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中华蟾蜍 打击非法猎捕行为的对策建议
2022-03-13王波潘明
王波 潘明
蟾蜍属无尾目、蟾蜍科的水陆两栖动物,有340—360 种蟾蜍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有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和花背蟾蜍三种。中华蟾蜍,俗名癞蛤蟆,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蝶类、蝗虫、金龟子、蚊、蝇、白蚁等害虫的天敌,捕食量极大,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和守护森林的“忠诚卫士”。2000 年,中华蟾蜍被国家列为“三有”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乱施农药,中华蟾蜍栖息地被破坏,加上非法猎捕等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使得蟾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人工养殖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蟾蜍及其制品需求逐年增长,所以蟾蜍的市场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利益驱动下,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长期进行野生活体蟾蜍非法捕捞和收购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蟾蜍的自然种群数量,致使蟾蜍濒临灭绝。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就各地非法猎捕中华蟾蜍案件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专题调研,就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蟾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中华蟾蜍的分布范围、生活习性和药用价值
蟾蜍主要分布于中国、琉球海沟、韩国、朝鲜、俄罗斯海拔在120 米—4300 米的多种生态环境中。其中,中华大蟾蜍在我国分布最广,长江南北、黄河两岸均有分布。蟾蜍喜湿、喜暗、喜暖。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蟾蜍会进入土穴、乱石洞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的3—4 月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夏秋季节最活跃,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夜晚常在塘边、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旁或房屋周围觅食。
以蟾蜍为原料制作的蟾酥、蟾皮、蟾舌、蟾肝等均可入药。专家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的叠加,我国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人数不断增大。从蟾蜍身上提取的蟾酥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治疗方面疗效显著且具有不可替代性;蟾皮则对皮肤烧伤、烫伤有非常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对蟾蜍需求的急剧增加,其价格也水涨船高。据报道,20 世纪90 年代初,蟾酥每公斤500 元,随后一路飙升,2020 年至新冠疫情期间每公斤高达7万元。
二、破坏中华蟾蜍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近年来,非法猎捕中华蟾蜍案全国多地频发。据报道,2018 年8 月,连云港灌云警方发现有人在当地水域非法狩猎野生中华蟾蜍,警方顺藤摸瓜,将收购野生蟾蜍的刘某等人抓获。经查,当年3 月至8月期间,刘某等人共计收购中华蟾蜍约1843.1 公斤,并出售给徐某。徐某提取蟾酥、蟾衣连同活体蟾蜍再售于盐城人孟某牟利。徐某先后出售给孟某28 公斤蟾酥、20 余万只野生蟾蜍,非法获利20 万元。孟某对收购来的蟾蜍进行“深加工”后,转手将被层层盘剥、奄奄一息的蟾蜍售于上海市青浦区水产市场的多家经营户。其中,约71 万余只流向饭店或市民的餐桌,被做成当地传统小吃“熏拉丝”,成为饕餮之徒的盘中餐。2015 年以来,孟某先后从徐某等“二道贩子”手里收购野生蟾蜍145 万余只,非法获利80余万元。
2017 年,宁、青、甘三省被猎捕的中华蟾蜍超过10 万只。2017 年4 月初,甘肃省定西市森林公安对甘肃省最大的一起蟾蜍猎捕、收购、贩卖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成功实施抓捕,收缴蟾蜍8000余只。据李某交代,他以每公斤6 元—20 元不等的价格鼓动当地农民捕捉蟾蜍,收购后再以每公斤28 元的价格出售给陕西人高某某,从中牟利。随后,甘肃省森林公安乘胜追击,连续破获非法猎捕蟾蜍案8 起,查获蟾蜍5 万余只,抓获犯罪嫌疑人11 人。与此同时,宁夏森林公安共查处2 起非法猎捕蟾蜍案件,查获蟾蜍12763只,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青海警方共破获15 起猎捕蟾蜍案,查缴蟾蜍3 万多只。
2021 年3 月,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某河道非法猎捕中华蟾蜍时被森林公安巡逻民警当场抓获,涉案蟾蜍共计1754 只。2022 年3月17 日,犯罪嫌疑人马某某伙同其妻子在隆德县南河边非法猎捕中华蟾蜍时,被巡逻的森林公安民警当场查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2021 年6 月,四川省乐山市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省市非法猎捕、收购、运输中华蟾蜍案,共查获野生中华蟾蜍22.9 万只、蟾浆液8 公斤、野生蛇类活体及烘干蛇饼20631条,涉案金额3000 余万元。2022 年3 月25 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王某某潜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境内与非法猎捕蟾蜍的徐某某和张某某进行交易时,被森林公安机关当场查获,涉案野生蟾蜍399只,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三、非法捕猎中华蟾蜍的规律与特点
猎捕地域广。近年来,非法猎捕中华蟾蜍案件在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和黑龙江多个省(区)连续发生,非法猎捕蟾蜍数量触目惊心。
猎捕时间集中。在案件办理中发现,非法猎捕蟾蜍案件时间大多集中发生在春夏之交。此时,正值蟾蜍产卵季节,大量蟾蜍聚集到河道边或水库浅水区开始产卵,雌雄蟾蜍成对出现,浮出水面或趴伏在河道边上静止不动。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蟾蜍的这一生理习性,进行非法猎捕。
