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森林培育中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2-03-13刘梅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树木培育

刘梅

(洞口县桥头国有林场 湖南 邵阳 422000)

森林资源的有效维护对生态环境持续稳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重视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将森林资源的作用体现出来,确保生态环境平衡稳定地发展。森林资源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多,除了可以提高生态环境发展的平衡性,对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高森林质量,进一步对森林资源进行探索。

1 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1.1 涵养水土,保护水土资源

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土、保护水土资源的作用。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森林的结构层次化程度较高,其中,落叶层能够起到保护地表水土的作用,避免地表泥沙的流失。例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山区地带如果有林区保护,其地表泥沙等就不会被大量带走,并且林区的存在还能够降低洪水的危害,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发挥森林水土资源保护的作用[1]。

1.2 净化空气,缓解温室效应

森林中树木的种类比较多,并且树木的结构层次比较复杂,树木及其他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进行光合作用,这就体现了森林净化空气、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工业生产工作开展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导致温室效应出现的气体,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而森林的大面积种植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对空气净化的作用,缓解温室效应。

1.3 生产原料,提升经济效益

森林培育除了可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外,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森林资源可以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并且为人们提供所需的食品及相关用品等。因此,大力发展森林培育工作,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 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观念较为传统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森林培育的思想较为落后,森林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森林培育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森林资源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森林资源浪费严重。过去,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会将培育时间压缩到最少,过分地追求利益,忽略了森林培育的长久价值。同时,森林砍伐和加工的力度比较大,并且没有做好森林的二次保护,直接导致森林资源的价值下降。此外,森林培育时,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落实管理的规章制度,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被打破[2]。

2.2 森林培育与森林分类的实践力度不够

当前,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组人员对森林培育理论的了解程度不足,并且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缺少相应的指导,导致森林培育工作缺乏全面性。森林措施应用不当也会影响森林培育的效果和质量。第一,更多的森林管理人员重视森林经营而轻森林培育,没有认识到森林培育的重要性,缺少对森林的相应保护,导致森林的质量下降。第二,森林的类型有很多,开展森林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并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导致不同类型森林之间差异不大,不利于森林的多样性发展。

2.3 森林培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推广森林培育工作,但大部分森林培育工作人员的思想比较固执,不容易接受新的森林培育理念,导致森林培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更多森林工作人员只看到了森林资源的眼前利益,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森林资源,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森林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不足,导致森林仍然遭受病虫害的威胁,直接降低了森林的质量。缺少对森林培育的重视,并且没有规范开展森林保护工作,从而导致森林培育的效果下降,无法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2.4 缺少健全的森林资源监督与管理机制

我国已经有多年森林培育工作经验,但是,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并且林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导致森林培育缺少科学性。

第一,当前林业政策不够全面。森林培育监督与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大部分林业单位总是一刀切,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制度的针对性不足,没有对各项制度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导致管理规章制度发挥不了实际作用。例如,有些森林管理制度中虽然规定了林木采伐的数量,但是没有明确林木采伐的质量,有些优质的树木被砍伐掉,降低了森林资源的质量。

第二,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时,使用的培育技术不达标,并且技术标准不唯一。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记录,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管理人员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管理效果下降,不利于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例如,不同的树种等需要的森林培育方式不同,但是,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树木进行归属或者分类,森林培育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此外,我国林业文化相对落后,森林经营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到位[3]。

2.5 先天优势不足,森林后备资源量不高

通过对全球国家森林储备量进行对比发现,我国森林储备量相对较少,并且森林培育技术欠缺。森林的覆盖面积比较小,这对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森林培育的力度不足,并且森林资源的利用领域比较多,这也是当前我国森林培育工作质量无法提升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混交林比例严重失调,进一步增加了森林培育工作的难度。

3 在森林培育前提下提高森林质量的策略

3.1 综合运用现代培育技术,提高森林培育的质量

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现代化培育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森林培育的水平。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森林培育时,技术人员应该对森林培育的质量和效果进行预测。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应该提高对生态资源保护的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培育制度,保障森林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

第一,结合当前我国森林培育的具体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建立森林资源培育体系,并且依据国情的发展,提高对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培育技术,确保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序开展。

