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岐古城始建时间考略
2022-03-13赵顺招
赵顺招
(乐清市统计局,浙江 乐清 325600)
古代浙江省乐清一县九条城,蒲岐城为第三大城,仅次于县城和磐石城。关于蒲岐古城始建时间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一说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尤其是2000年以后出版的书籍、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如有涉及蒲岐古城始建时间的,大部分都持此说。由于故乡情结,觉得蒲岐古城历史越悠久越好,因此笔者2021年3月21日发表在《温州日报》上的拙作《蒲岐古城前生今世》,也认为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但是,经查阅大量资料后,觉得此说不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对蒲岐古城始建时间重新进行详尽的考证。厘清蒲岐古城实际始建时间,匡正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还原历史之真相,方能避免因以讹传讹造成地方历史文化认知错误。
一、蒲岐古城并非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的理由
1.《蒲岐所志》的记载不能充分证明蒲岐古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
最早提出“南宋淳熙说”的是《蒲岐所志》,但这一说法存在证据不足的缺陷。
《蒲岐所志》是明弘治年间陈戴阳创修,嘉靖年间朱声振续编,称“所旧志”,佚亡无传。清康熙庚辰胡光仁再次续编,光绪丁亥至戊戌年(1887—1898),邑附生倪启辰(子昌)重新参校修订,但未 刊印。
《蒲岐所志》在“凡例”中写道:“所城筑于南宋时,而府县志只载明初始筑,隶磐石卫,为御倭要地。《隆庆志》亦未详经始,今得绍熙甲寅城砖证之,确有实据。”[1]327并在《金石·蒲岐城砖文》进一步指出:“绍熙甲寅,右砖在所城南门。长一尺二寸,厚一寸二,广四寸余。左偏镌四字阴文。光绪丁亥得之城隙中。”“按:绍熙系宋光宗纪元,甲寅乃五年也。又按:所旧志:淳熙间方盛,始筑蒲岐所城。盖淳熙为光宗父孝宗国号,则此砖或亦增筑时物也,附识俟考。”[1]439
在城墙缝隙中得到的这块砖,仅刻有“绍熙甲寅”,这4 个字应该是标记这块砖的生产时间而已,而没有说是“绍熙甲寅建城”或“绍熙甲寅增筑城”。如果这块砖是“压城砖”,或是增筑城的年份标志,应在显要位置放置,不会随便放在城隙中。而且,绍熙是南宋皇帝光宗赵惇的年号,淳熙是其父亲孝宗赵昚的年号,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仅凭“绍熙甲寅”4 个字就推测并上溯是淳熙年间筑城,不符合常识和逻辑,难以置信。所志的编撰者自己也认为,这块砖或许是增筑时所用的材料,只是臆测,并认为还要等待考证。
据1958—1963 年参与拆除蒲岐古城的老人回忆,古城外层石头墙地坪以下1 米至2 米深处的基础是以巨石、捣臼、杵头、础石、残石柱、破碗、乱砖等铺垫的,这些材料都是建城时从居民家里搜集来的,那么刻有“绍熙甲寅”4 个字的这块砖也有可能是从居民家里搜集来的,只不过原来用在台门、牌坊、坟墓和其他建筑物上而已。而且蒲岐古城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康熙九年(1670)、道光二十一年(1841)、咸丰四年(1854)十二月和咸丰十一年(1861)冬进行过5 次修建。特别是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部下陈文达、阮禄掠海边村坊,清廷颁行清野令,下诏濒海居民徙入内地,蒲岐奉迁城坏,成了一座空城。为此《乾隆温州府志》记载:蒲岐寨城“顺治十八年奉迁城圯,康熙九年展复,修砌如故”[2]270。这块砖有可能是其中一次修建时从别的地方拿过来塞进城墙缝隙中的。因此,这块砖是普通的砖头,不能由此认定绍熙甲寅增筑城,更不能推测建城始于淳熙年间。
