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多维度优势

2022-03-13王鹏程陈会玲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产业校企

王鹏程,陈会玲,许 婷 ,王 俐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2.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一、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乡土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因其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青年人才为了获得更可观的薪资待遇和更广阔的职业前景,越来越多地选择在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就业安家,规模庞大的“北漂”“沪漂”青年群体就是“城市人才聚集效应”最真实的表现。

“城市人才聚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人才聚集效应”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文化繁荣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城市人才聚集效应”也造成乡村因人力资源流失而出现严重的空心化现象,从而产生乡村经济发展停滞、乡土文化面临传承危机、乡村治理现代化难以有效推进等威胁乡村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事实表明,人才短缺与流失是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而言,乡土人才的流失是无法回避的“痛点”。乡土人才是指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接受过高等教育或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乡土人才熟知本地乡村文化民俗与生产生活情况,且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乡村文化振兴重要的人力与智力资源支撑。但是,因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文教医疗、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大量乡土人才为了自身发展与家庭幸福,选择前往大城市就业安家,除逢年过节返乡探亲外,早已脱离乡村生活,这也直接导致乡村文化振兴缺少必要的乡土人才支撑,面临“无才可用”的窘境。

(二)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

乡土文化是指根植于乡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历经历史沉淀的带有鲜明地域民俗特色的文化。在形式层面,乡土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前者包括建筑、文物、器物、古树名木等,后者包括艺术、工艺、民俗、传说故事等。地域性、独特性、传承性是乡土文化的典型特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土文化凭借其独具风格的魅力不仅是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是凝聚乡土人心绵延数千年的精神纽带。当前,我国乡土文化却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危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在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上都表现出加速萎缩的趋势。

在形式层面,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逐渐扩大,我国乡村大体上以其距离城市远近为顺序,依次经历着由以农耕为主的传统乡村转变为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城中村,再以城中村的拆迁为节点彻底融入城市化浪潮之中的演变过程。城市近郊乡村是这一演变过程的典型代表。

在实质层面,受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乡村作为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在人口年龄结构层面大量流失了青壮年人口、在人口素质结构层面大量流失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口、在人口经济结构层面大量流失了收入相对较高的精英人口。简而言之,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流失了最具有“活力”的人口。这也正是导致乡村空心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宝鸡日报曾以访谈的形式,采访了陕西民间艺术领域的相关人士。在谈到凤翔泥塑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时,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修建桥认为:“凤翔泥塑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急需建立一个凤翔泥塑陈列馆,把身边能搜集到的模具、老样子、图谱等实物,尽早收集、保存并展示起来,这对凤翔泥塑的延续发展作用很大。”[1]陕西省艺术馆研究馆员李红军认为:“随着老艺人的不断离世,老艺人后代或徒弟传承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原味渐失。”[1]

(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问题

1.乡村文化市场面临“供需乏力”困境

乡村文化市场作为乡村文化商品的交易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相较于欧美等国家发达完善的乡村文化市场,我国乡村文化市场因其建设时间短,现今仍处于实践探索的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在投资端,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3%,其中9项分类统计数据中7项为负增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投资下降趋势[2]35-37。在消费端,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569元,占消费支出比重2.7%,较2019年下降1.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21.8元,占消费支出比重3.0%,较2019年下降1.6%;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42.2元,占消费支出比重1.8%,较2019年下降0.4%[2]35。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水平低,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小,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娱乐消费乏力现象。由公布的数据可知,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3.39倍,在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相较于城镇而言,农村文化娱乐消费乏力现象更加明显。

2.乡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单一、经济与社会效益较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文旅资源充足的大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同理,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对于发展乡村经济、打造乡村特色文旅品牌、提升乡村知名度、增加村民收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是,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相比较,乡村文化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滞后态势。具体表现为:乡村文化产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链短、经营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经济与社会效益较低等。

第一,乡村文化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当前主要以成立文化产业相关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为主。这些乡镇文化企业、村办文化企业受限于运营资金与管理水平,因此普遍规模较小;且由于缺少高效便捷的合作平台,导致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商业合作,因此难以形成企业集群。

