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发展需求的回应和解决路径分析
——基于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22-03-13张瀚心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婚恋心理健康思政

张瀚心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青年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支持广大青年建功立业,为他们成长成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1]。因此,青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省各项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2]。青年的发展现状是时代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聚焦河南青年群体的生活状况与主要需求,围绕如何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展开探索分析。

一、河南青年发展的需求

(一)青年思想道德

随着“00后”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主力军,青年群体的思想特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主体意识显著觉醒,大多数青年有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3]。这种现状导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青年特别注重自主选择权。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更倾向于自己的主观感受,不易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因此,对于不同观点,他们大多数采取排斥的态度,选择坚持己见。此外,由于当代青年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于自身获得的信息采取选择性接受,往往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是能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信息。例如青年群体中出现的“饭圈文化”。一些极端的粉丝盲目崇拜自己的偶像。二是大多数青年认为自己是人际关系的主导者。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忽略他人的感受,而倾向于关注自己的立场。有一些青年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便要同对方留言争辩,从而引发了网络暴力,有的甚至波及到现实生活。这反映了一些青年性格极端,行为过激,缺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三是大多数青年崇尚个性,思想独立。他们乐于表现,个性张扬,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一些青年崇尚西方思想,热衷于过西方节日,有的甚至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例如在网络上被称为“精神日本人”的群体,就以青年为主,他们出于主观情绪,发表一些反共产党反政府言论,并认为这是思想独立的表现。随着网络的发酵,他们的言行甚至蔓延到现实社会,出现了“精日青年”身穿二战日本军服在抗战遗址拍照作秀的事件。这次事件后不久,立法部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不良行为加以约束。

(二)青年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青年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青年的受教育权得到了明显的保障。据中国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20年)统计,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7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1%[4]。当代青年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限于学校教育,互联网的普及使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巨大拓展。整体来看,城市的教育环境要优于乡村的教育环境,男性的教育环境要优于女性的教育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对教育的需求并不只是来自学生群体,青年农民工渴望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同样十分强烈。调查显示,当下青年农民工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主要是专业技能相关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等[5]。

(三)青年身心健康

青年的身心健康需求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保障生命安全;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医疗保健保障。调查显示,青年营养健康、体质健康水平均有较大提升。截至2020年,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6.6万人增至2020年的65.3万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由68.6%增至89.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由72.9%增至94.6%;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比2016年提高3.9%[6]。

与身体健康的现状相比,青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并不理想。我国教育部门积极出台应对措施,青年群体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重视。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项,用于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青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人生阶段,只有正确认识青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5]。

青年处于从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情绪持续低落,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沉默寡言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学业上无法达到期望目标、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被孤立、遭遇失恋、家庭变故、求职压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患上抑郁症。

(四)青年婚恋

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适龄青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6.3岁,适婚男性青年初婚年龄晚于女性,适婚男青年、女青年初婚年龄分别为27.1岁、25.6岁。适龄青年结婚登记人数为1523.2万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6]。据了解,部门青年缺乏成熟的恋爱观。例如,河南某高校曾发生过两名男同学因同时喜欢一名女同学而相约到宿舍楼顶以决斗的方式分出“追求权”的事件,结果造成一人重伤,二人均要为自己过激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着结婚成本的增加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一些青年选择接受“不婚主义”。青年选择不婚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渴望自由独立,追求事业大于追求爱情,经济、个人、家庭等外在条件造成的被动不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越来越多女性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不婚。

(五)青年就业创业

青年就业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中所占比呈下降趋势。2020年16岁到34岁就业青年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4.0%。就业男、女青年分别占全国男性、女性就业人员的33.8%、34.3%。就业青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人数,分别占全国就业人员相应教育程度的53.8%、57.1%、58.0%、52.0%[6]。

当代青年具备一些鲜明特点:一是创新创业意识强;二是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三是行动力、自控力和韧性较差,眼高手低,心态浮躁,遇到压力和难题容易气馁。他们在创业时存在眼高手低、盲目跟风、遇到困难易退缩等问题,这和他们自我设定的雄心壮志存在明显偏差。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热度有所上升。参加考公的青年群体中,有的是因为当前的工作待遇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预期,有的是因为现实的困境浇灭了自己的创业热情,还有的是顺应父母的要求。其中,“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轻人”话题自被发布到网上之后,迅速引起青年网友的热烈讨论,成为青年群体最热门的就业话题之一。这表明,作为过来人的父辈正在将自己的社会经验(即体制内工作更好更稳定),传递给子女,并希望子女通过考公务员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7]。

二、河南青年发展需求解决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思政教育,运用课程思政推动“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学校在坚持“三全育人”总目标的同时,在确保“思政课程”育人地位的前提下,加强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运用。

“课程思政”以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通识课为基本理念,以隐性教育为教学方式,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最终目的。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营造“学校有氛围、学院有措施、学院有特点、课程有特色、讲授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凝练、建设有成效”的教育新格局[8];将社会热点案例融入课程,结合“学习强国”、党史学习、红色电影、网络培训、参观红色基地等教育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育内容,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持续优化教育环境,对青年失学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扶持

我们应该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优化当地的教育环境。一是改善当地校舍硬件设施,保证教学设施设备置办齐全;二是通过国家贷款代偿等方式,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当地中小学任教;三是持续推进“特岗计划”,大力招聘农村特岗教师;四是在当地建立系统性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当地政府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充分确保青年的受教育权。

(三)不断推进青年身心健康建设机制

在青年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应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在日常生活层面,家人的关爱、爱人的陪伴是不可缺失的。在学校层面,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要达到师生配比要求并且确保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在社会层面,政府应利用媒介充分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青年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引导青年形成积极向上的婚恋观需多方合力。第一,青年人自身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思考婚恋这一人生大事。第二,建立“家+校”联动的教育机制。家长要在孩子合适的年龄为孩子开展婚恋教育及性教育,应让青年懂得自我保护的同时理性看待婚恋。不仅如此,父母要以实际行动为青年树立榜样,增加正向激励。学校应将正确的婚恋观纳入思政课体系,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增加与“婚恋”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青年的认知。第三,国家宣传部门、广电总局等部门应打造积极向上的家庭影视作品、婚恋作品,避免青年受影视作品影响产生“不婚”的想法。社区可以多组织“模范家庭”评选活动,正向宣传。民政部门可以牵头组织合法婚恋平台,拓宽适龄青年的交际圈,为适龄青年提供更专业的婚恋服务[9]。

(五)多措并举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青年就业创业的主要群体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辅导员教师应侧重引导青年树立恰当的就业目标,使青年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有所了解,养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学校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针对各个专业,开展就业指导,让青年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全院教师利用多媒体平台为青年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咨询;专业老师可以针对学科特点对各个专业开展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提高青年面试成功机率。

学校应加强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加大政策扶持,教师一对一帮扶困难生就业,建立困难生就业“一对一”帮扶台账。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国家就业政策,树立服务意识,引导青年结合自己的意向与特长,全面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综合能力等现实条件,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青年可以选择的就业途径其实很广泛。比如,基层单位就业、西部服务计划、三支一扶、村官、士兵、特岗教师等。校企合作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强化校企合作,保证青年能够高度适应岗位需求,进而确保能够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更为充分的条件,实现整体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学校注重加强平台建设,激发青年创业热情,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业项目的评选与资助活动,挖掘“新生力量”。

三、结语

青年发展是关乎社会各领域的重要问题[9],也是涉及教育、健康、婚恋等众多部门的系统工程。青年发展作为青年自身、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国家等的联系点,势必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形成促进青年发展的联动机制,才能确保青年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婚恋心理健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