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精品图书的策划与出版

2022-03-13薛晗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书稿策划重症

薛晗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兴国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正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和成果的转化水平,需要一大批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相衔接的出版项目来支撑。[1]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理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局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坚定文化自信,锤炼工匠精神,着力打造精品出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出版的《中华创伤重症医学》(上、中、下卷)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充分反映我国创伤学领域在创伤重症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的大型标志性学术专著。它的编写和出版对开启我国创伤重症医学教育、救治培训和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可以起到引领与推动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创伤学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创伤重症的整体诊疗水平将会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将以《中华创伤重症医学》来阐述如何锤炼工匠精神,着力打造精品出版。

一、选题方向与作者遴选

(一)确定选题方向,紧跟社会需求与科技创新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图书能否成为精品或品牌,与选题的含金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只有重视并善于策划选题,培育出精品图书,并不断推出各种品牌图书。[2]

美国著名的创伤外科专家瓦尔特教授曾说过:“如果死亡和交税是人生逃避不了的两件事,那么第三件事就是创伤了。”可以说,任何一个人,从出生后学走路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能遭遇意外。它既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起意外的事故,也可能是火灾或地震,或者是暴力的袭击等,这些意外,老人、成人、儿童甚至婴儿都有可能发生。既然人类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创伤,就必然会出现一门医学分支——创伤学。

为此,我们在与付小兵、王正国院士创伤医学团队合作的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华战创伤学(11卷)》(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26册)”的基础上开发了此项目。

2017—2019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对出版本项目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进行充分论证后,呈交王正国院士、张连阳教授、蒋建新院士审查确定了编著方案。采用总主编负责下的各分卷主编负责制。总主编负责丛书的总体规划、内容选择、分卷主编遴选、统稿、出版,以及申请国家出版基金和重点图书项目等事项。分卷主编负责各自分卷参编作者遴选、整体规划、写作、审稿和统稿及出版事宜。各分卷本身是一部独立的专著,所有分卷汇总是一套丛书。以国内军地创伤和修复医学领域(学会)医学专家为骨干,在全国范围内吸收有关单位相关专业医学专家按照策划方案撰写书稿。以期比较全面、系统地把涉及创伤重症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国内外最新的、先进的实践经验和新思维、新观念及新技术介绍给读者。其内容既继承前辈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熟的治疗经验,也吸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既有国内外同道们的经验,同时也体现参与编著者自己的成果;既有相关的理论描述和最新进展介绍,也有临床实用新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展现。

(二)遴选分卷主编和组建作者队伍,保证书稿质量

专业、权威的作者群体是打造精品出版的关键。首先,作者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图书质量的好坏,要想打造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原创性精品著作,必须精心遴选出一批实力雄厚、学术造诣精湛,并且在该学术领域有重大突出贡献,能代表国家水平的作者团队。其次,主编的编写经验和统筹能力尤为重要,由于书稿涉及内容较多,参与编写人员众多,所以主编的编写经验和团队领导力、沟通协调能力决定了书稿体例格式是否全书统一、全书内容形式是否一致。

所以,分卷主编要长期从事本专业一线实践工作,有丰富的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本专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应具有正高以上职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曾参编过本专业学术专著和教材。分卷副主编要从事本专业临床实践工作不少于10年,有较丰富的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本学科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正高以上职称;曾编写过本专业的学术专著和教材,或发表过本专业学术论文。分卷编委要正在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有一定的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本专业有一定的造诣,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曾参与编写本专业的学术专著或教材,或发表过论文,写作能力较强。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确定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正国院士、张连阳教授、蒋建新院士担任总主编。蒋建新、王正国院士担任《创伤重症医学概论》(上卷)主编;张连阳、侯立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教授担任《创伤重症》(中卷)主编;邱海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蕾(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担任《严重创伤并发症与创伤重症护理》(下卷)主编。作者队伍由170位创伤及创伤重症医学方面的专家组成,他们是创伤及创伤重症学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实力雄厚的领军人物,从事创伤及创伤重症医学专业教学及科研、临床工作数十载的专家和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有着丰富的创伤及创伤重症的临床救治经验,并积累有一手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资料,从而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基于此,本项目才得以成功申报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并在2021年顺利出版。

二、书稿内容与保障措施

(一)书稿内容

精品图书的打造是建立在书稿原创性强、观点新颖权威的基础之上的。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能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3]

