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东洲岛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

2022-03-13李皓申

炎黄地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船山东洲衡阳

李皓申

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它的延续将使历史环境的更新和保护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文章通过对东洲岛历史文化景区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景区的形成发展、现状分析,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分析东州岛的延续和发展,提出符合衡阳城市发展的更新保护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设计,保留城市文脉的延续。

在城市的空间环境中依然还留存着人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在人们的脑海中依然会想起关于城市的一些故事,这是人们认知城市空间环境的方式。为了发展,城市空间的环境会不断改变,城市记忆的时代特征也随之动态变化着,与此同时环境变迁带来的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改变。保持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是有效推动地方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对城市的改造更新中,会有新的记忆内容不断被吸收进来。但这些内容应该以人们对空间环境改造升级的基本认知为基础,发生在城市的“失忆”都出现在城市中的胡乱建设,城市的精神文明和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感认同也都随着改变了。群体的凝聚力和社会认同都会出现在连续的城市记忆当中,进而在地点中产生归属感。如果一座城市被抹除历史,那它只会如同新城,让居民感到陌生,与之产生疏离感。只有守住了城市记忆,城市文脉才能得以延续。城市记忆的延续和传承对历史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衡阳是古代的衡洲,东洲岛的位置是在衡阳市珠晖区以西、湘江中央,湘江和耒水遍布全境。因其位于湘江中偏东,所以它也被称为“东洲”。东洲岛文脉的延续,是把东洲岛打造成旅游新地标的重要举措,同时衡阳记忆的研究使得旅游发展出现新的布局,打造了新的全市旅游格局,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相关概念划分

结合记忆要素特征以及东洲岛实际情况,城市记忆的要素归纳为以东洲岛特殊的物质和非物质形象为内容的标志记忆;场景记忆是城市社会群体共同的感情和思想意识为内容以城市记忆载体为基础产生的;以及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行为内容的感受记忆。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记忆的角度,以东洲岛为出发点,研究城市独特记忆的形成与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城市记忆的特征和相关性,思考城市记忆延续的系统性,城市记忆当中的特殊载体所承载的记忆在记忆主体的主观认识感知中得到延续。

东洲岛记忆要素应用

标志记忆一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符号,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或者是一个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标志。特有的记忆在不同历史时期积累的丰富故事来得以展现。古诗中写到的“细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正是对此岛的描述。东洲岛与长沙橘子洲、岳阳君山并称为湘江流域三大洲。作为古衡阳八景之一的东洲岛,自然有着它独有的魅力。标志记忆在东洲岛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东洲岛的环境建设当中,从湘江景观廊桥进入,正面就是桃浪广场,桃浪广场当中的桃浪亭和周围的桃树,构成了桃浪文化标志记忆。岛屿北端是船山书院,书院前面种植有大樟树,书院在大樟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船山书院和大樟树构成了船山书院标志记忆。船山书院后面有罗汉寺、三面观音像和望江亭,观赏湘江流水的同时,感受罗汉寺的香火缭绕,构成了罗汉寺标志记忆;在岛最南端新建设的夫之楼、东洲古渡和滨水沙滩,构成了夫之楼标志记忆。其中在罗汉寺前面的广场,结合寺庙文化,设计了独特的铺装装饰,以及利用旧建筑的废旧瓦片,通过横向铺装,成为了园区道路的点缀,让人们在不忘历史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新生。因此说东洲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成为衡阳标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依托了东洲桃浪独特的文化底蕴,以此形成了衡阳市独有的标志性古建筑。东洲岛标志建筑的建设,已经成为衡阳市最具地标性的“城市客厅”。

城市中的记忆载体来呈现场景记忆,与之形成的密切情感体现在城市日常生活的各种经典元素(比如城市环境、历史建筑等)中。场景记忆在东洲岛的应用体现在船山书院、罗汉寺、夫之楼的主体建筑和周围环境方面,适应当代发展需求,改造修缮了古建筑,并修建了一些功能性房屋和景观性房屋。

船山书院历史悠久,青灰砖墙,风格古朴(图1)。讲会堂、展示楼是船山书院里最先看到的建筑,后面的藏书楼飞檐翘角,楼中间的窗户上镌刻着精美的窗花,透露出了书院的厚重历史和书香气息,书院散发着拙朴的求学思想,也在今天深深地打动着大家。书院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现代流行的众多文化创意元素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讲会堂当中使用了LED大屏幕,可以听到看到书院的历史以及对现代的影响,使得场景记忆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更加多元包容,画面更加真实可亲,体验层次更加丰富细腻。

罗汉寺,是湖南功能最齐全的宗教区,其寺庙主要根据原来建筑的记忆修缮,体现了浓厚的传统寺庙特色(图2)。罗汉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各个大殿的陈设虽庄重却不失华美。从外观上看,雕梁画栋,结构极为复杂;墙体颜色使用统一的红色,庄严肃穆,前来拜会的人们在心里留住了独特的衡阳城市记忆。

