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课堂教学中教师支架研究述评(2006-2020)

2022-03-13徐锦芬陈子逸

英语知识 2022年1期

徐锦芬 陈子逸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1.引言

“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能力更高的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Vygotsky,1978)。在最近发展区内,专家帮助儿童或新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过程则被称为“支架”(Wood等,1976)。“支架”概念最初多应用于一对一互动情境中,研究证明支架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或新手解决问题(Wood等,1976),而且有助于儿童母语习得(Bruner,1983)。随后,为了进一步拓展支架内涵,Cazden(1979)认为“支架”概念应该从一对一亲子互动扩展到课堂情境中的师生多人互动,由此,支架概念在教育和教学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教师支架”逐渐成为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Guzdial,1994;Brush & Saye,2001)。Saban等(2007)、van de Pol等(2010)认为教师支架是提供帮助的交互过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帮助/支架,并在问题解决后适时将其移除,旨在帮助学习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有一些研究者将教师支架视为课堂教学策略(Palincsar & Brown,1984)或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帮助(Rosenshine & Meister,1992)。

研究者陆续将“教师支架”概念应用于不同学科的课堂情境中,如数学(Meyer & Turner,2002)、科学(Bliss等,1996)和语言(Palincsar & Brown,1984;Muhonen等,2016; Kim & Cho,2017)课堂等,验证了教师支架在提高学习者课堂积极性、发展知识理解与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语言技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内虽有学者对如何将支架理论应用于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师角色、促进外语改革等展开了探讨(张国荣,2004;尹青梅,2007),对构建教师支架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李淑静,2005;李丹丽,2012),但关于“教师支架”研究现状的系统综述很少。因此有必要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来说明目前针对这一方面做了哪些研究,研究重点与不足是什么。基于此,本文对国内课堂教学教师支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概述目前研究的总体分布趋势、主要研究对象、类型以及主题等内容,以期为今后支架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国内课堂教学教师支架研究提供一些启发与参考。

2.研究方法

本文在CNKI数据库中,以“教师支架”“支架式教学”“支架理论”“支架”为主题,检索出2006至2020年间来源为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的文献240篇。对检索所得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进行通览后,手动剔除与国内课堂教学、教师支架无关的论文,最终获得有效文献58篇。

基于数据,笔者首先分析研究的整体分布情况,然后从研究对象、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3.国内课堂教学中教师支架研究述评

3.1 整体分布趋势

结合论文发表数量的周期性特征,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6-2010),共有论文22篇,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态势,2009年达到阶段性峰值8篇,2010年有所回落。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从理论高度探讨教师支架在各类课程中的具体特征、应用策略及作用,教师支架概念被应用于物理、数学、教育技术等课堂(武爱萍等,2007;厉毅,2009;宋光辉,2008),2009、2010年刊发论文重点关注教师支架在不同类型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特点与具体应用(冯玲 刘爽,2010;李友良,2010);(2)第二阶段(2011-2015),共有论文17篇,2013年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但2014年涨幅较大。这一阶段研究从理论探索过渡到实证研究,教师支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至语文、国际汉语、化学以及双语课堂等(姬顺玉 郭小云,2015)。研究者开始重点关注线上课堂或虚拟课堂,探究教师在线教学支架的功能及有效性(聂瑞华,2014;王海燕,2014);(3)第三阶段(2016-2020),共有论文19篇。这一阶段的研究进一步从实证视角验证了教师支架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类型、应用策略和效用(陈钰,2016),同时研究内容从言语性支架(如课堂互动话语、指导策略)拓展到非言语性支架(如语伴手势、图示化支架等)在教学情境中的使用情况与作用(蔡慧英等,2020;彭圆 何安平,2017;彭圆,2016)。从2019年2020年有所回落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尽管教师支架对学生学习很重要,但似乎在国内外语界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稳定。

图1 2006-2020年国内课堂教学教师支架研究的年份分布

3.2 研究对象

因,“支架”这一概念在国外最初多运用于儿童语言习得,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学龄阶段儿童。但是,当其被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外语课堂之后,研究焦点则发生了转变。由于研究者多为高校教师,他们率先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并对其本质特征、实施步骤、效果等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因此大学生为主要研究群体。尽管如此,为了促进教师支架研究的全面、均衡、科学发展,未来应该进一步拓展其研究对象,加强对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者群体的关注。