2.“方盛”两种解释不能支撑“南宋淳熙说”
对“所旧志”注明的“淳熙间方盛,始筑蒲岐所城”中的“方盛”,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人名,但是建筑蒲岐古城在古代应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官员出面是难以筑成的,“方盛”这个人在其他地方志书上都没有记载,可以推测不是官员不可能主持建筑蒲岐古城这项浩大工程。另一种说是“刚刚开始兴盛或正在盛世”的意思。“北宋温州的社会经济,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由于吴越王统治时期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和两浙路其他各州一样,迅速显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外来户口视温州为乐土、频繁迁入和转迁之风仍然非常盛行。”[3]175“南宋温州则自然灾害频繁而且严重,民间赋税负担较重,居民死亡流移的多而迁入的少,因而南宋温州的社会经济虽然继续得到发展,但 比较曲折和缓慢。”[3]299两宋时期,蒲岐、乐清应该与温州的情况差不多,因此,“淳熙间方盛”一说不足为据。
3.“所旧志”提到的淳熙间始筑蒲岐所城实际上不是“土城”而是海塘
蒲岐于明洪武二十年才置千户所,而“所旧志”说宋淳熙间已建所城,不符合逻辑,因为淳熙间还没有设立千户所。
《永乐乐清县志》记载,在永乐十六年(1418)之前,蒲岐已有娄岙山北至颜坑的上沙、下沙、灵云、林家、竹犀、万家、何家、小崧山西、小崧山东等9条塘,相连为一带,长2 874 丈[4]141。除小崧山西塘、小崧山东塘今属南岳镇范围以外,其他7条塘现今仍属蒲岐镇范围。
从现在的蒲岐镇影像图可以看出,从仓下的上沙殿(又名长沙殿,在上沙塘位置)到蒲岐东门城基,再到镇政府西首的侯宅感祝埭(俗称风水塘),基本上是呈南北走向连成一线。洪武二十年,朝廷在蒲岐设立千户所,驻扎旗军1 405 人,可以推定汤和带领官兵和邑人(即村民),是在已经筑成的上沙塘、下沙塘、灵云塘、林家塘等海塘的基础上建筑蒲岐东门城墙。然后在面向大海、距离东门城墙100多米的地方再筑南北走向的蒲岐塘,以保护城墙。
古代温州沿海一些地方在没有城墙的情况下,将海塘当作土城使用,故龙湾永强人和乐清后所人将土堤(海塘)称为“土城”或“坭城”。姜竺卿先生《温州地理》一书中写道:明洪武二十年,汤和在永强筑宁村千户所城时,永强海岸筑有土堤,当地人称为“土城”,以抵御海浪咸潮侵袭[5]。乐清市志办原副主任赵伯雄先生在《后所城》末尾写道:“此外,在后所城东首约2里处,建有一条坭城。”[6]据他和王纪芳先生事后到实地调查,这条当地人所称的“坭城”,实际上就是一条海塘。后所千户所、宁村千户所和蒲岐千户所同属磐石卫管辖。当时蒲岐人也有可能将海塘叫作“土城”,所以蒲岐“所旧志”将海塘写成了“土城”。
4.南宋蒲岐没有设寨,不可能建城
据《宋史·兵六》,南宋温州设置十三砦(即寨),即城下、管界、馆头、青奥、梅奥、鹿西、浦门、南监、东北、三尖、北监、小鹿、大荆[7]。按照常理,南宋蒲岐没有设立寨,不可能筑城。
5.从蒲岐地名最早出现时间和原住民迁入时间可以排除南宋淳熙年间始建城
(1)蒲岐地名最早出现在元末或元代中期。郭璞注《山海经·海内南经》云:“瓯居海中,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也,瓯音呕。”[8]古时,瓯江口和白沙海(现称乐清湾)的海洋称岐海。蒲岐南门外(仓下)之山,面临岐海,因缘海而得名岐山。大约在1100 年之前,蒲岐先民们还聚居在高于潮位的龙穴山(饭甑山)、壶山、梅湾山、狮子山(龙台山)、侯家山等山岗和山坡上。随着海涂逐步淤涨,先民们开始围海筑塘。海塘内的咸淡水沼泽地上,菖蒲和蒲草(当地俗称咸草,可以编蒲鞋)丛生,因此得名蒲岐。
北宋,县以下设置乡里,乐清县有“六乡”,即永宁乡、章安乡、茗屿乡、石帆乡、山门乡、玉环乡。其中石帆乡有凌云、龙穴、龙门3个里[3]158,现今蒲岐城地域在宋代应该属于石帆乡龙穴里。南宋时乡村仍设立乡、都,乡、都之下又有保、社。入元以来县以下行政区域管理范围变化不大[9]。随着筑塘成陆,沿海小平原逐步形成,先民们逐渐从山坡、山岗迁移到小平原居住,山村趋向衰落,被平原的里、图(古时地名称呼)取代。明初,乐清设6乡、34都、241图,蒲岐属瑞应乡、十四都[4]40-41。此时,宋代的龙门里地名已经消失,而蒲岐地名出现,并且出现频率较高。
