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写作要领探索与课堂实践
2022-03-13黄宏宇
陈 超,王 柱,黄宏宇,周 庆
(1.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重庆 400044;2.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0 引言
科技论文是学术工作者对于对创新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和报道的写作文体,也是交流和推广成果的重要的手段[1]。2020年,中国作者累计发表科技论文55.26万篇论文,已连续第12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比五年前翻了一番[2]。这增长背后的贡献力量,主要是中国科研院所及高校中庞大的研究生群体。作为研究生,他们参与了实际学术课题中的大部分实验和论文撰写工作。
然而,与世界领先的投稿量极不匹配的是较低水平的论文接收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中国区出版总监StuartGovan曾总结:中国人最勤奋,但论文遭拒数量大。主要原因包括:课题不够新颖、论文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和清晰、论文的形式结构不清晰、参考文献不合适[3]。事实上,无论是面对审稿人还是普通读者,良好的写作是体现一篇学术论文价值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国内的研究生普遍缺乏在学术规范方面的系统训练,且留给其摸索写作方法的时间少,导致研究生的写作水平及整体质量良莠不齐[4,9]。值得一提的是,SCI收录的5000多种国际期刊有95%是用英语发表的[5],这对以中文为母语的国内研究生来说更是巨大的挑战。
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硕博研究生的指导经验,在深入地分析了研究生写作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详细地总结了科技论文的写作要领,以期望帮助国内研究生群体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在教学实践方面,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教学内容和形式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6-8]。笔者认为: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阅读、思考、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本文中,笔者创新地提出将“对比学习”和“自主评阅”融入写作引导学生在论文阅读中自主地思考和学习论文写作。同时,在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上进行了长期广泛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希望为国内研究生论文写作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在写作指导和课程教学中发现,尽管研究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科技论文写作上,但写作效率低下、稿件质量不高、论文修改和返工率高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大问题。
缺乏读者意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写作都是“胸中有丘壑,下笔一团糟”。论文写作主要靠作者主观意识堆积大量杂乱无逻辑的语句,这势必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其表达信息。这种“自说自话”的写作方式并未站在“读者”角度来组织凝练语句,缺乏与读者的互动和引导,从而使人读起来不易理解,甚至费解。这些问题通常也与“阅读—写作”脱节有关,也即大部分学生在平时阅读论文的过程中,将大量的精力投入理解论文提出的方法/模,而较少关注文章的论文逻辑、语言表达等写作技巧等方面。
写作理解模糊。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初步接受科研训练的学生,对于论文各章节(引言、方法、实验等)的作用理解模糊,不明白论文的每一节需要写哪些内容、应该写到何种程度,也不了解应该突出哪些内容。
表达和逻辑差。不少学生在写作表达(尤其是英文)中存在语法错误、时态混用、句式冗长、口语化、中国式英语等现象,缺乏书面表达应有的严谨和简练。同时存在段落间语句间逻辑不连贯、层次不清晰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结构散乱,句子之间缺乏逻辑线条支撑,错误地使用连接词,段落之间的过渡生硬等。
2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要领的探讨
针对上述研究生论文写作上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写作经验和研究生指导经验,从写作顺序到各章节写作基本要领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2.1 写作提纲
论文写作有一定的“模板”可寻。但等写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还会意识到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写作会有所区别,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写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先从提纲开始。此外,一个精简的提纲也可大大提升研究生与导师,作者之间的交流效率,帮助快速地把握文章写作逻辑的准确性。写作提纲的确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加深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减小“返工”的概率,保障内容能够简练、充分、前后呼应。
2.2 题目与摘要
题目命名应遵循ABC(Attractive,Brief,Correct)准则。题目是论文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所在,首要满足的就是直观与准确(Correct),让读者可以最快地了解文章主旨和核心卖点。此外,好的题目也应具备一定吸引力(Attractive),即既能表达文章内容,又能引发读者兴趣。如采用问句形式“Can We Open the Black Box of Deep Learning?”引出对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采用隐喻“Wheels Know Why You Travel”引出对乘客出行意图的研究等。题目中可以由一个响亮顺口的代码(Brief),这既方便读者记忆,给人深刻印象,又便于检索和同行交流。
摘要一般包含五大要素:研究背景、常规方法、新算法、实验结果、关键词。研究背景旨在快速引出研究问题的意义,之后引出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及面临的挑战。新算法应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为何就能克服之前方法的不足。实验结果可以突出一些让读者印象深刻的结论,如新奇的观测结果,也可是算法相比对比方法达到的精度、效率的提高等。最后,关键字的选取应能直观地展示文章的核心内容,如研究方向、所解决的问题、核心算法等,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快地搜索到该论文,从而提高论文阅读量、引用量。
2.3 引言部分
引言是文章最难写的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评审读完引言部分,基本上就可以决定文章是接收还是拒稿。那如何判定一篇论文的引言写得好?答案是:读者读完引言后,能肯定文章的研究点有价值且有挑战、文章提出的算法有深度有贡献。