第二,乡村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因规模较小且尚未形成企业集群,导致其产业链普遍较短,基本仅停留在诸如乡村特色农家乐、乡村农产品采摘园、乡村土特产网上直播销售等初级文旅资源开发阶段,尚未能向特色乡土文化产品研发、特色乡村旅游线路经营、乡村历史与民俗展演等深层次文旅产品研发有效发展。

第三,受限于产业规模小与产业链短,乡村文化产业企业经营模式表现得十分单一、盲目,所销售的产品也是同质化严重。例如,开办农家乐形成风潮就盲目追随开办,网上直播带货销售可观就高价聘请“网红主播”直播带货,民宿业火爆则又改造村民房用做客房,等等。这些企业全然不顾所在乡村是否有特色菜品流传、是否有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可供直播销售、附近是否有风景名胜以便发展民宿留住游客脚步,以至于景区门口出现“义乌造”的“本地特色商品”遍地开花等不良现象。

第四,受以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乡村文化产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低迷,社会效益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缺少“立足乡村、特色开发”的精神内核而流于形式,将进一步致使乡村文化市场供需乏力,对乡村文化振兴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多维度优势

(一)育人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依托进行开发的地方性、特色性的课程资源,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基层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具有针对性、地方性、特色性等显著特征;具有充分展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与教学积极性、切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发展需要、切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诸多优势。相对于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因强调课程实用性的显著特点,更具备灵活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先天优势。

结合上文对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高职院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特色校本课程正是妥善解决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学者宗胜春、成艳娜在《基于优秀鲁商文化传承开发高职校本课程资源研究》一文中论述道:“基于优秀鲁商文化开发高职校本课程资源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鲁商文化、充分挖掘优秀鲁商文化丰富高职院校课程资源、提升高职教师的商业素养和传承意识等重要意义。”[3]

学校要切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民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从而确保实现校本课程的社会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发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校本课程时,结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乡土文化民俗特点是实现校本课程社会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为当地乡村文化产业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则是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育人优势的主要表现。

支持毕业生返乡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创业项目。当前,我国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乡土人才流失问题,而高职院校的招生生源大多数为本省本地生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招生生源,其招生生源以本省本地农村户籍学生为主。这就为缓解乡土人才流失,提供了生源基础层面解决的可能。

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机遇,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返乡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创业实践。

第一,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民俗特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同时,通过将优秀创业毕业生、优秀青年企业家选聘为学校创新创业导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水平。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课堂授课过程中,要坚持贯彻“专创融合”理念,将创新创业思维融会贯通于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之中,使学生从思想上树立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观念。

第三,高职院校应当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创意大赛等竞赛形式,选拔出一批理念新颖、可行性高的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点对点重点孵化,推动其落地实施。

第四,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学生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事业之中,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二)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为乡村文化振兴构建产教融合平台

1.挖掘企业资源,深化乡村文化产业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因“注重实践、面向行业”的“跨界性”办学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校企合作领域的主力军。在校企合作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

早在2010年,学者刘景光、王波涛在《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整合-互动模型、‘蝴蝶’模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2+1’式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4]等八大校企合作模式。由此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

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合作企业选择标准与流程。这就为挖掘乡村文化产业合作企业,深化乡村文化产业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企业普遍受规模小、产业链短、人才短缺、经营模式单一等不良因素的制约。其开发产品质量较低、同质化严重,缺乏消费市场受众,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消费市场萎缩。消费市场萎缩又致使投资者裹足,最终使乡村文化产业陷入“供需乏力”的困境之中,阻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第一,在产品设计研发层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建乡村文化产品研发与设计教师团队、文化产品创新创意创业学生团队等专业团队,在充分结合当地乡土文化民俗的基础上,从乡村特色工艺品研发设计、乡村旅游路线设计、乡村文艺展演筹办等诸多角度着手,协助乡村文化产业合作企业全面提升产品研发质量、增强产品宣传力度,从而有效扩大消费市场受众、提升市场竞争力,缓解消费市场萎缩问题。

