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报也可以做好深度报道

2022-03-13王玉秋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酱酒华夏深度

王玉秋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和挑战,行业报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新媒体时代,行业报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坚持“内容为王”。从某种程度来说,高质量的内容是行业媒体的生存之本。那么,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行业报的深度报道如何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结合民生热点做好新闻策划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行业内某一事件突然成为舆论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该新闻事件所涉及的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很多大众媒体对该事件不能短时间内做出相对专业的新闻报道,以致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信息偏差或者错误导向。此时,行业报记者应该快速反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最快的时间内,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该事件进行专业、客观的报道,抢占舆论制高点。

以《华夏酒报》为例,该报是唯一拥有国家正式刊号、全国统一发行的酒类报纸,作为酒业官方主流媒体深耕酒业30余年,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线上线下、文字视频、活动策划为一体的综合性融媒体平台。

2021年7月23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相关案例显示,仁怀市白酒行业无序发展,污染治理推进不力,溪沟污染依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7月27日,随着《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的审议,标志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法规即将出台。《华夏酒报》记者从《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中看到,“开发建设等活动未采取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等措施”“三级保护区内焚烧垃圾”“二级保护区内网箱养殖”等行为,将开出最高10万元的罚单。该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作为行业报,《华夏酒报》并没有向其他媒体一样简单地报道通报中的典型案例和《保护条例》审议的消息,而是通过相关部门发布的这一前一后的信息,抛出了行业和消费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酱香热的当下,一千多家酒企加大马力,开启多拉快跑满负荷生产模式,产业的发展要遵循生态的良性循环原则,超出了生态所能接受的范围,生态污染的警钟将时刻敲响。在《茅台产区拟“立法”,八成酒厂将被整合?》一文中,《华夏酒报》记者通过采访,并结合详细的数据和事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既提出了扩容PK生态,能否开启兼容模式?又从“和谐共生,无序发展将紧急叫停”“兼并整合,生态治理将更协调”等方面指出了环境立法、生态保护的必要性。文章刊发后,受到了行业人士和热心读者的广泛关注。

此外,由于行业报的特殊性,业内不可能长期有可供报道的热点新闻,因此,行业报应该跳出“有什么报什么”的惯性思维,多做一些专题报道,特别是深度报道的策划选题。在做深度报道时,一定要选取那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新闻事件,做选题策划时必须牢记新闻价值这个原则。

行业报可以通过一期多个版面或系列报道的形式,给所服务的行业“设置议程”,把关注度高的领域展现在全行业面前,这样既有助于行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提升行业报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例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华夏酒报》特别推出了《从两会热点看酒业风向》专题报道。本专题围绕酿酒行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的发声,及时报道酒业两会声音,传递行业正能量。同时,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结合我国酿酒行业的实际,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对报告中与酒业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专业性的解读和分析,让酿酒人士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大事、行业动态。

还是以《华夏酒报》为例,2021年,白酒行业酱酒热潮空前高涨,业内外资本纷纷介入,以求分得一杯羹,针对这一不正常现象,《华夏酒报》站在行业的角度,从多层面进行选题策划,先后刊发了《北方酱香是瓶什么酒?》《“资本酱酒”踩点入场,玩出什么花样?》《二线酱酒加速攻掠,谁能进阶一线?》《百元档酱酒,有几分落地的可能?》《酱香20年后坐拥5000亿市场?》《酱酒业最大的“爆点”将是它?》《求求你们高抬贵手,别把酱香炒成了芝麻香!》《小品类“染酱”,能分得多少红利?》《宁为酱酒“凤尾”的头部企业,在考虑什么?》等多篇文章,对当下酱酒热潮进行了理性思考,提醒白酒行业理性对待酱酒热,不要盲从。

二、做好行业资源整合,提供权威报道

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是行业报新闻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大众媒体、新媒体等相比,行业报的信息源相对较少,受众群体也比较特定,编辑记者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合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专业性、权威性的信息。

行业报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既可以整合行业内相关专家的最新观点,也可以是相关资料和行业标准的整合解读。有了素材,行业媒体的采编人员对这些有效信息进行加工组合,既能增加新闻的深度,还能增加新闻的专业性。

以《华夏酒报》为例,2022年以来,茅台、五粮液、汾酒、今世缘等多个名酒企业发布了产能扩大计划,这些涵盖酿酒产能、储酒能力、制曲能力的扩大计划,粗略统计将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可获取10万吨级优质白酒产能以及相应的制曲能力。实际上,这一轮名酒扩产潮可视为2016年名酒回暖后所实施的扩产潮的延续。但在白酒业总产能下降的趋势下,这些优质产能的扩张计划能否如期实现?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存在哪些隐忧?

带着这些问题,《华夏酒报》记者通过对各大酒企的扩产公告、近几年的年报情况等相关资料的梳理对比,以及近年来白酒行业的产能情况的分析,对此轮以名酒为代表的扩张潮,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理性的、专业的探讨。《名酒领衔,百亿资金带来十万吨级产能扩张!》一文刊发后,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思考和共鸣。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家型报道人才

用专业的新闻报道服务受众,是新时代赋予行业报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使命。不同于大众媒体的记者编辑,行业报采编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新闻素养,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行业素养。特别是做深度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更高,其不仅要掌握常规的新闻报道方式,还要熟悉所采访的领域,在某种程度上,他还应该是一个内行,是专家型的记者。因此,要做好深度报道,行业报必须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具备深厚的新闻专业和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名编辑、名记者,提高行业报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除了学习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行业报记者编辑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多实践,多下基层,深入一线市场,深入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学习,多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活动,并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专家型采编队伍,做出更有影响的、更贴近行业的深度报道,提高行业报的品牌影响力。

四、依托报纸,加强融媒体平台建设

当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行业报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行业报要生存发展,必须在传统报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媒体,对行业新闻进行多平台、多形式传播,形成差异化发展、协同高效的融媒体传播体系。

在资源整合上,行业报应深度整合各种外部资源,以及报纸、网站、微信、微博、视频等内部资源,打造专业报融媒体传播矩阵和信息采编播一体化平台。

以《华夏酒报》为例。《华夏酒报》目前已形成了以报纸为依托,网站、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多平台发展的融媒体传播矩阵。

具体来讲,“华夏酒报”微信公众号、中国酒业新闻网、华夏酒报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第一时间对行业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做出反应,及时对相关新闻进行推送。之后根据新闻价值决定是否继续跟进。若跟进,相关策划稿件则必须在当日或次日的“华夏酒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如果新闻事件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可以策划深度报道,稿件刊发在当期出版的《华夏酒报》。

每周编辑出版的《华夏酒报》则以深度报道为主,策划报道行业企业关注的内容,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形成独家报道。

这样,华夏酒报融媒体矩阵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将相关信息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后,再依照不同媒体平台特征与受众偏好,进行内容的生产制作,把新闻内容有针对性地推送,使不同阅读喜好的受众都能获取到自己想要的新闻,真正达到信息多元化、多平台传播的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华夏酒报》的影响力。

结语:

总之,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下,行业报要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做好深度报道以及融媒体平台建设,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

猜你喜欢

酱酒华夏深度
绽放,华夏之美
百元价格带成酱酒市场新风口 四个维度着手做出高性价比大单品
热而不销 酱酒贴牌商如何走出困局
云门酱酒一炮双响斩获韩国两项白酒大奖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未来5年新增产能近20万吨酱酒行业正式进入到下半场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华夏撷韵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