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天府雕塑80年
——关于2021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
2022-03-13谭云byTanYun
文/ 谭云 by Tan Yun
开幕式合影
学术研讨会现场
天府雕塑,成都开渠,经典精彩,川流不息。
2021年四川省雕塑协会成立满10周年,恰逢刘开渠大师1941年入成都完成首座川军抗战将士纪念铜雕80周年。年初孙振华先生受邀主持天府学院美术馆开馆展《破茧》,我们筹划以“川流不息”为题举办天府雕塑80年文献与作品大展。展览于2021年12月19日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3个月。
展览现场之一
展览现场之二
筹展期间对80年来(重庆以外)的四川雕塑家作了梳理。以师承代际与获得雕塑身份先后划为五代:新中国成立前刘开渠、王朝闻和郭乾德(刘开渠助手,创办川美雕塑系)为第一代;第二代为文革结束前叶毓山和赵树同领军的成都《收租院》雕塑家群体;第三代为恢复高考前后受教于叶、赵二代雕塑家的弟子们;第四代为第三代启蒙带进雕塑领域,成长于九十年代的中年雕塑家;第五代为高校扩招后完成学业的历届青年雕塑家。
本次展览展出了成都五代雕塑家的120件作品,在开幕式当天下午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与会的省外嘉宾有: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批评家孙振华博士,《雕塑》杂志主编、四川美术学院朱尚熹教授,上海油画雕塑院原雕塑部主任、四川省美协雕塑艺委会原副主任的著名雕塑家许宝忠先生,贵州省雕塑艺委会主任、贵州省美术和雕塑研究院李钢副院长。
围绕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中,成都五代雕塑家区块样本的史实与意义,与会专家与艺术家举行了发言。
天府雕塑80年,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成都”“有重庆的四川”“没有重庆的四川”共三个时段。
刘开渠先生在成都为中国雕塑事业开渠,成就了他当之无愧的中国雕塑之父历史地位。改革开放之初,成都率先顺应民意,由刘老携其弟子叶毓山、张绍蓁恢复重建了《川军抗日烈士纪念碑》。该作品202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本世纪初,第三代谭云总设计并会同朱成带领沈允庆、李树、钱斯华、刘春尧等第四代雕塑家,以“另一种叙述”(孙振华语)的内容表达与下沉空间样式,创作完成了抗战群雕《中国壮士:1931—1945》。
以叶毓山、赵树同为领军的第二代天府雕塑家,创造了上世纪新中国雕塑艺术两大顶峰:青年时期的叶毓山力压群雄,中选军博全国首座汉白玉毛泽东全身雕像(与第一代四川雕塑家王朝闻先生创作毛泽东选集封面浮雕一脉相承),17年后再次以坐像方案夺魁毛泽东纪念堂汉白玉雕像。叶毓山大师的英雄气质与浪漫情怀,在他大量的家国主题和个人意趣作品中完美体现,出手不凡。
《收租院》创作于成都,与赵树同有不解之缘。没有他的努力,四川美术学院不会派师生支援安仁庄园,没有他总体谋划带领川美雕塑系师生作主力,《收租院》成不了成都的重要文化艺术资产,也不会引来众多或聪明或笨拙的追风、模仿和“挪用”者。
泥塑《收租院》原作的“直接性”(师进滇语)和在地、在场、在线价值,是任何合法或非法的“挪用”与复制品无可企及的。相较于已评定为不可移动的国家一级文物的泥塑原作,现存重庆由四川美院合法复制的“收租院”铸铜件,因其热铸收缩效果损失和移动展示场域失真,艺术价值与效果与原作相距太多。至于网上别有用心对《收租院》的抹黑与指控,致使艺术圈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最简单的回怼:在很多人眼中,历史长河中只有近两百年的自由和美好,几千年的专制产生的艺术都是“耻辱”。对于这样哗众取宠的谬论,展览期间将会举办系列公共讲座,重构天府雕塑的公共文化品牌。
自第四届全国美展起至十三届,天府雕塑家参展的有张绍蓁(第四届)、谭云(第五届铜奖/六、八届)、叶毓山(第五届优秀奖/六届铜奖)、朱成(第七、八、十一届)、高彪(第七届优秀奖/第八、十一届)、钱斯华/赵莉(第八届优秀奖/九届铜奖)、李树(第八、十一届/十三届优秀奖)、严永明(第九届铜奖、十一届)、李先海(第九届/十一届银奖/十二、十三届)、印洪(第十一、十二、十三届)、陈金辉(第十一、十二届)、张竞成(第十、十二届)。加上李江、陈小林、谭正、刘勇、徐源松、唐孝国、罗彬文、吴坤、邓乐等11位各入选一届,前后10届全国美展天府雕塑家共计24人41件作品入选。获最高银奖一枚、铜奖与优秀奖各四枚。
