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的个人”
——《鲁滨逊漂流记》对马克思主义个人观的观照

2022-03-13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漂流记鲁滨逊

金 晖

(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陕西 西安 710061)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长篇小说,取材于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历险故事。因为海难鲁滨逊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从一无所有靠自己的双手制造工具生存下来,到最终建立自己的“帝国”。整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开疆拓土的殖民意识,同时也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变迁中个人的发展。可以说,《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是一部探险小说,但其内涵早已超过了探险小说的意味。特别是作品中体现的个人意识、个人发展和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个人观的一种观照。

作为18世纪英国经典作品,国内外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研究也非常详尽,从文本解读到译本研究都有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研究成果。文本解读方面,前期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后殖民主义、海洋书写、游记小说、现实主义等,研究成果数量众多,研究周期也相对较长。国外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解读的研究比较少见,而国内从1995年起,便有学者(来安方)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角度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解读。绝大多数国内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批判着手,主要着墨于《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后殖民主义色彩和荒岛文学的叙事手法。而马校(2019)从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其做出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鲁滨逊漂流记》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是反生态的,而马克思主义反对阶级压迫,但鲁滨逊却对奴隶制进行拥护。同时马校认为全文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过少,女性形象的缺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状态。最后,还对笛福在作品中反映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这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出过任何系统的文学理论或艺术理论,同样,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也几乎没有包含对一种一致观点展开连续的论述。但是,通过持续修正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在文学艺术倾向上的核心,从而取得了一种动态的和易于扩展的一致性,其中一种倾向就包括把焦点集中在作为历史内在动力的阶级斗争与作为这种斗争在意识形态方面折射至场所的文学之间的联系上[1]。除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外,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剖析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对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扬弃。深入探讨人的本质,以及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本质的体现,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是较为少见的,从该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探讨,可视为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丰富和发展。

1 “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个人观

马克思从青年时代就将“个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重心。《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探讨了人的解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人的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标志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将个人置于具体的共同体关系中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对现存的个人理论进行系统批判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2]”。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马克思与在人的问题上与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不同,同样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理性和神学都不能解决人的问题,必须把异化后的人变成“自然人”。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哲学,他也反对黑格尔所论述的“抽象人”。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成熟,他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全面考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人”,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他所指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的人。他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只有抓住人的本质需求,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是一种“从具体的经济事实出发的个人观”,是“以劳动为自我实现途径的个人观”,也是“以群体面貌出现的社会化个人观[2]”。这是对以往抽象的人本学进行的否定。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内在基础,在人生存的过程中,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接触,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在这种社会交往过程中,这些交往方式逐渐内化为人的本质,人就成为了社会人。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荒岛一开始并非一个社会,但是鲁滨逊通过劳动——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将个人同外在对象世界连接起来。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再生,劳动产品即是其个人的自我再现。在孤岛上的最后几年,因为增加了很多自己的“人民”,鲁滨逊作为生产资料一开始的拥有者,便开始支配这些“人民”,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家和统治者。马克思从具体经济事实出发的个人观,打破德国传统哲学中观念人的桎梏,以劳动为自我实现途径,因为劳动可以改变现实、改变个人生活,不断创造新的自我,创造新的社会历史。这一切,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开疆拓土行为都有所体现。

2 《鲁滨逊漂流记》对个人本质的观照

2.1 个人需求本质

需求即个人的需要和欲求,它指人对保持个体生命生存与发展所必需条件的反应。需要是客观缺乏,而欲求则是人的主观意向。“现实的个人”历史必然是个人生活的历史,而个人为了生活,必然产生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生产生活必需品成为个人的第一历史活动。这在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无人的荒岛上,他借助一些天然工具和之后冲上岸的海难遗物、种子和生活必需品,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种植、养殖、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和衣物,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个人生活的物质生产是开创任何历史的基本条件。鲁滨逊通过对其个人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开创了他在荒岛生活的历史。从这一点来看,《鲁滨逊漂流记》中对个人需求和劳动生产的描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需求和历史发展的描述。需求,是人作为客观实体存在的第一自然状态,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第一动因。需求“本身不能提供任何东西”,但它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人脑在需求的刺激作用下,会产生规划行动的强力意志,意志指导并控制人的行为,任何活动均以人的需求实现为目的。鲁滨逊在踏上孤岛后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出于人的需求,也是以满足需求为目的。但这种需求都不是人的本质,因为“本质”一词的内涵即在于与他者不同的根本特质,而精神需求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2]。在逐渐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后,他开始渴望交流。他养了一只鹦鹉,同时不断加固和保障自己未来的生活,平时都会阅读圣经来填补自己在精神方面需求。但是他对于上帝的理解,又走入了拜物教的歧途,认为上帝也是物质的。但无论是基督教还是拜物教,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是对鲁滨逊精神需求的满足。后来,他俘获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通过教化让这个野人成为了他的奴仆,这一过程非常具有殖民主义色彩。在有了可以交流的同伴以后,鲁滨逊度过了在岛上“最快乐的一年”。