猎捕手段隐蔽。猎捕野生动物犯罪行为隐蔽性强,多发且易发。违法犯罪分子猎捕蟾蜍的地点多在人烟稀少的偏僻河道、水库和沟渠旁边,且多选择在夜间活动,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难以实施现场抓捕。
犯罪呈链条式。人工养殖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远远不如直接从野外猎捕来得快。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野生蟾蜍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加工、销售发展成了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调研中发现,为规避侦查打击,一些蟾蜍药材主营产地上游的犯罪分子利用合法养殖资质来掩盖违法的蟾蜍收购运输行为,以个体散户居多。他们利用监管漏洞,获取养殖资质,但只是收购蟾蜍活体并进行初加工,制作成蟾酥鲜浆进行售卖或是收购鲜浆后再加工制作成蟾酥药材售卖。
侦破打击难。犯罪分子为逃避侦查打击,往往不直接参与非法收购运输行为,而是通过组织一些闲散人员与下游违法犯罪人员完成收购交易,且多选择在夜晚偏僻无人的野外进行现金交易。鉴于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件司法鉴定规定的特性,一旦现场未缴获到猎获物,就会使案件的侦办陷入僵局,甚至无法办理。
四、加强保护工作的建议
强化政府政策引导,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当前,中华蟾蜍野生种群数量保护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需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野生资源调查,掌握本地区野生资源状况及其破坏程度,提出针对性保护措施,有序建立中华蟾蜍种质资源保护区。二是要通过多部门协作,对人工养殖蟾蜍做深度科学研究,为中华蟾蜍的规范化及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制定出台人工养殖政策,加大养殖扶持力度,突破养殖技术瓶颈,壮大养殖产业规模,打通人工养殖替代野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保护野生资源的渠道。四是有效破解蟾蜍养殖、生产、销售、利用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生产生活实际相冲突的矛盾,解决养殖中存在的种质、病害、饲料等难题。
强化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司法机关和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主动担责、靠前开展宣教工作,不断创新宣教手段。要结合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办理,注重宣传生态环境领域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切莫为口腹之欲或经济利益触犯法律,不断提高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强化行政管理手段,保护自然种群数量。自然资源、林业和草原以及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公开中华蟾蜍野生资源和栖息地状况,接受公众监督,积极开展中华蟾蜍保护行动,切实加大常态化执法监管力度,打好人防、物防、技防组合拳,全方位提升野生中华蟾蜍保护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加强对中华蟾蜍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域、重要栖息地等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二是要在蟾蜍栖息重点区域,猎捕行为频发的时间节点,加大巡护力度、密度和广度,把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在蟾蜍集中分布的重点部位,采取必要的物理隔离措施,谨防非法入侵行为和外界干扰;四是要加强高科技手段的投入和应用,在偏远地段水域设置红外线监控、远程视频,对发现的违法捕捞、运输、收购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五是要建立信息发布和有奖举报机制,及时公布蟾蜍保护成果和违法案件,并将违法行为人纳入失信黑名单。
强化刑事打击能力,突出惩治震慑效果。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保护野生动物的执法需求,苦练内功、提升本领,逐步构建专业警种带动、全警行动、上下联动的整体作战格局。要主动摸排线索,深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密切关注网上交易平台、直播平台,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及时发现梳理研判线索。要持续突出打击重点、彰显严惩立场、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强化刑事打击力度,形成高压严打态势。对非法猎捕中华蟾蜍犯罪要形成“猎捕、收购、运输、贩卖”全链条惩治,既要惩治前端的非法捕捞、猎捕环节,也要严厉惩治后续的收购销赃环节,实现“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闭环式打击。对跨区域重大案件要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措施,确保查深查透查尽,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强化公益诉讼活动,完善生态修复机制。检察机关要不断实践公益诉讼制度,继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生态修复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力度,在提起刑事诉讼活动的同时,诉请判令被告人承担因非法猎捕行为致使生态环境破坏而修复的民事赔偿义务。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对认罪认罚,愿意接受处罚,但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经济能力履行生态环境修复赔偿义务的被告人,通过法院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应依法判令通过劳务义工抵偿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如责令被告人在公开媒体上赔礼道歉、参加巡河护鸟、巡查森林草原、开展护林防火等工作,以及参加公益宣传活动,包括张贴宣传标语、义务宣传讲解等。这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也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