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安徽研学旅行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3张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张林

摘 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以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为主题的校外教育活动,我国研学旅行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全域旅游这个视角出发,发现现阶段研学旅行存在课程设计不合理、研学导师匮乏、研学旅行教育评价缺失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安徽研学旅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全域旅游;研学旅行;发展路径;安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02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全域旅游概念

全域旅游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8月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研讨会上。随后,当年9月由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正式由国家层面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完整概念的出现是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将区域内部相关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区域内的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实现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有助于解决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1.2 研学旅行概念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建议》颁布后,全国各地研学旅行工作发展态势迅猛。研学旅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开展研学旅行的意义

(1)对于国家来说,开展研学旅行,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引导学生深层次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在研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研、学、思、行提高自身的综合,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对于学校来说,研学旅行弥补了以往传统教育的薄弱环节,体现了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有利于学校全面推动和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存在教育人才失衡、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资源理论与实践缺少融合等问题,无法满足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因此,中小学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3)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研学旅行的主体,研学最主要的目的,首先,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和集中住宿,锻炼独立自主以及与他人合作、相处的精神,形成对大自然、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在研学活动过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乐于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坚持以课程为主导,以实践为载体的研学旅行,通过课程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全域旅游视角下安徽研学旅行现状

2.1 安徽研学旅行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研学旅行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安徽省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2014 年,省旅游局牵头制定了《旅行社研学旅行服务规范》,2016 年发布《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安徽省地方标准),2018 年,省教育厅等 10 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通知》,在政府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安徽研学旅行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

2.2 安徽研学旅行资源概况

首先,安徽省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地位。截至2020年12月,安徽省拥有全省公共图书馆127个,博物馆纪念館232个,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片区66个,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0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500多项;5A级景区 12 家、4A级204家,同时建成亳州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黄山房车营地、徽杭古道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金寨红军广场等31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凤阳小岗、九华山茶溪等29个特色旅游小镇。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逐年递增。基地和营地是实施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研学旅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此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研学基地的建设发布了相关政策。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对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通过相关资料的统计,截止发稿前,安徽省拥有14个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157个省级研学基/营地。

3 全域旅游视角下安徽研学旅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不合理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提倡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获取课堂之外的知识。

然而在现实的研学旅行中,首先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最重要的是要确定目标,然后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特点合理利用资源设计相应活动。然而在实践中,很多学校或者研学机构缺乏对研学旅行主题、目标等的仔细考量和规划,只是带学生走马观花的游玩、观赏或者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学生收获甚微。

3.2 研学导师人才匮乏

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优秀的研学导师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研学旅行市场需求量增多,研学旅行导师人才供不应求。因此,很多旅行社招聘在校大学生兼职研学导师。他们虽然在上岗之前也会接受专业培训,但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方面与真正的研学导师差距很大,加大了研学旅行的各种风险。

3.3 研学旅行教育评价缺失

教育评价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评价可以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课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通过教育评价促进机构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保证研学旅行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然而在很多研学旅行活动中存在评价目标不清晰、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4 具体的解决对策

4.1 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落实实践育人目标

研学旅行本质上是研究性和体验性课程,不是简单的春秋游。作为课程,就要包含课程宗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要素。在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

要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社会的实际需要,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依据设计课程目标;要结合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和实践特性,将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并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特征,有层次性的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同时还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是动态的实践课程,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讲授知识,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和研学导师的主体性,研学导师应根据具体的情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实践、发现并找寻结果。

4.2 建立研学导师培养体系,提高研学旅行质量

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研学旅行市场还不够成熟,市场上还缺乏专业的研学旅行人才。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数是导游,他们的旅游资源知识基础好,但缺乏教育教学能力。

因此,为了保证研学旅行的质量,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严格准入机制,对从事研学导师的人员,要按照研学导师的准入标准和能力要求给予考核,考核通过才能指导各种研学活动。同时完善研学导师培训制度,加大对研学导师的培训力度。

另一方面作为研学旅行人才的重要培养与输出基地的高职院校,应尽快落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我校为例,首先,结合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在旅游管理专业群里增设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课程,并调研行业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和方案。其次,推行“校企共育”的培养方式,与研学机构签署研学指导师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平台和技术支持。对接教育部发布的“1+X”证书名单,实现课证融通。将“X”证书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并与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保证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和“X”证书后,实现毕业和就业零距离对接,充实研学导师队伍,保证研学旅行产品的质量,规范研学旅行市场秩序,降低研学旅行风险。

4.3 构建教育评价体系,确保研学旅行实施效果

教育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评价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设计。

首先,要确定评价目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宗旨,是研学旅行遵循教育规律,把研学与旅行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强调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研学旅行评价要在这个宗旨下,以多维的角度确定评價目标。

其次,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研学旅行评价主体应包括教育相关部门、学校、研学机构、学生以及家长等组成,多主体的参与有利于充分地收集反馈信息,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客观、公正。

最后,合理的设置研学旅行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中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对研学导师的评价应包括是否熟知研学活动目标和所有流程,研学活动组织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以及研学导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等。只有将教育评价践行到研学旅行活动中,才能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芳,胡梦姚,段阳阳,等.安徽省研学旅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19,(12).

[2]王一斌.构筑具有“合肥印记”的素质教育平台[J].中国教师,2017,(5).

[3]魏玉娇.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4]李志强.对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9,(6).

[5]魏巴德,邓青.研学旅行实操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3-4,124-132.

[6]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2016-12-6.

3462500338217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