除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以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求还有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之分。真实需求主体为现实的个人,虚假需求的主题并非现实的个人。在发达工业社会,资本的需求是虚假需求,将已经生产的各种产品打造为明星产品,刺激消费者不断购买。而在鲁滨逊身处荒岛,不断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过程中,鲁滨逊发现“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任何东西,攒得多了,最好送给别人;我们能享受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罢了[5]”。这时的鲁滨逊对于资产的累积并没有什么需求,也看不出其必要性。所有需求皆是真实需求。虚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虚假需求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的产物,是工业社会资本积累的产物。作品通过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和内心的独白,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

然而,对于另一种精神需求,即异性和爱情的需求,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并未体现。在多年的荒岛生涯中,鲁滨逊从未提及对女性的渴望和需求,整部作品中,女性非常边缘化,笛福并未书写任何鲜明的女性角色。这种将女性边缘化的思想,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中女性被物化和被压迫的生存状态,也是马克思在人类解放和发展这一问题中提出的必须进行的革命。

2.2 个人实践本质

马克思将人的社会生活本质理解为实践,实践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方式,个人各种需求的实现最终通过实践完成。实践不只包括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还包括经济以及其他领域中所有的实际活动。生活世界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而总体的实践活动则以个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生产劳动为基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一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用泥土烧罐子、种植小麦、养殖家畜等一系列事件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如烧器皿,一开始他只能烧几个小器皿,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被烧的通红的泥块,于是建立自己的烧窑,烧了更多可供自己使用的大罐子。在驯养的狗捕获一只羊以后,为了保证未来对肉的供给,鲁滨逊便开始了养殖家畜的实践活动。而从人与人的关系视角考察,马克思的生产劳动乃生存论本体论层面上的“实践”概念。实践是人的实践,是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实践,没有生产甚或的劳动实践,就没有个人的现实存在。鲁滨逊在荒岛上为了生存进行的一系列实践行为,都属于马克思生存本体论层面上的实践概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实践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现实的个人”指为了实现个体需求而在一定历史关系中进行生活生产于社会交往的人。这样的人,他首先表现为人的现实性,即人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性与社会历史性的统一。鲁滨逊虽然是独自一人在荒岛,但是他写日记、阅读《圣经》、一直努力探索未知领域并且想要和人类社会取得联系,这一切都是他作为社会化的人的本质。他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但同时又不放弃自己的社会性,和鹦鹉说话,饲养伴侣犬,这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之前,西方世界对人的认识是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是一种观念中的人,同时以理想中的人的本质去批判现实中的个人存在,而马克思提出理想与现实统一于实践的“现实的个人”。“现实”指人的现实性的生活存在,具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理想”指人关于生活需求及其实现的理性想法、观念与认知,具有主观能动性[2]。《鲁滨逊漂流记》中,荒岛的一切都属于现实,而如何使用工具制造生活资料、实现生理和精神需求则是理想。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所作所为,就是马克思提出的,理想与现实统一于实践的“现实的个人”。