第二,对森林培育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培育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培育规章制度,为森林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森林培育工作可以高效完成。森林培育工作人员应该落实好培育规章制度,解决森林培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综合分析影响森林资源培育正常进行的因素,如自然灾害等,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降低外界因素对森林资源培育的干扰,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进而提高森林培育的整体质量[4]。

3.2 树立科学的森林培育观念和意识

森林资源培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树立科学的森林培育观念和意识,并且应该全面认识自身的工作职责,维护森林培育工作的正常秩序。当前,有些森林培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开展相应的培育工作时,没有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缺少明确的森林培育目标。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摒弃传统的森林培育理念,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的森林培育理念,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展工作。针对森林培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工作人员应提高工作热情,积极投身森林培育工作中。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制定完善的森林保护规章制度,严肃处理随意毁坏森林资源的人员,鼓励居民及企业等积极参与到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中。

3.3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经营管理模式

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森林资源的培育质量,森林保护部门必须及时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中,建立信息化森林资源保护模式。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可以加大对GPS 和热感应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对森林资源培育情况的全面监督与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森林资源的管理中,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水平。过去,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不能满足现代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需求。基于此,根据森林培育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将所有的工作责任进行划分,保证森林培育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相应的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工作人员应该进一步认识绿色环保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森林培育工作进行有序开展,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森林资源得到全面的保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森林培育工作的稳步进行[5]。

3.4 尝试并采用多种森林培育方法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森林培育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工作人员应该因地制宜,加大对森林质量提升的重视力度。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尝试多种不同的森林培育方式,切实提高森林培育的质量。

第一,择优保留法。物竞天择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植物生长时,长势好的植物会保留下来,而长势弱的植物会被淘汰,因此,工作人员应该让植物顺其自然生长,然后择优保留,提高森林的整体质量。

第二,合理密度法。调整森林中树木之间的密度,提高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如果树木种植得过于浓密,就会导致树木之间要争夺营养物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应该适当地对植物的疏密程度进行调整;如果树木种植得过于稀疏,增加了树木生长时出现尖削度问题的可能性,后续也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处理数目过于稀疏或者密集的问题,采用合理密度法,适当调整树木之间的距离。

3.5 人工抚育提升覆盖率

森林培育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抚育,并且适当地改造森林资源,做好森林资源的更新工作。森林抚育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采伐、修剪及补植多属于人工抚育的范畴。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不同的人工抚育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培育的质量。例如,森林密度如果过于稀疏,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苗处理,并且做好森林植物的病害虫防治工作,定期修剪树木,合理运用不同的杀虫除害手段。

抚育采伐方式的运用可以达到优化森林结构的目的,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森林资源。森林培育时,如果森林的密度不合理或者光照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该通过计算和调整,合理砍伐树木,及时除去发育不良的树木,保证森林树木的密度更加合理。工作人员应该加大对树种结构培育的重视力度,如果存在负面作用的树木,应该及时去除,留下长势良好的树木。修枝工作是人工抚育最常用的办法,修枝工作开展前,工作人员应该对森林系统进行调查,然后找出需要裁剪的死枝等,将树木的活枝留下。需要注意的是,修枝工作进行时,工作人员应该做好植物树皮部位的保护工作,避免植物树皮遭受损伤,保证森林培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6]。

3.6 筛选优良品种

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筛选优良品种,促进森林持续稳定地发展。森林培育的重点工作就是培育优良的树种,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该严格筛选出树木的品种,加大对树种的培育力度。工作人员应该对树木品种进行对比,然后选择最好的树种进行种植。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应用人工育种技术,做好树种的保护和培养,同时,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优良品种培育的力度,不断研究出新树种。

3.7 林地征占用审批和监督制度的优化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林地种植面积比较小。要想进行林地征占用活动,必须按照审批流程合理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林地占地试用分析标准,并且根据实际标准开展审核工作,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力度。例如,有些地域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占用部分林地,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项目部门必须给出相应的计划,并且经过审批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出现超规划的问题。与此同时,制订全面的生态补偿方案,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针对非法砍伐或者破坏林地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4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基于森林具有绿化环境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应该提高对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视力度。针对近年来我国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制订森林培育方案,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的成活率,做好森林培育各方面的工作,通过合理调整数目密度、定期修剪、预防病虫害等,提高森林培育的质量,推动我国森林生态环境持续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树木培育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辨认树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树木也睡觉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树木之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