在文献史料中,最早记载蒲岐地名的是《嘉庆太平县志》,该志在《兵寇》中记载:至正十三年(1353),方国珍作乱,朝廷遣使招降,“国珍不受命,拥船阻兵如故,濒海豪杰若蒲岐赵纲、司家、陈子游等皆倾家募士,为官收捕,至兄弟子侄皆歼于盗手”[10]。《道光乐清县志》据此,在“卷之八·义行”中记载:“赵纲,居蒲岐。勇敢仗义,时称濒海豪杰。方国珍作乱,朝廷遣使招降,国珍不受命,拥船阻兵如故。至正十三年,纲及司家、陈子游等倾家募士,为官收捕,贼屠其家。”[11]540还有,陈高①陈高(1315—1367),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平阳人,元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在《赵氏书塾记》中说:“乐清赵君士正,世居蒲岐。至正甲午(1354),始迁于壶山之下而宅焉。”赵士正还创办赵氏书塾,延名师教授族中子侄[1]382。
总之,南宋还没有蒲岐这一地名,可以排除蒲岐古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
(2)元末之前迁入的姓氏均居住在蒲岐城外各山麓。如缑山侯氏:唐僖宗乾符五年,侯唯贯(字述古,号瓯东)同侄侯京一起从福州航海至缑山东侧的凤凰山麓(今下侯宅)定居。华阳钱氏:宋太平兴国二年,钱曙(字正尚、端州司理)自钱塘(今杭州)迁华阳龟峰山(今称寨下谷仓山)。华川吴氏:宋宣和年间,吴隐(字公述,号兆初)从福建莆田迁华川(旧称高嵩山龙角岩),约逾80年后其孙吴午迁寨下桥头。华阳王氏:宋宁宗庆元年间,王大任(王十朋文孙)自左原迁居铧锹山(今华秋)。仓后陈氏:原籍福建长溪,陈安道为宋瓯郡监舶司迪功郎,与其子陈宗善游雁荡,经岐山爱其地,遂居仓下。原下堡倪氏(后为虹川倪氏):宋嘉定元年,倪立言(字信可,号岐阳)从玉环倪岙迁蒲岐下堡山,明永乐十五年由族首倪西峰率族众自下堡山转迁虹川新市(今虹桥)。原下堡赵氏(后为凰岙赵氏):宋淳祐年间,赵时槱(字斋卿,号甜斋,淳祐七年进士)迁下堡,其子赵若俊(字拙斋)转迁凰岙。
(3)蒲岐城内的原住民大部分为明千户所官兵后裔或为明代及以后迁徙过来。据《蒲岐镇志》[12]292-296记载,进一步查阅宗谱后发现,在明洪武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394—1397)从外地兑调蒲岐千户所抗倭并在蒲岐定居的有芮氏、崔氏、王氏、张氏、周氏、胡氏、秦氏、陶氏、季氏、郑氏和何氏等。
除此之外,臧氏,始迁祖臧居大(字起潜),原籍浙江鄞县,明洪武末年定居蒲岐西门。沈氏,始迁祖沈敬立,原籍宁波慈溪县沈司桥,明正德年间移眷迁徙蒲岐东门定居。林氏,清代从天成巉头迁入北门和东门。俞氏,始迁祖俞开甲,原籍宁波镇海,清乾隆年间定居南门。袁氏,清代从永嘉古庙到蒲岐经商遂定居东门。李氏,明洪武年间李伯溢(号公益)从永嘉岩头上村港头迁东门。谢氏,原籍黄岩,以打铁为生,随其师傅来蒲岐,遂定居北门。杨氏,杨典足(号余丰)于乾隆年间从西塘迁东门;杨金春于1840年左右从永嘉礁川迁万桥,其孙杨必钱从万桥转迁北门。叶氏,明嘉靖年间,叶汝桂(字孝芳)从鹿岩徙居蒲岐下堡,后迁移至东门。万氏,清同治、光绪年间,万可仁(名义伦)、万可声(名义声,字庆法)迁北门;万可潘(字式远,名立发)、万可屏迁南门。
蒲岐城内部分姓氏宗谱在“文革”中被销毁,加之囿于见闻,目前尚未发现蒲岐城内的原住民是从南宋和元代及以前迁徙过来的证据。
(4)蒲岐城内的寺观都是明代及以后建造的。根据《蒲岐所志》记载,蒲岐区域范围内的寺观,除城外的旌忠庙(祀宋海州通判侯畐)建于宋景定五年(1264)六月,崇真道院(在仓下半山腰)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常清道院(在下堡)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外,其余城内寺观,如城隍庙、关圣庙、积庆堂、博明堂、积善堂、4处晏公庙、天后宫、五显庙、崇文书院、街头殿等,均建于明代及以后[1]432-435。
