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库碧水 两岸福源
2022-03-12华荣孙徐晶琳
华荣孙 徐晶琳
重山掩映叠翠色,天青云白碧水间。在广西桂平的崇山峻岭中,一湾被扼住咽喉的碧水,一改往昔桀骜不驯的脾性,缓缓流淌,犹如一条飘逸的绸带,缠绕在大藤峡的沟壑之间。这一汪蕴含着幸福的水源,不仅滋养着峡谷两岸的土地,而且奔流千里之外,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送去甘甜的江水。
珠江夜景
一项工程两岸牵心
2022年9月28日,大藤峡工程通过水利部主持的二期蓄水验收,标志着该工程将可蓄水至61米正常蓄水位,全面发挥综合效益。
今天,一片壮阔的人工水面出现在广西中部。这一库碧水,对粤港澳大湾区及广西而言,都意义重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时,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水源。
因其特殊意义,大藤峡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广西、广东两省(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力支持。虽然这是一项仍在建设期的水利工程项目,但已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200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珠江委在澳门签署了援建大藤峡工程合作协议书。澳门政府无偿援助8亿元,用于大藤峡工程广西库区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等公益性建设。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大藤峡工程是《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中确定的流域控制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对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从流域层面解决澳门、珠海供水安全的长效之策。
彼时,澳门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已较为突出。党中央对澳门同胞的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相关批示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澳门、珠海两地水源建设,提高当地供水能力,同时成立珠江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珠江流域水量调度协调机制。多年来,成功组织实施了珠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压咸补淡,确保了澳门供水安全。
2018年8月,一个来自澳门的代表团来到大藤峡,深入了解了工程的移民搬迁、环境保护相关情况。代表团更关心的是,大藤峡工程能否早一天蓄水。
这是因为每年枯水期的珠江水变咸,不仅对广东地区有影响,而且对澳门饮水的影响特别大。大藤峡工程修建成功后,上游水库就可以提前蓄水,补水压咸,这样,澳门市民就可以在珠江的枯水期喝上甘甜的饮用水了。
2022年3月,广西党委书记刘宁到大藤峡工程建设现场开展调研,并强调大藤峡工程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性。
2022年9月,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到大藤峡工程建设工地开展调研,并对工程在保障澳门供水安全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希望两地共同努力,继续做好桂澳合作这篇文章,让大藤峡工程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一股甘甜保障应急
近年来,珠海、澳门两地咸潮频发,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咸潮是指在枯水期或干旱期的河海交汇处,受潮汐影响,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的现象。
为应对咸潮,珠海的取水点曾转移3次,这3次转移也透露出整个广东省面临的水资源困境。
守着江河没水喝,守着江河调水喝。河网密集、降水充沛的广东,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仅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人们对淡水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受到咸潮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凸显。
2005年12月,珠三角地区发生了长时间的咸潮。有限的山泉水根本无法满足一座大城市的用水需求,咸潮来势汹汹,全市用水告急。不仅珠海人的生活受到咸潮影响,粤港澳大湾区近乎一半城市的用水都受到影响。人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遏制咸潮,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资源环境。
这是一件影响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紧急组织实施了从西江上游应急调水,压咸补淡,以击退咸潮,提高淡水的品质。这一应急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然而,人们对这种应急调水的精准度并不满意。
大藤峡工程的成功蓄水,使得水库常年蓄水量不少于15亿立方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压咸补淡提供了充沛的水量。更为重要的是,从大藤峡调水达到入海口的时间缩短为3天,使压咸补淡的措施更加高效、精确。
一次调度彰显担当
2022年年初,珠江流域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形势严峻。在这关键时刻,国之重器大藤峡工程挺身而出,战咸潮、抗大旱,3次应急调水,为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群众送去了放心水、幸福水。