引言包含的东西跟摘要并没有区别,简言之,引言是摘要的完整版本。引言的笔墨分配需恰到好处。具体而言,前面的背景不宜太多,“入题”要快速;详尽地道明和言各大罗列研究问题的挑战,紧接着是针对每一挑战,所提出新方法的思考,也即是贡献。罗列挑战并不是随机,要有逻辑与层次。
引言一定要从“问题本身”出发正面论证。一论“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是能产生社会经济价值的,问题的研究是有难度等。二论“研究方法是正确的”。针对问题呈现出的挑战,提出方法是“对症下药”的、是能达到“药到病除”效果的。这里的“论证”是比较讲究写作技巧的。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并不是直接说出。而是得读者读完你的“论”,被你的“引导”而自行归纳出。三论“贡献是充足的”。合理完整的实验场景、丰富的实验结果以及细致深入的实验结果分析和算法优势验证。
2.4 相关工作
相关工作部分应紧贴文章核心内容(可对应关键字),如研究问题相关、研究方法相关的工作。一般的写作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最容易写完的,例如简单列举相同问题下a用了某方法,达到了何种效果;b用了某方法,得到了何种结论等。另一种是最难写好的,它要求作者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高度与深度,要求作者对相关工作整理新的逻辑和独到的见解(引起共鸣的点评)。在写作时,需要以自身论文的创新和贡献为着眼点,梳理文献所做的工作和成效,以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总结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抛出自己工作的异同及亮点。
2.5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需要对论文所提出的算法进行明确和详尽的介绍。这部分一般可按照“总―分”的结构进行组织。首先是方法部分的概述,这里一般可配备框架图,需清晰地叙述算法包括哪些部分,整体的处理流程等。然后再分若干小节详细说明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6 实验结果
在开展系统和大规模的实验前,文章实验部分就应有一个大致的提纲。如何制定实验提纲,有以下两种思路可以借鉴。
一是侧重于算法创新。对于这类实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照搬”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的实验提纲。比如他们在这个问题上都做了哪些实验,分别对哪方面进行了验证等。二是侧重于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此类实验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但基本的原则是要紧扣所提算法的“优势”。换言之,这种思路需要专门设计实验,以验证所提算法所有的“闪光点”。
对于实验结果,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是平铺直叙地说明。实则实验分析肯定得是逻辑连贯的、有深度的。一方面,对自身算法的验证分析要详尽,不是简单的就结果论结果,应注意呼应前文的方法部分,讲清楚良好的设计思路是如何帮助性能提升的,从而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算法的有效性等。另一方面,与已有工作的对比实验设置要公平合理,分析要透彻全面,以体现本文研究的优越性和创新性,向读者传达出本研究对相关研究领域是有意义的,具有参考价值的。
2.7 结论部分
相对于摘要和引言,结论部分的撰写稍显简练。不必再重复背景,亦不必重复研究问题的难度和挑战,只需告诉读者:该篇文章做了些什么。因而作者只需言明:本文对什么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何种方法,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即可。结论部分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规避一切作者能想象到的评审“攻击”。再完美的工作,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不足。在结论部分,作者可以讨论算法的不足、研究的不足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应简明扼要地简述针对这些不足,有哪些思考,或者有哪些可能的可行解决方案。把这些不足诚实地“娓娓道来”,并附上作者的“真知灼见”。这个部分也即未来工作的内容。
3 论文写作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3.1 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中,笔者将“对比学习”的思想融入教学实践,带领学生在阅读中直观地感受优秀论文和一般质量论文的区别,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和学习论文写作技巧。具体而言,该思想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搜索、阅读、学习领域内高水平期刊/会议的论文写作。
(2)在写作训练环节,给定命题作文,根据不同的写作题材进行分组,然后采取互相评议的方式,组内同学相互给出修改意见。
(3)在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后,让学生对比写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版本,审视和分析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以及最终版本是如何被一步步地锤炼和打磨。
3.2 教学模式的建议
同时,笔者在课堂实践中也引入了学生自主论文评阅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写作要领,认真剖析和评阅已发表的论文,发现和总结写作上的优缺点,并向班级进行分享。
一方面,该模式可让学生养成从普通读者视角或者审稿人视角去感受文章表达上的优劣;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从作者视角去理解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从而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形成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自我认识。此外,该模式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并要求学生采用专用的LaTeX工具进行相关内容的整理和撰写,最后以口述作报告的方式进行分享。这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且快速地熟悉科技论文写作工具的使用。最后,针对报告分享,可以从“报告质量”“论文写作技巧的展示”“论文写作的思考”等方面进行评分,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参考。
4 结语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成长中充满挑战却又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在本文中,笔者首先根据多年的研究生指导和教学经验,分析了研究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其次总结了写好一篇科技论文的基本要领,最后给出面向研究生写作教学的思考和建议。希望本文可以帮助研究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写作的不足,加深对于论文写作的理解并更快地提升写作水平,也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论文写作课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