如果蒲岐古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那么在南宋应该有原住民迁入,并且在城内会建筑部分寺观,但是通过以上考证可知,蒲岐城内的原住民没有从南宋及以前迁徙过来的,而且城内的寺观都是明代及以后建造的,说明蒲岐古城在南宋淳熙年间尚未建筑。
6.《蒲岐所志》对南宋和元代蒲岐城内的人和事基本上没有记载
《蒲岐所志》“金石”篇注解“所旧志”记载:“淳熙间方盛,始筑蒲岐所城”(本文前面已经论述过);“卷下·艺文·文外编”收入元代陈高的《梅湾小隐记》《赵氏书塾记》和元大德七年(1303)乐清县尹冯福京所作的《旌忠庙记略》[1]397-383(这3 篇都不是记蒲岐城内的);还有根据《太平志》《康熙志》(应为《道光乐清县志》)可知,在“义行”[1]373和“寇警”[1]437中记载元至正十三年蒲岐豪杰赵纲等为官搜捕海寇方国珍的事迹。除此之外,对南宋淳熙至元末190多年蒲岐城内的人和事没有记载。如,“卷下· 艺文”收入诗文56 编[1]397-430,除上述元代陈高和冯福京所写的3篇外,其余都是明代及以后的文人墨客所写。
为什么《蒲岐所志》对蒲岐城内南宋淳熙至元末的人和事没有记载,有人会说因为“所旧志”佚亡无传。但是,《蒲岐所志》对明代“武生”王仑崇、王应岱、王应嵩、黄金榜等[1]359,明代“千户”魏成、陈海门、刘光禄、严邦安、周汉璋等[1]360-363,明代“把总”王庆海、郁瑞珍、苗和风、窦联辉等[1]365-366的记述,都引用了“旧志”;对“城池”的所池、所堂池、崔衙池、何衙池等9个地址[1]341-342,“公署”的参将衙基、崔指挥衙基、何指挥衙基等7个地址[1]342-343的记述,也引用了“旧志”。虽然不知道“所旧志”是在什么时候佚失的,但可以肯定胡光仁在清康熙庚辰重辑,或倪启辰在清光绪参订《蒲岐所志》时,是看过“所旧志”的。但为什么唯独没有记载南宋淳熙至元末蒲岐城内的人和事,原因只有一个,即南宋淳熙年间蒲岐没有建城。
7.历史上有学者质疑“南宋淳熙说”
对于蒲岐古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之说,曾经有乐清的学者提出疑问,但由于在特定条件下缺乏相应的印证条件,没有进一步厘清蒲岐古城始建具体时间。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永嘉区专员许蟠云组织征集六县先哲遗作,高谊①高谊(1868—1957),原名性朴,晚号薏园,茗屿乡(今乐清北白象镇)双庙村人。共采集到乐清先贤著作60 多种,加以整理和考证,并大都写上序言或跋语,挽救了大量乡邦文献。高谊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六日所作的《蒲岐所志叙》写道:“虽然,蒲岐之有城,始自南宋,前邑志都未之详。……然则兹所之志,不深足取也耶。”[1]317他对《蒲岐所志》仅凭刻有“绍熙甲寅”4 个字的一块砖就断定蒲岐古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很值得采信。基于高谊从事乡邦文献整理的经历以及学术背景等因素,这一怀疑态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光绪乐清县志》的记载有可能受《蒲岐所志》的影响
《光绪乐清县志》记载,蒲岐寨城,南宋淳熙年间建,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加筑城池[13]。陈纬先生在《道光乐清县志·前言》中写道:《光绪乐清县志》先由陈珅(厚石)于光绪十二年(1886)创修,再由陈莛(咏香)、倪毅(楚湄)继续参订校勘,直至民国建元(1912)才由黄式苏、高谊校补刊行,历时27年。他认为“在陈珅初稿的基础上,后来两次校订都比较匆忙,第一次用时数月,后一次仅一月,故增订的内容疏略不全面,仅人事记至清末民初。……分隔三个时段由不同人手匆促蒇事,刻版校对又不精细,错别字衍文脱句频仍,虽然卷末附有勘误考证,也只纠正了其中的一部分,读者若不加审察,将不免以讹传讹之咎。”[11]1-11
