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2022-03-1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浮来春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浮来春小学 张 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侧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识字写作等语文能力,并依托综合性语文学习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生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目标,利用分析讨论、合作交流、深入探究等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青睐。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的效率明显高于个人学习,并且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践行者,必须意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充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依托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使他们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利用合作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进一步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二是合作学习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课堂上愿意表现自我,所以他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自行查找资料,也会和同伴进行交流。伴随合作学习的实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强化团结协作意识,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三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把具有不同优势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实施优势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依托合作学习,挖掘学生的优势,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四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和人的交流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使学生踊跃发言,强化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组织分工不够明确。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意识到分工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并未注重组织分工的重要性,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未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合作学习形式和内容不够健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师通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合作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安排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时,有些教师还未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未能意识到合作学习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性,造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一定差异,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第三,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未能把控好尺度,对学生过于放纵,引导和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第四,教师的引导性作用有待加强。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正确的引导,规避“一言堂”情况的出现,但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性不强,未能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合作教学效果的增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一)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效果,从而培养综合素养。第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前的内容确定、合作中的配合程度、合作完成后的总结,教师要进行合理化的指导。第二,教师要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分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分配各项职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组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头人”角色,切实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做好对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践行责任制,从而取得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例如,在“白鹭”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引学生自查自纠,针对不认识的字词,利用查阅字典等方式解决,以此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教师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积极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交流中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处,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强调合作意识培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语文思维的关系密切,只有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和谐、平等课堂氛围的营造,强调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教师的教学效率。第一,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二,依托竞争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踊跃发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在桂花成熟时,摇下来的桂花多新鲜、完整,为什么要使用“摇”这个字呢?为什么不能换成其他字呢?然后,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引导性教学,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防止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想方面的偏差。例如,在“孔子拜师”这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由和学生生活环境相结合的视角入手,优化既定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拜师有何意义?孔子在遇到问题时使用了哪种方式解决?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能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活动效果。又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提问学生:你们想变成自然界中的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何会美,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水泥道?通过这种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然后,使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并深入讨论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对自己心中树叶的形状、颜色等进行描绘,凭借直观的感受,能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持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说明,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合学生认识设计主题,培养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已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能准确表达思想,但有些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核心素养有所欠缺,在语文合作学习中不够积极。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合作主题,不能设定难度过高的主题,要用搭建脚手架的思路安排教学活动。尽管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尚处于浅层,关于问题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入,若没有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只凭小学生自身的能力,很难完全理解语文作品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助推剂,在小组成员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的科学引导至关重要。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小组讨论主体设定为“找出时间主线并整理每个时间段的具体活动”。这样一来,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实施分工合作,将简单的时间线整理工作交由能力一般的学生,将民俗活动的概括工作交由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每组学生都能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依托小组合作学习塑造高尚品格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塑造高尚品格。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主要是利用语言文字记录流传百世,语言作为思想文化的媒介,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语文教材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融入了很多思想道德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使学生体会课堂教学的良好趣味,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养成高尚品质,指引学生更好地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通常是教师先制定上课目标,安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最关键的是合作,只有让学生之间展开充分交流,或者让学生和教师开展深度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时,要结合相关文章内容,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依托积极的小组交流、讨论,促进学生开展自我反思,使其深入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引学生进行科学的小组分工,让学生更好地归纳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秉持核心素养的导向,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核心素养,对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课堂进行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