“全力保障元宵节天文大潮期间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2022年2月13日下午,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珠江流域压咸补淡保供水专题会商会上提出明确要求。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咸潮较量的压咸补淡“战斗”在珠江流域打响。
珠江委闻令而动,会商结束后迅速发出调度令,要求大藤峡工程在13日17时起出库流量按平均不低于3500立方米每秒控制,全力压制珠江口咸潮。
大藤峡公司枢纽管理中心主任华荣孙对大藤峡工程2022年第三次应急调水记忆尤其深刻。他告诉笔者,2月13日下午,接到珠江防总办公室下达的调度指令,他们立刻行动。“接水调调度令,11号、15号、19号闸门开启至1.2米!”枢纽管理中心中控室内,运行值班长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此时,大藤峡水库闸门徐徐开启,随着出库流量逐步增大,滔滔西江水开始奔向粤港澳大湾区。“在2月13日调水前,水库水位控制在52.5米以下运行,确保围堰安全,13日凌晨2时开始逐步蓄水,12时水位蓄至52.8米,我们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方水,为应急调水做好充分准备。”大藤峡公司高级工程师黄鹭介绍。
13日晚上10时多,运行人员仍在夜巡,寒冷与雨水交织的深夜,他们需要在调水期间全力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为确保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值守人员每次巡查时间都将近3小时。”运行值班长翟大明说。
2月16日夜间,来自大藤峡库区的淡水经过70多个小时的奔流,准时到达中山市马角水闸附近。23时前后,磨刀门水道马角水闸出现最高潮位,并叠加6~7级东北风。华荣孙说,已提前抵达的宝贵淡水及时出站,成功压制了咸潮上溯。“水又变靓了!”家住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的陈先生一家看着南下的汩汩西江水,欣喜万分。
2月17日8时,珠江流域抗旱“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中山市马角水闸含氯度每升33毫克、珠海市平岗泵站含氯度每升10毫克,远低于国家标准每升250毫克。
历时5天,大藤峡工程圆满完成了应急补水调度任务,为元宵节天文大潮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21年2月以来,大藤峡工程5次承担应急调水任务,在春节、元宵节等时刻,实施关键调度,累计应急补水6.8亿立方米,全面筑牢了珠海、澳门供水保障的第二道防线。
一汪清水乡村振兴
择水而居历来是人类的天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资源,水既是乡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与千里之外的澳门不同,位于桂中旱片的桂平本地人面临着干旱带来的缺水危机。
2022年2月14日,大藤峡工程实施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 摄影/何雯莉
位于广西中部地区的贵港市与来宾市、南宁市、玉林市和梧州市共同组成了广西三大旱片之一——桂中旱片。桂中旱片涉及人口1260万人,耕地面积1228万亩,所在地为广西水稻和甘蔗的主产区,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多季节性河流、土壤保水性差及缺少骨干水源工程,桂中旱片的乡镇,在秋冬季节往往遇到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桂中旱片的干旱缺水问题一直是广西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2年6月,大藤峡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2022年重点推进开工建设的六大灌区之一,项目总投资约79.7062亿元,已被列入《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属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大藤峡灌区工程位于贵港市桂平市、平南县,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范围内,设计灌溉面积100.1万亩,建设总工期为60个月。工程利用已建的大型和中小型水库作为主要水源,利用正在建设的大藤峡库区自流引水和黔江、浔江提水作为补充水源,新建渠(管)道652千米,新建及恢复13座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
大藤峡灌区所在区域光热条件优越,水资源及耕地资源丰富,是广西的重要粮食基地、糖料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发挥大藤峡工程的灌溉供水效益,有效解决贵港市、来宾市等桂中典型干旱区骨干水利工程缺乏、耕地灌溉保证率较低等问题,保证项目区粮食生产安全和村镇供水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结语
一库碧水,化作勇战咸潮的英勇士兵,一往无前,冲锋陷阵;一库碧水,化作滋养百姓的生命源泉,甘甜清冽,令人欢悦;一库碧水,化作带动区域经济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代代不竭……
这一库碧水承载了人民的幸福、区域的希望,管理者也愈发体会到肩上扛着的重任。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珠江三角洲来水偏枯的可能性较大。大藤峡公司董事长吴小龙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电力供应、保障航运等用水需求,提前储备水资源,充分做好珠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准备工作,坚决打赢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全力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为地方稳住经济大盘、助力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