高谊在《重印隆庆乐清县志跋》中指出:“陈氏新志(即《光绪乐清县志》)经吾友倪君重为参订,尚多疏漏,惜乎二谷(即侯一元)不复出也。”“予自壬子(1912)从事邑乘,自渐谫陋未能补陈氏之疏,而侯志犹存,恒思仿其体例私自撰著,以备后来之采择,而又频岁,迫于饥驱,卒有志其未逮。”[14]250他深表遗憾。
因此,可以认为,由于受《蒲岐所志》的影响,再加上校订匆忙,《光绪乐清县志》记载蒲岐寨城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应该是以讹传讹。
9.清光绪后的志书沿袭《蒲岐所志》的表述
《蒲岐所志》是浙江省少有的所志,后人在编撰志书时,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查证,沿袭了《蒲岐所志》的误说,陈陈相因,也认为蒲岐古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如:
《蒲岐镇志》(1993年)在没有提供新的证据的情况下,沿袭了《蒲岐所志》和《光绪乐清县志》的说法,认为蒲岐城于宋淳熙年间为防海盗侵掠而建。明洪武十三年蒲岐倭患发生,二十年信国公汤和视察浙东西各郡,整顿海防,修整加固了蒲岐城[12]15。
2000年版《乐清县志》有4处涉及蒲岐古城的始建时间。其中,2处认为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5]13,786,2处认为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5]146,961。作为志书,在没有做深入调查考证的情况下,对蒲岐古城始建时间同时提出两种说法,而且相互抵牾,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性。
新编的《乐清市志》(1991—2013)写道:“蒲岐镇建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明朝加固城墙,设立守御千户所,为抗倭要地。”[16]
二、蒲岐古城实际上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1.较多史料能够证实蒲岐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1)明史明确记载蒲岐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记载,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丁未,置蒲岐、楚门、隘顽三千户所于乐清县,隶属盘石卫[17]5。另外《卷一百八十七》记载,洪武二十年十一月己丑,信国公汤和向朱元璋汇报:“沿海的宁海、临山诸卫,已经筑成五十九城,籍绍兴等府民户四丁以上者,以一丁为戍兵,共得兵五万八千七百五十人。”[17]2《明史·地理志·卷四十四·地理五》记载:乐清县西有盘石卫,洪武二十年二月设置。东有盘石守御后千户所,成化五年设置。东北有蒲岐守御千户所,也是洪武二十年二月设置[18]745。《明史·列传》中《汤和传》[18]2490和《日本传》[18]5589也有相同的记载。
(2)清光绪以前的方志都记载蒲岐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弘治温州府志》《嘉靖温州府志》[19]《隆庆乐清县志》[14]43《万历温州府志》[20]《乾隆温州府志》[2]448《永乐乐清县志》[4]60都记载:蒲岐千户所,在乐清县瑞应乡十四都,洪武二十年信国公奏准立城。《万历温州府志》并且注明,蒲岐城“周围六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二丈,门四,敌台十二,窝铺二十四”。《康熙乐清县志》也记载,蒲岐千户所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年[21]。同时,《蒲岐所志》在《规制·城池》中写道:“蒲岐所城在县城东北三十里,属十四都。《方舆纪要》:洪武二十年建所,隶磐石卫。筑城周三里有奇。”“蒲岐千户所城在瑞应乡。洪武二十年,同卫城建城。”[1]341可以说,所志的编撰者也承认,洪武二十年蒲岐所同磐石卫同时建城。
