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与思考
2022-03-12许咏怡
许咏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 510260)
医学高校知识体系复杂,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成长的主力军以及后备军,对于我国高等事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于青年教师的教育要求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思路。要突破以往的局限问题,形成稳定的研究体系。教师的主观意义较为薄弱,主题教育不明确等,均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点。教师要真正地热爱教育工作,而非将其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使教师在学习成长中,有一个独特的体验,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样性的教育引导,更新自身的教育体系。
一、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某学校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某学校教师青年队伍约占总教师一半。这表明青年教师人才数量符合要求,人才供给达到均衡。青年教师多源自医学院校专业或师范院校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要让青年教师完成从实习学生转换至成熟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上岗前,高校对于教师进行一个集中培训,让教师明确教育理论,学习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等必修课程。在取得合理证书后,才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具备执教资格。考虑到目前对于青年教师的人才需要,专业教学知识留至教师参与教学后,结合经验积累实现成长。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丰富,受新型教育的影响,教师掌握了丰富的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知识。虽然在社会、人文知识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在后续我国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将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加广阔的成长方向。对于已有的知识面,能够实现更新调节。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一定的单一性,虽然繁重的任务限制了青年教师的业余爱好,但就以往的运动会比赛,可以看出许多青年教师依然有一个活泼的心态。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布置的任何活动,通过教学理论以及教育经验的融合,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一定程度的成长。总体而言,医学高校青年教师的队伍现状与以往相比已实现大幅度改进,但依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1]。
二、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1.培养问题
一般而言,虽然青年教师在教学前均会进行集中培训,以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地投入教学状态,改变自己的定位。但培训时间过短,均为1月左右。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能够获得基本教学法。这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培训的程度以及深度不足,且留给教师的改进方向也有一定的急迫性。这导致培养结果差距较大,根据不同学校的教育目标,医学青年教师成长的结果有差异性。如采用“帮传代教”的模式,许多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差[2]。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许多教师的理论方向掌握不足。这就使整体的培养以及管理有较大差异性以及不科学性,其结果大相径庭。
2.教育问题
教师已知的教学能力有差异性,例如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更是考评教师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掌握能力。要从学科、思想道德、政治理论等多方面进行,并不是单纯地靠教师理论掌握水准便能够评定。综合素质在培养短期内将难有突破,青年教师经验积累,要求通过多届学生教学后才能够生成教学经验。这种成长的代价较大,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医学高校师资力量处于不足的状态。每个科研室承担的教学目标超过了正常的目标需要,教师达到每年约800学时的工作量[3]。这导致青年教师没有多余时间完成科研工作以及自我提升,且高负荷的工作,使许多青年教师出现了明显的疲乏感,对于工作的积极性热情下降。
3.成长问题
青年教师缺乏一个成长,展示自我的平台。高校青年教师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以及国内外交流的机遇较少,长期禁锢于一个传统的教学架构中,使教师与学术界脱节。虽然目前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使青年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完成先进知识点的吸收。但许多教师在日常没有一个阅读文献的习惯,学校为青年教师设置的成长平台较小,有明显的局限性。许多竞赛评比经常受客观因素的干扰,导致竞赛结果有差异性。青年教师人数较多,但各种奖项的评定不科学。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相比,虽然对学校做出的贡献较小,但青年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资深教师虽然有明显的教育优势以及教学经验,但资深教师的思维较为陈旧,急需青年教师调节。借助青年教师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才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鼓励青年教师成长[4]。但评比以及奖励机制的不科学,就会导致青年教师没有真正地融合其中。对于未来的教学规模以及目标,没有体现青年教师的参与结果。这会导致青年教师发觉“参与与不参与结果相同”,失去青年教师成长的意义[5]。
三、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1.提升青年教师自身的教育素质
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要培养专门高级人才。作为一个成长场所,青年教师是学生获得规划的主要助推力。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教育方向,这一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高度的研究。由以往教师“不知道应该给学生教什么”成长为“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解决青年教师在教育中出现的迷茫感。使教师掌握了教育理论,明确教育规律,正确的应用教育原则,提高最终的教育质量。近年来,医学高校青年教师建设的各项要求提出,使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指向。但迫于近年来繁重的教学压力,部分青年教师在职责规划中有一定的偏激性——既过分注重学科知识。使教师出现仓促上岗的行为,无法完成教育理论知识的强化。当务之急,是需要实现青年教师的成长,有针对性、有步骤、有系统地采取规划措施,对青年教师开展岗前培训[6]。与以往常规的岗前培训相比,这种新型的岗前培训着重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成长以及主要引导。教师从教育、心理等出发,每年度定期地对新教师完成组织培训,掌握新型的教育理论。通过弥补教师职业经验等方式,结合医学高校的学科特点,在最终的教学成果中得到展现。开展导师制度,利用自身教师教育经验完成引导。学校可指派2~3名资深教师带领6~8名青年教师,组建一个教学团队。利用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展科研,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系统性地熟悉整个教学环节,对已有的授课模式,要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尽可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胜任高校繁重的教育任务,掌握教育技能。还可以开展教学观摩、竞赛等活动,实现教学组织的优化评定。为青年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一个机遇。相互学习,明确教育方向,尽早适应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7]。