第二,在文化品牌建设层面,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优秀乡村文化展演、乡村特色工艺品展览、乡村旅游线路体验等活动。高职院校利用学校宣传平台与青年学生群体宣传优势,全面提升乡村文化产品宣传力度,为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在人才培养层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班”“企业直招班”等合作形式,直接对接企业与行业需求,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切实解决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同时,确保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促进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整合校企资源,构建乡村文化产业产教融合平台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在校企合作方面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充分整合学校和合作企业资源,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平台的形式,进一步探索深化合作模式。

对于当前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我国乡村文化产业而言,高职院校构建乡村文化产业产教融合平台对于解决乡土人才流失、产业基础薄弱、市场“供需乏力”等问题以及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从长期开展校企合作积累的大量企业资源中,选出主营业务与乡村文化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构建乡村文化产业“企业池”,再通过对乡村文化产业可能延长产业链的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将企业主营业务与产业链节点相互匹配对应,从而延长并形成相对完善的乡村文化产业链,为乡村文化产业企业集群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企业池”中,A企业主营的小件五金产品加工业务,与乡村文化产业文创产品生产中主题定制小件金属制品节点相关联。

第二,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将已经完成节点匹配企业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为纵向、产品研发门类为横向的信息,整合为纵横交织的“信息点位”,再由若干存在关联的“信息点位”共同构成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企业间信息互通,推动乡村文化产业企业集群形成。例如,B企业主营的交通运输服务业务,与旅游线路运营节点相关联,同时与旅游线路维护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也与C企业的导游服务构成横向交织关系,这种“纵横交织关系”就是一个“信息点位”。

第三,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管理制度的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信息发布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将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为具备“动态”“开放”特征的产教融合平台。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产教融合平台,以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或提议开设“订单班”等形式完成人才招聘与储备计划;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发布“人员互聘”计划,从而有效解决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

(三)科研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1.制定专项科研激励政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科研工作开展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是其主要任务之一,科研优势亦是其主要优势之一。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品研发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低、经营理念与模式落后等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提高乡村文化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认可度。乡村文化商品主要依托特色乡土文化设计开发的,因此“独特性”“地域性”“创意性”是其必需具备的主要特性,也是其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认可度的关键。将特色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商品设计开发之中,不仅需要对特色乡土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发挥科研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在发挥科研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乡村文化振兴专项科研激励政策的方式,大力支持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领域教师在乡土文化研究、乡村文化产业研究、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研究、大学生乡村文化创新创意研究等诸多层面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来自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

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重视乡村文化振兴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协调院校、教师、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将乡村文化振兴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科研工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深化校企“双师互聘”,提升乡村文化产业企业研发与管理能力

“双师互聘”是指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互相聘用对方骨干成员以提升双方实力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聘用合作企业技术骨干成员,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专业对接行业、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合作企业聘用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有利于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扩大消费市场占有率。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双师互聘”是创造“校企双赢”的重要方式。例如,学者欧红玉、何亮、李儒银在《校企人才“互聘共培”模式研究——谈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一文中论述道:“校企人才‘互聘共培’具有提升双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等重要意义。”[5]

对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而言,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化“双师互聘”是提升乡村文化产业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管理水平、扩大乡村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重中之重。

在发挥科研优势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与乡村文化产业企业开展教职员工培训合作,促进校企双方骨干力量交流学习。企业取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方面的优势、高职院校取企业在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双方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最终达到高职院校发挥科研与管理优势,助力合作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发挥实践与经验优势,助力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加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共赢状态”。在“校企双方”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管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社会价值。

三、结语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存在乡土人才流失问题、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主要问题,这些主要问题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才层面、文化层面、产业层面等多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高职院校因其坚持贯彻“注重实践,面向行业”的办学特色,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产业科研与管理等多维度具有突出优势。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发乡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设乡村文化产业“企业直招班”、开展乡村文化产业校企合作、构建乡村文化产业产教融合平台等多维度方式,妥善解决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因此,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具有的多维度优势对于切实解决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助力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入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同时,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亦具有“强基铸魂”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产业校企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读《乡土中国》后感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