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树人理念下武术课程现代化定位
2022-03-12余佳乐朱云浩
余佳乐 朱云浩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2)
课程思政作为面向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向。中国武术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其蕴含的“武德育人”的理念更是诸多学者所推崇的育人方式,这与当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不谋而合,使得新时代武术课程具备了“武术教学+课程思政”的天然融合点和突破口。
1 武术课程发展历程
1.1 民国时期:振奋民族精神,铸就尚武国民
辛亥革命后,为摘掉鸦片战争以来“东亚病夫”的帽子,孙中山先生提倡“自卫之道”“尚武精神”,并为《精武本纪》作序[1]。同时在社会面大力推广武术,并希望以武术为载体培育民众尚武精神。1932 年1 月,武术第一次被明确列入学校体育课。同年8 月,在第一届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武术被提升到与体育同一个高度的位置。同年11月,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毕业时至少掌握国术一套,可见武术的地位大大提高。1934年5月,在张之江的努力下,武术成为全国各个学校的必修课程。一时之间,尚武之风盛行。
1.2 建国初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949 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秩序逐渐稳定,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开始步入正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也慢慢不再是抵御外敌的手段,武术体育观逐渐形成。在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下,武术从御敌手段转变为改善人民身体素质的现代体育运动。1950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并于同年起草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这推进了武术训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了武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国家体委的统一领导下,武术的社会化程度得到提高,各类武术比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3 改革开放后:传承传统文化,蕴含民族精神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如果北京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了,但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年根本做不到。硬件设施的差距是可以通过提高物质基础来弥补的,但文化软实力不是物质经济可以孕育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当今各国进行角力的一大领域,其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也间接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批的舶来品,涉及科技、制度、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西方体育文化以无孔不入的姿态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武术文化,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201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要求,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2]。党和国家领导人把推广武术教育作为应对异国文化冲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国民民族精神的实践途径之一,这也是国家对武术的新诉求。
2 新时代新理念:武德树人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过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这一概念更是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立德树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立德树人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其目的就是培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心怀家国之人,“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关爱社会之人,“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品格高尚之人。如今,一方面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与经济增速并不匹配的道德滑坡现象。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社会道德已出现“贫血”。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正是新的时代环境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诉求。
既然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那如何进行德育便成了首要问题。武术作为在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文化标杆,千百年来深受诸子百家思想的浸染,早已将各家思想的精华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集百家之长的武学思想,其中蕴含的武德文化更是给人们武术训练外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武术武德文化中具有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3]。武德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培养正是当下需要在武术课程中凸显的思政育人理念。因此,想要通过武术课程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武德树人是一条不容忽视的实践路径。
3 武术课程现代化定位:融合思政元素,推进三全育人
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4]。三全育人已成为当前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导向,未来也会是检验学校育人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武术课程作为学校里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只有在反思、改革、实践中融合思政元素、丰富课程内涵,才能融入“三全育人”体系,让育人目标清晰、育人过程协调、育人内容丰富、育人成效显著。
3.1 全过程育人
武术课程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首先得益于充分的课前准备。第一,武术教材要紧紧围绕思政主题进行编写,并且要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不同阶段学校的武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做到“一标一本”;另外,武术教材的编写也可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域特色做到“一地一本”,例如广东可以编写咏春拳教材、山东可以编写螳螂拳教材、河北可以编写八极拳教材等,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武术拳种,体会到博大的中华文化,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还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路径。第二,教材内容要对民族精神、文化自信、规则意识、国际视野、尚武崇德、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以人为本八大思政元素进行具体阐述[5]。第三,教材的审核要推行民主评审,避免一言堂的存在;邀请多方专家共审,提高教材的专业性、普适性,避免“毒教材”事件再次出现。