夫之楼相比于船山书院和罗汉楼,是一幢崭新的大型仿古建筑,一共高三层(图3)。整体是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木雕对建筑梁柱结构进行饰面,建筑运用古典建筑形式,在夫之楼的旁边还建设有景观廊道,景亭和一些具有衡阳特色的古典民居,形成了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使得夫之楼以一种特别的新气韵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感受记忆的核心主体通过实践和体验等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并作为记忆承载者传递城市记忆 。船山书院是船山精神的纪念载体,体现出感受记忆在东洲的传承和延续。感受记忆在东洲岛的应用集中体现在纪念船山先生以及对船山精神的学习方面。船山书院是一所为纪念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而设立的书院。王夫之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世称“船山先生”,其学说博涉经学、史学、哲学、天文、地理、文学等多个学科,体大而思精,备受后人推崇。

衡阳独特的城市文化和记忆首推船山精神,因为船山精神作为公众认知的存在,承担着社会认知的功能。今天的船山精神与时代精神高度一致。它倡导日新的积极精神,日新精神与时代创新精神有着本质的联系,它倡导卓越的奋斗精神,它与时代的奋斗精神高度一致。船山先生的一生是对人生奋斗的最好诠释。在倡导学风问题上,可以与当今时代倡导的实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联系起来。随着衡阳及其周边地区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流动,需要更多和更新的公众理解来进行传统文化传承,以及促进公众的交流活动和生活。船山书院以及船山精神都将是衡阳城市记忆中感受记忆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的船山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高度一致,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船山精神以其包容性、务实性特点,面向所有阶层群众,使船山精神成为现代一种新的知识能量,成为衡阳地区新的城市记忆。学习船山精神,纪念船山精神,是因为船山精神记忆作为一种公共认识已经融入了市民的日常,市民的情感和记忆也映衬在船山精神当中,作为一种鲜活的历史记忆诉说并延续着城市的文化脉络。

城市记忆优化设计策略

城市中的标志记忆是在特定社会行为的影响下塑造的,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人们在生活场景中看到标志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城市当中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积累起来的丰富故事都在东洲岛上通过建筑的形式得到延续,衡阳的城市记忆逐渐丰富,最终展示这些片段故事的舞台落在了东洲岛上。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对于城市中一些标志记忆的恢复,应该从纪念意义和情感价值入手,体现记忆的动态作用,关注符号记忆的原始风格。在发展过程中,标志记忆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记忆,在设计时也应当考虑多元性,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标志,它们延续了与之相关的故事或是事件记忆,社会情感基础被蕴藏在这些深厚的城市记忆当中。城市记忆的魅力在于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的时间价值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场景记忆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城市的空间和特征。这是作为一个记忆客体最容易触及的地方。观察者看到的记忆图像是人们内心想要留住的符号和对象。历史上有很多描写东洲岛的诗歌和图片,借以此种方式东洲桃浪便可以在人们脑海中呈现。因而可以看出,完整的场景和画面共同构成场景记忆,成为场景记忆的两个重要元素。因此,在城市记忆设计中,必须考虑空间的完整性并注重场所氛围的融洽性。历史特征的完整性、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生命的延续性应体现在城市街道和街区等元素的整体空间组合中,城市特定地点和每个阶段历史记忆载体的呈现中也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进而才能赋予场所一种独特的气氛,唤起整个城市记忆主体的情感认同。

感受记忆是记忆主体通过行为活动对城市记忆对象更直接的整体感受和真实体验。在重复的实践活动中和情感寄托来传递给城市记忆对象。因此,感受记忆应该是参与性的,这样记忆主体就可以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记住城市。同时,也需要记忆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场所和空间的建设活动,城市特殊含义也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赋予特别的含义。在日常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将其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城市共有的文化认同在这些活动中构建起来,从而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包容性,增强公民的共同意识。

从罗汉寺到夫之楼,现代化建筑景观也是对衡阳本身记忆的展示。通过对东洲岛城市记忆元素应用中三大记忆的分析,各自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在三大记忆要素的分析中体现,指出在城市的建设和更新中,应注重城市记忆的传承,关注城市记忆的各种因素,结合周边局部环境,更好地延续城市记忆。标志记忆、场景记忆和感受记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通过清晰的记忆,人们才能更好地感知城市。

一个城市发展与进步的复杂过程都展现在城市往事的记忆当中,正如人的成长的力量有其内在行为逻辑。东洲岛的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建筑上,同样反映在其固有的场所氛围上。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居民对寺庙的后院印象深刻,看到船山书院的亭台楼阁和古樟树时依旧感觉很熟悉(图4)。这些年来,随着保护与更新模式的结合,场所空间的独特感逐渐提高,客体环境中的形象与主体意识相结合,使人們更能体验到城市的独特身份感和归属感。因此,城市的多领域和多意识形态必须结合在城市记忆的建设当中,但要实现这些愿景,目前还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3748500338228

猜你喜欢

船山东洲衡阳
做蛋挞
衡阳首届茶油美食文化节圆满举行
猫鼠会谈
朝雨闻雁感时
东洲曲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风信子成长记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新时期船山文学研究之得失及其展望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