2.强化医学高校师资团队创新能力
强化医学高校师资团队的创新能力,根据教师队伍年龄差异以及学科梯队差异,高校要对已有的教师团队进行优化。明确带头人,并对带头人进行集中培养。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以及发展,很多医学高校已经出现学术带头人、教研骨干。这在基本上解决了以往高校教育出现的断层问题,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完成了新老学术梯队的衔接。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青年学术带头人与资深学术团队带头人实现交接,推出创新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师已有的学科建设进度完成促进,是重点思考的议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取得国内的市场发展资源,明确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入、拓展的需求。利于不同学科之间成长,完成教学体制的改革。例如,对于已有的教学队伍,要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引进人才,保障教学队伍水准持续提高。作为青年教师的重要成长土壤,第一梯队便是学科领军人物。教师的学术造诣要有远见卓识,学术团队、组织结构要以年轻教师为基准,发挥年轻教师的领导才能,使年轻教师的职责能够充分展现。在学术发展的后备组成力量中,由毕业优秀研究生组成。这种年轻化的学术团队核心,能够贴合学校的已有管理要求,发挥彼此的聪明才智以及灵感。学术团队成员合理、学员结构资源均能够共享,减少青年教师师徒同堂的问题。严格控制目前硕士、博士的留校比例,除应用性学科以及优势学科外(或某些特殊原因),所有在本校获取的毕业生尽量不再选留教师。许多高校要留校毕业生到其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提供一个成长方向,改进以往青年教师过于依赖母校问题。青年教师树立一个创新制度,避免浮躁心态[8]。科学地看待科研成果,尊重客观规律性。对于未知领域,要积极听取骨干教师的建议,营造一个友善的交流氛围,创造一个弹性工作机制。对于某些风险性且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创新项目,要进行攻关研究,高校还要给予政策支持以及财力支持。
3.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便于青年教师成长。良好的成长环境是一个宏观的模式,说简单也不简单。一个必要的生活环境作为保障,这是青年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的根基,更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前提。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出现师资不稳定的问题,在医学高校更为常见。当务之急,要分析青年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很多青年教师是由于目前医学高校现状缺乏吸引力,且很多青年教师刚步入社会,物资匮乏。将会影响青年教师的生活体验,也会决定青年教师对于事业的态度。青年教师在经济地位以及工作模式中出现双重困扰,将使青年教师感觉前途黯淡,很多青年教师便会出现退缩等问题。医学高校改进目前的教育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使青年教师能够感觉高校生活条件优异、工作模式合理、成长确定的氛围。例如,爱护人才,尊师重教。创设人才是一个成长的根基,医学高校近年来格外注重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作为决定性因素,尊师重教关系到学校以及教师的后续发展。在高等教育以及各项科研中,青年教师均要承担骨干力量,保障自身的素质以及敬业精神实现成长。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求学校领导有战略目光,将青年教师的队伍成长方向作为战略重点。通过各种宣传措施,在校园内部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正确导向,创造一个轻松浓厚的学术环境。青年教师在这种环境下,将会自觉地提高自身教育以及研究水准。学术研究是一项细致艰苦的过程,要想实现创新有所作为,青年教师要考虑如何突破现有的医学教学局限,完成学风建设。这对于医学领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引导作用。学校应大力开展学术讨论,完成跨学科交流,让教师感受到有发挥自身光与热的平台,形成学术争鸣的理想局面。高校还需要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待遇,通过倾斜政策,大幅度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很多青年教师对于家庭有责任感,在生活水平改善的情况下,青年教师努力建设校园环境,为学校排忧解难,达到双赢的成果。
4.改进传统的管理体制
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强化人才成长力。培养青年教师,不仅是要求教师有高度的工作热情以及成就感,同时更需要青年教师队伍团队有稳定性,知人善任是师资管理的重点。青年教师要想健康成长,高校就需要凭借完善评价机制,通过定性以及定量结合方法,在德、能、勤、绩等方面完成跟踪考核。及时地给予教师表彰鼓励,对于进度落后的教师,要适当地制定强制性改进要求。转换学校用人机制,完成教师职务应聘制度公平招聘要求。教师之间合理竞争,达成一个完善的用人局面。通过人事管理身份向岗位管理身份的转变,符合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要求。打破论资质排名的问题,使青年教师能够真正脱颖而出。依靠自己的才能,满足学科创新、教育创新的需求,制定的倾斜政策也要使青年教师有效融合,避免倾斜政策导致青年教师出现惰性问题。例如,对于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适当提高待遇,发挥人才价值。而对于没有贡献的青年教师,则需要加强职业培训,使青年教师有条件开展科研研究,完成上岗指导。这些均能够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自身的应有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医学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教师队伍的优化,是所有高校永恒的主题。我国目前结合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大批的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岗位,带来了教学改革。青年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资深教师相比更加活跃,且工作充满热情。但如何对青年教师队伍进行建设,要进行深度思考。当务之急,要从多方面角度出发,融合思想政治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可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