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社团的需求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2-03-13丁小明沙宣马小龙董有恒
丁小明 沙宣 马小龙 董有恒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与社团之间的“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社团发展遇到的最大障碍。大学生对社团满意度不高、对社团活动不感兴趣或者带有功利性目的参加社团等矛盾严重制约着社团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强调社团“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立足大学生的需求,从供给端入手,调整社团运行模式,推动社团创新发展,为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寻求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需求分析;供给侧改革;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34
参加社团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将参加社团视为大学阶段的重要经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重視学生社团的作用。然而,近些年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和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正处于难以挣脱的困境之中。究其根源,大学生对参加社团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学生社团的传统“供给”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节。
1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现状
每年秋季,各个高校学生社团纳新可谓“如火如荼”,学长学姐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然而,在参加社团以后才发现,社团活动不仅少的可怜,各种会议、活动的现场也是“门可罗雀”。这种现象就像一个跳不出的“怪圈”,使学生社团陷于冰火两重天。
1.1 “大一进,大二退”现象普遍
在社团中的活跃成员大多是大一新生。按照每年纳新的场面,即使有少量成员的中途退出,社团成员中各年级学生的比例应该基本均衡。然而,大学生参加社团时“大一进,大二退”的现象却十分普遍。首先,许多社团“官僚主义”风气盛行。很多社团成员加入社团后,不在业务方面用心,却追求“当官”。这些干部们不仅垄断了各种“评优评先”的机会,甚至在分配活动资源时也存在严重的“鄙视链”。其次,社团负责人疏于社团事务。大多社团骨干是高年级的学生,或是忙于学业,或是准备就业,往往没有精力放在社团事务中。社团的会议多、活动少,仅有的活动也是为了落实学校的要求,形式大于内容,进而形成了名存实亡的“僵尸社团”。大学生加入或是退出社团,全凭一己好恶,较少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因此,从大一升入大二后,没有晋升管理层的学生,大多选择退出社团。
1.2 对社团活动严重缺乏兴趣
社团活动本该是由全体成员围绕共同兴趣,而共同策划、共同举办、共同参与。但是,由于社团经费、活动场地和专业指导均依赖于学校管理者,因此社团活动常常被“官方”活动替代。学生社团成了活动的“协办单位”,而实际上承担活动的后勤工作。例如,搬桌子、送水、布置场地等。这些活动一般是教育性大于趣味性,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不能与时俱进,社团成员不能充分参与其中。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其实并不缺乏创意,制约社团创新的恰恰是决策者脱离了大学生,不能集思广益。高校对于社团的管理过于谨慎,对于带有“政治性”、“娱乐性”的敏感话题讳莫如深。学校管理者对社团骨干缺乏信任,对社团活动限定过多、不敢放手,不能激发社团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大学生热爱思考,关注时尚,追求新奇,对于包办代办、约束性强、教育意图明显的社团活动缺乏热情。
1.3 参加社团功利性目的较强
随着功利性价值观对教育的浸染,“功利性教育”、“功利性学习”的观念在大学阶段大行其道。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也有人抱着功利性目的。这种功利性目的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为了猎获各类荣誉。参加社团就有更多机会在各类社团活动中获得名次,就有更多机会在各类“评优评先”中获得奖励。二是为了完成学分要求。许多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数量的学分。学生为了尽快达到标准,往往在大一阶段就拼尽全力地积累学分。三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学习成绩,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加社团的经历往往能够为应聘简历锦上添花。这些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时并不重视过程,而是重视结果。功利性目的让大学生失去了参加社团的真正乐趣,舍本逐末,片面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2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需求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大学生参加社团的需求也可以划分为社交需求、娱乐需求和实践需求等三个层次。这三种需求是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的。前一个需求层次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求才会出现。
2.1 社交需求
学生社团是以兴趣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成员的分布不局限于某一专业、某一学院或者某一校区。大学生加入社团能够认识各种兴趣爱好、各种专业背景的朋友,从而满足其情感归属和社交需求。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之间,更容易产生亲密关系。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之间,更容易形成知识互补。大学生参加社团不仅能增进情感交流,还能够积累人际交往经验。社团不同于班级、宿舍。班级、宿舍中的人员往往是分配的,其中的人际交往是难以选择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是自由、平等和主动的,而不是受限、管束或被动的。现有的“层级式”社团管理模式与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并不相符。理想的社团管理模式应该是扁平化的,推行较为灵活的项目制或小组制。当大学生“趣缘社交”的需求不能在正式社团中得到满足时,便出现了“表白墙”、“联谊群”等具有替代性的非正式社团。
2.2 娱乐需求