表1 教师支架研究对象的阶段性分布

3.3 研究类型

从研究类型的角度来看,研究主要可分为理论型研究、综述型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4类。在这些研究中,理论型研究(56.9%)所占比例最大,描述性研究(25.8%),实验性研究(10.4%)和综述型研究依次排后(6.9%)。

表2 教师支架研究类型的阶段性分布

本文理论型研究主要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教师支架”或“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内涵等进行系统理论化阐释或结合理论进行实际应用分析的研究,共33篇。研究者对教师支架的理论探索主要基于两个视角: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的不同情境、目的和内容构建合适的支架模型以及选择合适的支架策略(傅赛涛,2016);从其他理论视角(如系统方法视角、建构主义视角等)出发,探讨其在支架式教学中的体现(盛艳 张伟平,2011)。此外,研究者深入探讨了如何基于“支架”概念在不同情境下进行不同类型的课程设计,如立足于课堂互动、翻转课堂或在线环境(潘国清,2015;王海燕,2014),进行英语类、语文、数学、化学、声乐课程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王志广,2014;朱玲,2016)。总体来看,国内对教师支架的理论型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一及第二阶段(2006-2015),为之后的实证探索奠定了一定基础。

综述型研究主要指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从不同视角或针对教师支架的某种类型对其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总结其研究贡献,探讨其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共4篇。蔡慧英等(2020)基于30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可视化信息、知识结构、动态知识等图示化支架有利于提升STEM课程学习效果,发现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个性化地、针对性地设计图示化支架,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张福慧和魏惠琳(2010)梳理了教学支架的特点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相关实证研究,肯定了教师支架在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指出这一过程存在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动性不够等缺陷。整体来看,国内研究者多从教师支架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回顾,有关教师支架在课堂互动中的综述型研究尚未出现。

描述性研究主要是运用录音、录像、文本记录、课堂观察等方式,采用语料库、统计分析等定量方法以及话语分析、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定性方法对支架教学策略、作用、功效等进行描述的研究,共15篇。研究者或针对不同学习者群体(如大学生、高职学生或教师)讨论支架教学的步骤设计、策略开发(聂瑞华,2014;李丹丽,2012),或基于不同教学语境探讨教师提供的不同支架类型的功能、效果及有效性(郝祥军等,2019;王丽娟,2009),此外,还有研究者基于语料库具体探究了教学支架语境中教师用语的功能与作用(彭圆,2018)。这些描述性研究深化了我们对不同语境下的教师支架策略、功能和效果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了“教师支架”相关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

实验性研究指采用实验法或准实验法进行研究设计,通过量化、质性分析或将两者结合的混合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的研究,共6篇。这些研究主要着眼于探究教师支架在提升学习者整体成绩、知识加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促进语言习得等方面的效果及有效性(彭阳华 周平,2011;盖淑华,2010)。这些研究为验证教师支架在不同教学情境和不同学习者群体中的有效性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实证依据。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支架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层面,研究者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建构或文献梳理讨论了教师支架的概念特点、策略选择、支架设计等,促进了教师支架的理论深化和发展。在实践层面,研究者通过定性、定量、混合分析的方法或描述教师支架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策略选用情况和实际效果,或验证其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性,推动了教师支架的科学应用。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从教师视角开展,基于学习者视角探讨其对教师支架的支持与配合或将两个视角相结合的研究仍很少见。此外,实证型研究数量仍相对较少。

3.4 研究主题

教师支架研究主要涵盖教师支架教学策略、应用课程设计、有效性三大主题。第一个研究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教师支架的策略选择,同时也依托支架的概念内涵,讨论了“支架”理论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应用设计。第二阶段,研究者更加关注在不同课堂情境中,针对不同学习者群体、依据不同教学目的,支架的具体效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阶段,研究者进一步拓展了教师支架应用的范围和深度,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了其在教学设计、学习者等层面上的功效及有效性。