(3)有关文献也认定蒲岐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一是,《雍正浙江通志》对蒲岐寨城的记录[22],与《万历温州府志》相同。二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写道:“蒲岐城,旧所治。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周六百丈,高二丈二尺,门四。皇清顺治十五年,寇党据之。十八年,奉迁隳城。康熙九年,修砌如故,亦名寨。”[23]三是,明、清时期地理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写道:“蒲岐守御千户所,乐清县东北三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隶盘石卫,筑城周三里有奇,东渡江,至楚门所八十里,南至下堡海口五里。”[24]四是,宋烜在《明代浙江海防研究》中说:“查两浙沿海卫所,总数仅四十有余,似乎不足五十九之数,而若加上兵寨、巡检司城等,其总数目又要大大出超。可能‘五十九城’是指当时已经兴建的卫、所、巡检司城等,但其范围应该在两浙一带。”[25]47在此基础上,他研究指出,五十九城中的卫、所城有:金乡卫、盘石卫、松门卫、定海卫、海门卫、昌国卫、观海卫、蒲门所、壮士所、沙园所、海安所、瑞安所、宁村所、蒲岐所、盘石后所、楚门所、隘顽所……,共32城[25]52-65。它们分别设立或修建于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年间。五是,刘景纯、何乃恩根据明史资料,在《汤和“沿海筑城”问题考补》中提出:“则其此次筑城时间,可以推知是在洪武十九年二月以后到二十年十一月之前这段时间。”[26]142又指出:“在宋烜先生所考32 座城池的基础上,我们又考出27 处城池,二者合计59座城池。”[26]146
2.较多温州地区先贤认为蒲岐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侯一元①侯一元(1512—1586),字舜举,号二谷,乐清缑山(明属蒲岐千户所管辖,今属蒲岐镇侯宅村)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中二甲 进士。主编了《隆庆乐清县志》《隆庆平阳县志》《万历泰顺县志》等,堪称明代温州方志专家。他在《隆庆乐清县志》中也认为蒲岐千户所城在洪武二十年同卫城建。如果蒲岐土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的话,他作为蒲岐城外人,而且与蒲岐城内的胡氏是姻戚关系,应该会在《隆庆乐清县志》中有所记载,可是没有。
朱谏①朱谏(1455—1541),字君佐,号荡南,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博通经史百家,世居乐清瑶岙,离蒲岐不到10 公里,他在《重修蒲岐千户所教场碑记》中写道:“国初设守御千户所于蒲岐,命信国汤公和度山川之要会,崇雉堞于海隅。”[12]268他在《重修蒲岐海塘记》中又写道:“抵蒲岐所,城东面巨海,不有防岸,潮汐且至城下。”“夏秋间,雨溢,水暴涨,陡门不足以泄,潮怒且不已,楗石不固,塘必溃决。”“至弘治戊午秋,潮溢,楗石漂去无几存者。”[1]383同时该文记载,蒲岐海塘在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始修筑,弘治十二年(1499)春抢修完成,历时100多年。
蒲岐海塘在蒲岐所城的东面,两者相距不足100米,如果蒲岐土城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还没有海塘保护,那么至明洪武三十一年的200多年时间里,是经不住海潮冲击的,更何况至弘治十二年的300多年时间里,恐怕早已荡然无存了。
王叔杲②王叔杲(1517—1600),字阳德,号旸谷,永嘉场二都英桥里(今龙湾永昌堡)人。在《温州卫所及海防官制说》中写道: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遣汤和按行海上,经略沿海各处要隘,设立防御,筑为城池。“磐石卫在江北,宁村、蒲岐、新城(指后所)诸所隶之。”[27]
