本市乡村的具体情况,制订有利于我市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政策,如校企合作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培训补贴政策等。行业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与高职校合作不够充分,行业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关行业人才准入标准,以此促进高职教育不断的改革创新,从而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行业人才。企业方面,产教融合处于浅表层次,目前,校企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3.3 连云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1)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连云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应围绕我市农业产业特点,对接行业的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以直播电商产业为例,有数据表明,2020年,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网上销售总额达280亿元,网上销售农产品约130亿元。目前,全市有26000多家乡村网店,10000多个农产品网上商店,为农民提供了20万多个就业岗位。东海县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商十强典型县”,灌云县、东海县、灌南县被评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灌云县、东海县、灌南县、赣榆县成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实现了国家级、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的全覆盖。东海水晶城获得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称号。目前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发展迅猛,在2020年三月发布的淘宝直播十大城市中,我市排在杭州和广州之后,淘宝直播新经济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然而,目前本市的电子商务人才仍处于短缺状态。现在,电商专业人才极其稀缺,以农村电商发展最为突出的两个县区为例──赣榆区海鲜电商与东海县水晶电商,电商从业人员多为渔民、村民转行,大多数人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电商模式也以家庭式作坊为主,急需的管理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但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目前的环境条件下,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而目前的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意愿较低,这就造成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很难取得创新和突破,使其发展水平不能提高。为此,我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以及对乡村振兴的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重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优化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专业岗位群的通用能力要求,跨学科协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促使大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转移能力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的培训及智力支持。

(2)创新教学模式。高职教育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我市高等职业院校应探索更具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农村企业的联系,与农村企业等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实现教学互动,增进大学生对乡村的了解。例如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可鼓励学生到田间地头实习,地方政府要鼓励新型农民龙头企业带头人,采取线上线下、“半农半读”等方式,在当地就近就学,并积极参与职业技术培训、技术鉴定。总之,高职教育应采用灵活高效的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把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传播者”变成“引导者”,从而指导“深度学习”。

(3)强化师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关系到乡村的各个方面。然而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种类型的,涉及的需求多样、涉及领域广,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例如邀请农村的致富带头人、优秀的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的新农人加入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群,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有助于创新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4 结语

乡村振兴,为我市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我市高职教育要主动对接和服务乡村,为乡村振兴输出人力资本,提供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输出了人力资本,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连云港电商职业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