本项目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以创伤重症为题材,分上、中、下三册分卷(约550万字),涵盖了创伤重症医学的主要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把涉及创伤重症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国内外最新的、先进的实践经验和新思维、新观念及新技术介绍给读者。上卷介绍了创伤重症医学基础理论与创伤重症基本诊治技术,较系统介绍了灾害创伤重症及救援、院前救治与转运、院内紧急救治、严重程度评估等技术;中卷介绍了常见和特殊创伤重症临床基本理论与救治实践,包括重症多发伤、重症复合伤、冲击伤、火器伤等,挤压综合征、高温高湿环境重症创伤、海战伤与海水浸泡伤等创伤重症后应激障碍;下卷介绍了严重创伤后并发症与创伤重症护理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包括严重创伤后各种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基本理论与诊治技术与方法等。其内容既继承前辈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熟的治疗经验,也吸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既有国内外同道们的经验,同时也体现参与编著者自己的成果;既有相关的理论描述和最新进展介绍,也有临床实用新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展现。

(二)保障措施

自策划编辑提出选题思路后,郑州大学出版社领导十分重视该项目的运作,对该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首先,确定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与沟通,及时解决项目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其次,拟定参与项目人员的职称和工作经验,由于本项目专业性强、图表多、质量要求高,编、审、校耗时长且难度较高,仅医学专业名词、单位符号的统一规范和内容修改就十分耗时费力,[4]所以参与该项目的医学专业编辑有20人,复审专家均为医学界有较高威望的知名学者和编审,均具有正高职称,从而保证了该项目高质量地出版。

三、编辑能力与装帧设计

(一)编辑能力

每一个出版项目的推进过程,都不是编辑可以单兵作战完成的。需要与作者沟通,需要协调社内相关部门配合,需要调动媒体协助宣传,需要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5]

1.服务能力

出版行业其实也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作者、服务读者,如编辑向作者约稿、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利于图书能更有效地服务社会。本项目是在与付小兵、王正国院士长期建立合作的基础上才诞生的,此项目的成功出版也间接证实了作者对编辑的信任,也充分说明了对编辑服务水平的认可。

2.业务能力

(1)策划能力:编辑的策划能力决定一个项目能否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第一,策划编辑要熟悉该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深入调研该类书的出版情况与市场价值,准确预判该项目出版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策划编辑的统筹能力,如本项目从2017年起,策划编辑与总主编多次沟通,最终确定编著的指导思想、大纲和说明、组织形式与原则以及实施计划方案,其间多次召开编写会、统稿会,最终于2019年10月将三本初稿交给我社。第三,策划编辑要提前制定好编写要求,如内容、图片质量、参考文献、索引、著作权、字数、交稿时间等,制定编写要求要突出重点,必要时可附以案例,以便作者更好地理解。

(2)编校能力:一本书的编校质量是否合格取决于参与人员的编校能力。首先,作者虽然熟悉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对于出版物的常用标准、规范一般了解得不多,在写作书稿的过程中容易使用一些不太符合出版物规范要求的表述,[6]例如,图表、名词术语、参考文献、量和单位的用法、数字用法、计量单位、引文等不符合出版要求,这些都需要编校人员对书稿进行认真加工。其次,编辑要提升专项通查能力,如发现书稿中一处错误时,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全书进行通查,特别对一些大型项目,专项通查非常重要,往往能发现校对过程中不易发现的不统一问题。

(3)团队合作能力:大规模、大项目的图书一般会组成一个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互通有助于图书能更高质量地出版,如编辑和校对人员发现书稿中共性问题时要及时交流,发现疑难问题时要及时查阅权威文件和工具书,并告知其他参与人员。项目组可以组建微信群、QQ群等,不仅能方便大家交流,而且涉及版式、封面等问题时,也能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项目组成员的作用。

(二)装帧设计

一本高质量书籍的出版需要经过选题策划、三审三校一通读(重点项目需要增加四校)、装帧设计以及印刷装订。其中装帧设计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出版家范用所言:“读者不但希望买到好书,而且要求买到装帧好的书,应当受到出版社的重视。”[7]所以要想一本书很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需要编辑与设计人员充分地沟通,用更精准的设计体现书的内在精神。一个好的装帧设计不仅能展现书籍的主题思想,还有助于后期的销售发行。所以设计人员平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还需要通过实体书店、网络等多向优秀图书学习,以激发自己的灵感。

《中华创伤重症医学》本着推动科学文化建设、服务读者的理念,采用国际大16开本(成品尺寸210mm*297mm),内文用105g铜版纸全彩印制,封面用布质材料烫金字,护封用105g铜版纸,装订方式为精装。

结语:

综上所述,精品图书出版需要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策划编辑的深入调研、责任编辑的工匠精神、排版设计人员客观的视觉经验等。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精品出版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出版业的一员,我们理应承担起这一光荣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锤炼工匠精神,着力打造精品出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书稿策划重症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本期策划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