3.4.1 教师支架教学策略研究

在理论层面,针对不同学习者群体、支架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课程情境,研究者探讨了支架理论的策略选用情况。面对不同学习者群体,如胡剑红(2010)提出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支架、图示支架和经验支架等策略来有效激发并维持幼儿参与语言学习活动的兴趣,促进其语言习得。傅赛涛(2016)指出小学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包含“情境支架、协作探究支架、效果评价支架”的“导学支架”来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支架教学的不同阶段,既有研究者就支架式教学“搭支架”“固支架”“拆(旧)支架”和“创(新)支架”等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了说明(李湛荣 张琳琳,2014),也有研究者具体分析了支架式教学中的某一环节,如淡出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情况(宋光辉,2008)。根据不同课程情境,在线上学习中,研究者发现教师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各类在线技术支架的介入,另一方面要在问题设计、认知活动引导等方面提供支架支持(李梅,2019);针对线下课堂,也有研究者就问题支架、探究性支架、关键词图示支架等教师支架策略的具体操作设计展开了探讨(祝继东,2010;王志广,2014)。

实践层面,研究者通过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发现教师可通过选用问题支架、引导性支架、情感性支架、争论式教学支架等不同的支架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情感反应能力和知识加工能力(朱龙 付道明,2020)。此外,彭圆、何安平(2017)基于国内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语料发现教师支架对话中的“提问类”和“解释类”策略使用频率较高,并且“提问策略”的使用会影响改善支架效果,而“操作类手势”和“解释策略”则对支架效果有显著消极影响。彭圆(2016)也发现EFL教师课堂语伴手势对语言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教师提供的言语性支架,对非言语性支架关注不足。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对非言语性支架的类型和作用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教师支架的促进作用。

3.4.2 教师支架应用课程设计研究

研究发现,国内对于教师支架的应用课程设计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大量研究运用“支架”理论探讨了这一理论在不同类型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支架教学模式的特点并具体说明了课程教学步骤设计,为教师支架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朱玲,2016;钟柏昌,2011;武爱萍等,2007)。少部分研究者开展了实证研究,探讨了教师支架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步骤设计等,但主要集中于英语教学语境中(李友良,2010;盖淑华,2010;王丽娟,2009)。

3.4.3 教师支架有效性研究

教师支架的有效性验证研究主要从课堂情境(不同学科教学、线上教学)、学习群体(学前儿童、大中小学生、成人)、支架建构意图(提高学习者整体学习水平、某中小学信息技术、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技术、机械双语课堂等课堂研究发现,教师构建支架可以激发学习者知识交互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提升学习者整体成绩,显著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果 (郝祥军等,2019;朱龙 付道明,2020)。在语言学习中,教师支架不但有助于中小学学生培养良好的母语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效能,也有助于激发成人二语学习者学习兴趣,缓解英语交际焦虑,提升写作能力及口语能力,促进语言习得(盖淑华,2010;李友良,2010;李丹丽,2012)。由此可见,教师支架对提高学习者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提升课堂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在多种类型课堂、不同学习群体中得到有效验证。

尽管教师支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印证,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同时依据几十个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支架,难度仍然很大。因此,如何依据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实际需求提供适时、适量、适当的支架,如何在合适时机、以适当方式撤离支架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此外,从学习者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提升学习者对教师支架的认可度、配合度,调查其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教师支架的有效性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

4.教师支架未来研究

综上所述,对教师支架的一系列理论探讨深化了我们对教师支架概念内涵、策略及特征的理解,一系列实证研究也检验了“教师支架”在不同学习者群体、不同课堂语境、不同层面的效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指导。但是,目前国内研究仍需更多实证研究以重点改善研究对象不均衡、非言语性支架研究较少、学习者的配合作用关注不够等问题。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化。

(1)扩大研究对象。为了推动国内教师支架研究全面、科学、均衡发展,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尤其要加强对中小学学习者群体的关注,揭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支架的使用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提升教师支架的效用。

(2)丰富教师支架形式。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教师言语性支架的特征、作用及有效性,对非言语行性支架的关注还不够。因此,未来可开展更多实证研究探讨什么样的非言语性支架在什么语境下针对什么样的学习者进行什么样的学习任务设计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此外,研究者也可以继续探索教师支架的多种实现方式,如将支架与各类多媒体手段、网络资源整合,从而达到更显著的助学效果。

(3)拓展研究视角。目前我国教师支架研究大多从教师视角出发,缺乏对学习者配合视角的关注。支架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学生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促进其能力提升与个人发展。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学习者视角出发,探讨什么样的教师支架可以加强学习者对支架的配合与支持,学习者对不同支架形式的反馈又如何,以推教师支架有效性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