40年代刘开渠在成都
由左至右《王铭章 》《川軍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孙中山》《李家珏》《饶国华》作者:刘开渠
叶毓山 1977年创作毛泽东纪念堂坐像
王朝闻为毛泽东选集封面做浮雕
自1985年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主席推动中国开展艺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结合以来,从前三届体育美展到北京亚运会亚洲体育艺术展;从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体育雕塑作品大赛中,成都雕塑家屡创佳绩,共斩获特等奖一枚、金银奖各两枚、铜奖五环奖共五枚。谭云、鄢和熹、许宝忠、袁成龙、高彪、张绍蓁、叶宗明、涂啦啦、邓乐等10位天府雕塑家,为三届北京国际体育盛会,先后在北京中选建成11组奥林匹克体育雕塑。上世纪90年代初,萨马兰奇主席亲临北京展场,选中成都雕塑家汉白玉石雕《横空出世》,为新建的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首件收藏作品。成都第三代雕塑家朱成、谭云、许宝忠的特等金、银、铜奖作品,共有4件永久收藏于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成都雕塑家体育雕塑作品作为中国唯一入选作品,走进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1993年,成都雕塑家与旅美成都籍雕塑家合作,投标中选落地美国西雅图林雾市。旅美雕塑家复印寄回一本《Going public》(走向公共),应当是国内最早引进和接触公共艺术观念。
第四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 张绍蓁
第五届全国美展铜奖《泼水节》谭云
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杜甫》叶毓山
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希望之路》赵莉、钱斯华
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世纪阳光》钱斯华
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渔惘》严永明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苦旅共甘泉》李先海
特等獎《千钧一箭》 朱成 1985年首届全国体育美展(国际奥委会收藏)
《虹》 谭云 1990北京亚运会亚洲体育艺术展特别奖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大奖赛国家奖
离开了重庆的天府雕塑,缺失了原有资深品牌机构支撑,减少了学院范儿,更具备个体自由生长的野性,对公共空间的多维度视野更具在地性。相比较而言,天府雕塑生长出的师进滇、许燎源、钱斯华、李先海、沈允庆、文豪、朱峰等三、四、五代中极具个性雕塑艺术观念语言的老中青艺术家,避免了学院体制的内卷化。保持着自由生长的野性活力。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字科技信息文明,天府雕塑在时代碰撞的湍流中,滔滔不息。
1993年第三届体育美展铜奖《箭在弦上》许宝忠(国际奥委会收藏)
1993年第三届体育美展銀奖《梦要成真》(国际奥委会收藏)谭云
2001第五届体育美展银奖《舟影》 邹勇
2001年第五届体育美展金獎《力争上游》袁成龙
2008北京奥运会体育美展金奖《高台跳水》叶宗明
《古道金牛》朱尚熹
《建设者》任义伯
《红风》段禹农
《不名》许燎源
《皮囊》张盛
北京冬奥会延庆主赛场《张灯结彩》涂啦啦
《收租院》创作团队左起:王官乙(坐)、唐顺安、赵树同、李奇生(背)、张绍熙(坐)、姜全贵、龙绪理(蹲)、李绍端、张富纶(坐)、廖德虎(坐)
《春种秋收》牟文虎
《荷影》蒲果毅
《纪念碑-背对太阳》 赵新
《追逐者》师进滇
《非石》文豪
《白菜篮》沈允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