社团毕竟不同于课堂。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寓教于乐”首先应是“娱乐性”,其次才是“教育性”。只有社团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娱乐需求,才能提高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如果参与者是被强迫而来,那么就无法保证教育效果。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需求,“娱乐性”也是第一位的。很难想象,一场篮球比赛的参赛选手和观众都是抱着学习体育技能的目的而来。大学生的娱乐需求是在课余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或是强身健体,或是陶冶情操,使自身在繁重的课业之外,释放压力,愉悦身心。当然,这与社团活动“娱乐化”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当需求,后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作为教育者,既不能对不健康的社团活动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刀切”地禁止娱乐性活动,而是要积极引导社团,满足大学生合理的娱乐需求。
2.3 实践需求
社团实践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学生社团中经常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竞赛、学术交流、创新创业等活动。这些活动为大学生的实践需求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大学生的实践需求还体现在对实践成果的认定方面。通过实践成果认定,大学生可以赢得集体和他人的认可,获得自尊感和荣誉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合理性。大学生的社团实践应当具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社团中,一旦形成少数人垄断各种资源的局面,那么普通成员就失去了对社团的信心和支持。学生社团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和搭建实践平台,积极为社团成员提供公平的实践机会。当前,许多社团无法满足大学生实践需求,其症结就在于不均衡的实践资源和不科学的实践评价。
3 大学生社团“供给侧”改革措施
大学生社团“供给侧”改革,借用了经济学概念,即从大学生参加社团的需求出发,纠正社团“供给”与大学生“需求”之间的错位,提高社团对大学生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效配置社团资源,从而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3.1 实施社团民主化管理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高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委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团体。”这就意味着新时代学生社团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民主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应当按期召开全体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通过民主选举程序产生领导机构和社团负责人,各项决策也要经过民主程序充分酝酿。社团联合会是联系党团组织与社团的桥梁,是各个社团接受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并充分表达意愿的平台。社团联合会是学校党团组织深入调研社团思想动态、运行现状,给予价值引领、解决现实困难的重要渠道。学校管理者不能把党团组织和社团理解为上下级关系,要遵循社团发展规律,通过提名党员、团员作为社团负责人,或者建立党支部、团支部等方式,确保社团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3.2 增强社团活动趣味性
社团活动的趣味性是推动社团发展、提升社团凝聚力的生命线。增强社团活动的趣味性并不是要提倡“娱乐泛化”的错误观念。趣味性是知识性和娱乐性的统一。社团活动既要秉承科学精神,更要让社团成员体会到知识的乐趣。一方面,社团活动要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很多专业性较强的社团,例如航模社、法学社等,若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指导教师,社团活动就失去了专业水准。社团活动变成了“过家家”,大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降低了。另一方面,社团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传统形式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形式过于严肃、拘谨和刻板。然而,流行于网络的“奇葩说”、“吐槽大会”、“演说家”等节目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因此,举办社团活动要向广大社团成员征求意见,群策群力,不拘一格。社团活动过于“高大上”或者单纯追求娱乐效果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3.3 完善社员过程性评价
为了满足社团成员对实践成果认定的需求,促进专业知识和兴趣特长的持续发展,社团应当完善社员过程性评价体系。目前,社团成员能够争取的荣誉和资源十分有限。大多社团成员不具有“参评资格”,造成了不正当竞争的尴尬局面。不正当竞争不仅削弱了社团成员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团结稳定。完善社员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星级社员评定的方法,忠实记录社团成员的成长轨迹,科学评价社团成员的实践成果。星级评定机构应当由社团全体成员大会或代表大會民主选举产生。星级评定标准要综合考虑政治表现、专业水平、民主评议结果以及入社年限。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社员过程性评价应用于奖助学金评定、综合素质测评、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创业学分等事项中,并由学校在社员毕业时出具专门的社团实践成果认定报告。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促进毕业后的就业择业和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大学生社团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浅析.教育现代化,2019,(10):201-202.
[2]李雪.刘佳钰.试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4v96.
[3]刘迪.高校学生非正式社团的生成及引导.人民论坛,2020,(36):131-133.
[4]韩熙.高校学生社团与人效能的现状分析及其提升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21,(1):108-111.
390150033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