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
2022-03-12孔海娥田昭媛
陈 璟 马 静 孔海娥 田昭媛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和功能。除了关注对在校学生的培养外,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助力企业人才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为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现阶段许多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培训规划方面缺乏全面性,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建设,投入较为有限,导致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效果和预期目标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样的情况,职业院校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并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在师资队伍建设、硬件设施投入以及管理机制优化等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尝试,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全方位地落实。
一、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1.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职业院校是开展职业教育的主阵地。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保障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真正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相关要求,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前提,职业院校能够将先进的工作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1]。
基于职业院校的积极培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能够在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真正提供人才保障,这样一来职业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推动校企共同发展的前提基础
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方向。通过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入融合,双方能够保持紧密的协作,在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建设发展方面实现共赢。在深入落实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能够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协作,一方面为企业输送优质毕业生,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企业做好对一线员工的在岗培训,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突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等特点的情况下,真正推动企业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无论是对在校学生的培养还是对在职员工职业技能的强化,各个环节都能够体现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针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能够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真正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且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3.促进劳动者自我发展的有力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推进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实施方向,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一线工作人员能够投身于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力。从劳动者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职业院校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劳动者能够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对自身未来发展目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先进职业操作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技能。
以职业院校的相关培训活动为核心,劳动者能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的同时,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基于职业院校提供的培训平台,劳动者能够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个人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2]。
二、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不足
现阶段许多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认知不够清晰。职业院校通常只是关注在校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却忽略了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社会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投入较为有限。许多职业院校在办学工作中过度强调学历教育在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在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
职业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只是将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看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真正考虑到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职业培训的科学规划,这些活动都没有得到全方位地落实,最终导致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存在脱节的情况。
2.职业院校师资配置有待完善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能够有意识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但是在师资配套方面的建设不够合理,通常只是根据教师的在校任教课程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而没有真正针对职业技能培训,对师资队伍建设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并没有完全胜任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任务。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重点放在提高在校学生的专业素质,而没有真正配合学校完成关于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任务。面对社会培训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许多教师应对经验不足,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由于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适应职业技能培训的环境变化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这也导致教师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责任[3]。
3.培训规划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
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在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方面没有考虑到社会的真实需求,虽然能够组织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但是在培训内容设计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向性,通常只是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对相关培训项目做出设计和规划,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以及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相关反馈。这就导致职业技能培养规划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培训规划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融合不够紧密,导致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和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凸显,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导致相关培训流于形式。
4.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方面,许多职业院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培训部门缺乏积极性,职业技能培训权责划分不合理等方面。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主要由培训职能部门对培训工作进行对接,通过对社会需求的反馈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但是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的支持,这就导致培训管理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虽然能够制定相关培训计划,但是很容易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培训计划的执行效果受到影响。此外,为了照顾社会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职业技能培训通常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展开,在无形间加大了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再加上缺乏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奖励机制,导致从事培训的人员积极性不高。在职业技能培训成果监测方面,许多职业院校同样未能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这也导致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5.职业技能培训设施配置不齐全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支持,但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不够齐全,虽然在职业教育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但是用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较为有限。在培训设施方面,通常优先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并不能得到很好满足。
职业技能培训更加强调对参训人员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强化,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依赖于先进设备的支持,但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相关投入方面较为有限,虽然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求,但是与一线工作状况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设备造价成本较高,很难真正在职业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也导致职业院校的相关硬件设施配置不够齐全。
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路径
1.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增强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意识是保障,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全面展开的关键。为此职业院校应当自上而下地推动对社会服务意识方面的转变,积极承担起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职能,为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有效突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社会服务机制下,应当格外关注对广大教师思想观念的引导。在地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职业技能培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多数院校主要收入来源于财政拨款,地域经济建设水平越高,职业院校可获得的建设资金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互利共赢,在履行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职责的同时,真正转变工作思路[4]。
2.完善师资配置,实现教学和培训相融合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落实的关键。为此职业院校应当在师资配置方面作出一定的调整:一方面把握好学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这是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培训机构的本质不同,另一方面也要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的功能,真正体现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全面渗透。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应当根据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状况,选择高素质人才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参与人员,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从教师培养的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应当关注对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能力的强化,帮助教师正确看待学生和在职人员之间的差异,并且适应不同的教育对象,确保教师能够具备更强的培训和指导能力,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3.倾听社会需求,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充分了解社会需求是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全面落实的关键。为此职业院校应当倾听社会需求,在充分了解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特点的情况下对培训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地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在人才输送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在有效体现社会需求的同时,做好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科学制定。职业院校应当深入推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对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让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且将企业需求和社会呼声转化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4.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权责
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效果的关键。为此职业院校应当做好对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机制的建设,一方面明确权责划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对培训成果的总结在完善评估机制的情况下,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惩,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从职业技能培训权责划分的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应当成立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一方面做好培训计划,另一方面也要实时监测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状况,通过对权责的明确定义,确保职业技能培训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效落实。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评估机制上,应当格外关注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且从职业技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自主发展空间。
5.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
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是保障相关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建设的关键。为此职业院校应当整合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资源,真正关注对硬件设施的不断投入,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全方位落实奠定良好基础。院校应当在资金来源方面拓宽思路,除了由政府财务拨款外,还应格外重视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以及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全面落地深化,基于企业方的资金支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的进一步优化,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全方位的贯彻,真正有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价值[5]。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职业院校必须在办学工作中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制定科学严谨的培训计划,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资源的完善,尽可能地服务于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真正凸显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的全方位落实,在有效发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势的情况下,真正推动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