孙延钊③孙延钊(1893—1983),字孟晋,号勖庵,瑞安人。在《明代温州倭寇编年》中也认为蒲岐所城是明洪武二十年汤和、方鸣谦巡视浙东西沿海时建筑的[28]。
陈学文④陈学文,乐清市北白象镇人,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明清史专家。在《明中叶以来江南城市化的新格局——永昌堡兴建的价值与意义》中指出:“嘉靖三十年以来,倭患频发,地方不靖,生灵炭涂,烧杀掳掠,百姓苦难深重。温州地区除了明初洪武二十年汤和巡海时所建温州卫、金乡卫、盘石卫,下辖瑞安、海安、蒲门、壮士、沙园、蒲岐、宁村各卫所城外,其他地方先后亦多有修建城堡之举。”[29]同时他在接受《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洪武年间,大将汤和致仕凤阳,朱元璋特地请他出来。在汤和的指挥下,从山东莱州到东南沿海,筑了59座城池,倭寇的掠夺无法得逞。”[30]
3.从出土的城基基础结构来看,也应该认定蒲岐古城始建于明洪武
陈纬先生在《磐石城城基踏勘》[31]中介绍,1995年5月中旬,温州建设银行磐石办事处办公大楼破土动工,地下室基础挖土较深。当挖至1.5 米至2 米深时,在靠西边的土层里出现木桩,木桩有序地排列在一条南北走向,宽有10 来米的地带,桩木的上面置三层纵横相间平铺的枕木,空隙间填塞片石、石子、山泥等,枕木上砌有乱石和块石,大小不一。他认为,从出土地点的地理位置和木桩基础结构来看,这里当是磐石古城东门的一段城基。
崔宝珏先生在《蒲岐古城拆城记》中记述:“蒲岐古城地平以下一米至二米深处的基础均是乱石、条石一排一排铺陈,并有烧焦表面的杉木、松木打桩,间以横木,填以巨石、捣臼、杵头、础石、残石柱、破碗、乱砖等。”[12]558
蒲岐千户所隶属于磐石卫,史书记载磐石卫城建筑于明洪武二十年,而且都说卫、所两城同时建筑,两城出土的基础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可以认定,蒲岐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4.文保管理部门也认定蒲岐古城建于明代
1983 年4 月20 日,乐清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公布我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乐政〔1983〕62 号),“蒲岐寨城城门”被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注明时代为明代。应该说,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是经过认真调查、缜密考证才作出认定的,具有权威性。同时,在蒲岐古城遗址及周边范围内,至今都没有发现南宋淳熙年间的文物。
综上,明史、清光绪以前的地方志书和有关文献都没有说南宋淳熙年间建了蒲岐土城,也没有说汤和筑城是增筑或加固,因此,可以认为蒲岐古城应该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准确地说应该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二月至二十年(1387)十一月间,而且当时建筑的有可能是土城。宋烜在《明代浙江海防研究》中指出:“《英宗实录》记载,正统七年(1442)六月命户部侍郎焦宏往浙江整饬备倭。……针对桃渚、大嵩等接连被攻陷、卫所城堡不够紧固的现状,焦宏开始对各沿海卫所进行比较彻底的修筑加固,使原来的卫所城堡等海防体系多有加强,如倡议建造、加筑了一批‘石城’。可能洪武初期建筑的所城、巡检司城等多为土筑。……到了永乐年间,曾经对一部分土城用砖石进行了包砌。正统年间,在焦宏的主持下,浙江沿海卫所普遍筑起了石砌 城墙。”[25]108-111
如此勘正,希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消除以讹传讹造成的虚假,还原历史之真实,无论是对前人还是后人,或都不失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