完善教材后,改善课程设计也是尤为关键的一环。武术课程设计要与“弘扬民族文化”主流思想对接,循序渐进地在课堂中彰显武术育人功能。首先,向学生介绍武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亲切感。其次,加强武术文化的教授,在课堂上将武术技术与拳谚、故事结合起来教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更要让学生熟知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最后,通过交流学习心得强化学习效果,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真正做到言行有礼。总之,武术课程设计要遵循认知、认同、实践的渐进过程,由内而外地使学生从思想上、精神上、理论上、行动上积极感受“武术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与“课程思政”相一致的思想观念[6]。
在课堂上,教师应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例如,在学生练习动作时进行视频拍摄,通过放映练习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放映武术相关影片,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和文化认同,还可以通过慢放技术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信息技术对强化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武术教师要敢于尝试新技术、善于运用新技术。在创新的同时,武术教学的优秀传统方法——双人对练依然需要坚持,不能因为在对练中可能出现受伤的情况而全盘否定其教学成效。首先,日常搭档训练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其次,与不同的人对练可以让学生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最后,对练中偶尔的失败能够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和抗压能力。所以,优秀的传统方法依然要传承好,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出现。
武术课程育人不能止步于下课时,课后育人机制的完善对避免虎头蛇尾的情况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武术课程的评价机制要区别于传统武术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学习武术前后的德行变化,这就需要多人参与评价,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参与其中,这种全员评价的方式虽然程序较为繁琐,但可以提供一个相对最为客观的评价结果,而总结性评价也要加以辅助,考核学生对武术技术的掌握情况[7]。另外,课后要依托武术技能竞赛与武术表演活动,以赛促学,掀起“学武术、用武术”的热潮,通过课后活动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塑造学生的坚毅性格,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2 全方位育人
对于教育问题,我国早就有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2018 年9 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再一次强调其重要性。关于德智体美劳,武术中有众多内容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武术中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提炼,并将其融入课程当中,可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首先融入课程的应是武德,武德教育也是诸多学者所推崇的一种育人方式。因此,新时代武术课程应从武德内容进行突破,筛选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武德内容对学生进行宣讲和传授。由于武术的“德”主要用来约束武艺,而内在的“仁义礼智信”需通过具体的言行来展现高尚的“德”[8]。所以,新时代武术课程应将“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达到明礼和向善的境界。
其次,与“德”紧密相关的是“才”,德才兼备自古以来便是对一个人极大的褒奖。当代教育奉行的“立德树人”,是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有效举措。但是,对“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这就涉及对学生毅力和韧性的培养。当今武术课程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一组套路、不是学会一种拳法,而是在枯燥而又疲累的训练过程中,使意志变得更加坚强,这比单纯的知识和技艺传授更有意义。对“才”的培养也就是对“智”的培养,因才华是由内向外地流露,而内在受益的则是作为知识和经验的“智”[9]。
中国武术寓居于身体,它对人具有强健体魄、调养心性等多重功能,其具有的促使学生修身养性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不同,武术并不重点发展身体的某一项素质,它讲究使身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对于身心的锻炼具有全面性,“身心一体”在其技法的练习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所以,新时代的武术课程并不能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混为一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更要涵养心性,达到“万法求来皆为假,唯有周身似水流”的灵动状态。
美学精神作为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千年不断的内在动力,其内涵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例如竞技武术套路所表现出的“精”“气”“神”,动作中的一拳一脚、一招一式、一进一退、一开一合无不体现着现代武术独特的审美情趣[10]。武术使人在训练中通过身体感知武术美学精神,提高审美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所以,通过武术审美影响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是新时代武术课程育人的重要路径。
“劳”一直寓于“德智体美”之中,“劳”是“动”的结果,只有“动”之后才会形成“德智体美”[11]。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武术课程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3.3 全员育人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武术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统筹安排。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情,课程设计也要有所改变。小学生好奇心重,注意力不稳定,可以通过武术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武术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不仅要初步掌握武术技能,还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逐渐全面掌握武术活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稳定,一方面可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加强学生对武术的认同,另一方面要坚持技能教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全员育人除了覆盖各个年龄段的育人对象——学生,也要涵盖不同领域的育人主体。为构建“全员育人”的长效机制,各方力量要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对优秀学生的奖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学生工作表彰大会,充分发挥朋辈群体以及优秀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各级党政组织要为“全员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重视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政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制度落到实处。
4 结语
武术课程自民国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国情的变化,武术课程的价值定位也随着国家需要的不同而改变。在全民族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武术课程要担当起为国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导思想衍生出“武德树人”的武术课程育人理念,开辟出思政育人的新境界。通过推进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浇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