2.3 个人社会本质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是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独自一个生活几十年。这似乎看起来没有体现个人的社会性,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共同体是个人构成的共同体,个人更是共同体中的个人。即使当个人从事很少同别人直接交往的科学研究的时候,他也是社会人[2]。这个个体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进行活动的语言抑或意识,都是社会产物。所以,刘霞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独居在孤岛上自给自足,不依赖任何他者,也不同他者交往的孤立的个体并非现实的存在。鲁滨逊虽然看似不依赖他者,不曾与他者交流,但是他一开始使用的大部分生产资料都来源于人类社会,即从海难搁浅的船搜集到的工具、食物、衣物和种子等。而且他进行劳动实践,改造荒岛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意识和知识,也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这些书写,很好地印证了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的人”,以及人的社会本质这一观点。作为现实的个人,鲁滨逊虽深处荒岛,但其仍然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他记日记、记录日期、阅读圣经、烹调食物、厌恶野人的人吃人的习惯、驯养家禽家畜、种植农作物等等,所有一切的实践活动都属于人类社会的农耕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以及道德规约。在有了星期五这个奴隶以后,鲁滨逊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合作,同时为了防范和抵御任何可能的危险,二者形成了为了共同目的(不被其他野人吃掉)的联合共同体。但是,他在将星期五看作伙伴的同时又将其当作奴仆,教化他的同时让星期五为他服务,这一切都是人类社会阶级的缩影。鲁滨逊作为资产阶级掌握生活生产资料,而星期五作为无产阶级只能听命于鲁滨逊。综上所述,无论是一开始鲁滨逊对荒岛的改造,还是后期对星期五的改造,整个过程都有着强烈的社会人的特点,笛福对鲁滨逊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中,个人社会本质的阐释。

3 《鲁滨逊漂流记》对“现实的个人”的观照

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可以凭借日常经验的方式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社会交往,是生活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能动的个人。正如马克思所理解的那样,人怎样表现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在怎样的生活中创造着自己。“现实的人”具有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是他们本身的实际生活。《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凭借自己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经验,在荒岛上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虽然独自一人在荒岛,但他仍要穿衣戴帽、阅读书籍、写日记,通过这种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活,也从这样的生活中创造着全新的自己。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过程中,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动因并提出人类解放的革命目标。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4]。”马克思正是以这些“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关系为基础,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鲁滨逊漂流记》中,女性被极度边缘化,零星出现的几位女性,都只有简短几句的描写。比如鲁滨逊的母亲,作者只写了“我母亲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一个很体面的人家[5]”。相反,对于鲁滨逊的父亲和两个哥哥,文章对于他们的生平、经历、性格、能力都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另外,在作品中,女性大多是没有姓名的,比如老寡妇,替他看守钱财,而鲁滨逊一直称呼她为“寡妇”。在小说最后,鲁滨逊买了七个女人,供岛上男人使用。在他眼里,女性和动物一样,是可以被买卖的。另外,还有鲁滨逊将野人星期五当作自己的奴隶,也是资本主义阶级观的体现。无论是女性还是奴隶,这些“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所批判的、是必须要推翻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整个物质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正因为人们进行生产活动,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实现人的需要和满足。人作为“历史的经常性的前提”,总是“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换言之,人们的历史活动是有条件的,活动内容和过程都取决于之前的存在,是要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人们正是在这种“历史的条件”中,发挥着自己现实的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鲁滨逊的一系列做法,都是资本主义物质资料发展的必然产物。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走入了经济最为辉煌的时期。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为开拓消费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征服海洋的激情一再重演,这些激情也融入了18世纪的英语文化。鲁滨逊主宰他人、殖民岛屿都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是历史环境的产物。这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阐释了人、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原因,为人类解放、摆脱压迫,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4 结语

《鲁滨逊漂流记》作为英国文学的瑰宝,反映了很多资本主义时期殖民扩张的现实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出发,对其主人公鲁滨逊进行剖析,发现鲁滨逊在荒岛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观照了马克思所提出的“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鲁滨逊所处的荒岛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的具有普遍特征的社会,这恰恰从另一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的普世价值。荒岛并非社会,但作为社会人的鲁滨逊,在荒岛的生产实践和物质精神需求都证明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只要是人,就会有需求,为了实现这种本质性需求,人就必须要进行生活生产,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实践,将自身与动物区别开来,同时,马克思也更深刻的意识到,人生来为社会的人,人也只有在真实的社会,也就是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6]。所以,在拥有了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前提下,鲁滨逊通过自己在人类社会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双手,在荒岛上度过了开疆拓土的几十年。整本书充分印证了马克思对于个人本质的阐释,为我们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研究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和文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鲁滨逊漂流记漂流记鲁滨逊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漂流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浅析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