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12赵新田

广西电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电力企业

●赵新田

作为国有电力企业,要做到安全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内部审计作为关注企业经济效益、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业务流程结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优化,有利于服务企业的中心目标与任务的实现,更好应对复杂的市场风险和变化的经营环境。

一、内部审计在国有电力企业中的作用

从国有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高质量、规范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企业内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审计目标,严格落实审计职能职责,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审计重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做好企业“经济体检”,能够促进企业规范化、效益化、科学化、清廉化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企业内部开展审计工作,紧盯资金密集、资产聚集、权力集中的重要事项和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聚焦政策执行、投资运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和内部控制等事项,加强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权力行使等内部监督,发现和揭示企业在运行中的体制性不足、制度性缺陷以及各类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完善制度、提升管理、堵塞漏洞、防控风险,进一步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二)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为加强审计监督管理,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等法规制度,对强化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等审计监督检查力度作出进一步要求。从整体上分析,通过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企业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质增效、财务收支、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建议,揭露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力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能够在保障资金安全、规范企业管理、提升资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三)营造风清气正企业政治生态

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通过检查企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督促不折不扣将党中央要求落实到位;检查领导干部在企业发展经营中履职尽责,以及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过程的决策情况,规范权力运行,杜绝违规决策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等问题;盯紧“关键少数”,检查领导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履职待遇相关规定制度落实情况,促进领导干部从严从实强化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秉公用权、廉洁从业,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二、国有电力企业常用内部审计方式

结合国有电力企业实际,经常性开展的审计方式一般为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

(一)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一般将重点聚焦在被审企业的会计资料上,通过查看会计账目、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企业资产、财务收支、建设项目、保值增值等进行审计,检查企业的资金流向和支出状况,对已发生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正确、有效、合规等因素进行审查,特别是查看是否存在账外资金形成“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补贴等,检查错误、发现弊端,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督促被审计企业遵守法规制度、财经纪律,完善管理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重点检查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常用审计方式,主要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方式。结合国有电力企业属性,主要检查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经济方针政策,制定执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决策重大经济事项、内控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风险防控、生态环保、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以及历年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检查企业领导人员履职期间是否有违规行为,同时结合日常财务收支审计等,积累审计资料为离任审计提供有效信息。

(三)专项审计

专项审计一般是对特定的某个具体项目实施的审计,与其他审计方式在审计目标、范围、方法、作用、报告等有所不同。专项审计对专业化的要求更高,审计对象更具深度,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操作,深入了解每一个内控细节,关注到整个项目过程。专项审计可以根据结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更加深度把握业务情况。如在电力企业中,可以开展经营风险排查专项审计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全面梳理经营管理关键环节,查找弱项短板,深挖经营风险,制定整改措施,进行重点防范,促进企业管理提升。

三、国有电力企业提升审计效用的途径

国有电力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完善监督体系,发挥审计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拓宽审计监督范围、完善审计监督机构、探索审计监督方法、深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提升审计对企业的实际效用。

(一)把握好审计监督的重点

心怀“国之大者”,聚焦企业中心任务,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推进审计工作,延伸审计监督广度、深度,是充分发挥审计效用的必要条件。

1.在国有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中,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握好国企政治属性,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审计实践,提高认识、站稳立场、依法审计,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企业经营业务拓展到哪里、国有资金运用到哪里、领导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强化优势、削弱短板,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以全方位、高效能审计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审计工作着眼于企业经济领域,但不应局限于此。内部审计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要深入揭示企业重要方略制定、重大决策落实、重大项目运营、重大经济风险隐患、重大廉政风险等,从改革的角度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将发现问题、提升管理、深化改革一体推进。

3.审计工作要把角度放置于宏观,站在全局高度审视,避免因眼前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做到有站位、有高度、有思路,当好企业监督员和守护者。

(二)逐步建立完善审计机构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往往决定审计效用的发挥程度,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对于部分国有电力企业来说,审计机构存在于由上至下的各层级企业中,其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受重视程度,以及与其他各部门间是怎样的协作与互动关系,会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设置科学而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当前,不少大型国有电力企业除了在本部及基层均设置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外,已经探索建立区域化的有较强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直接接受集团公司审计部门业务指导,向集团公司党组(党委)、管理部门等进行汇报,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除受领导机构管理及遵循相关法律制度外,不受基层被审单位或其他事项干扰,可以对被审企业内部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审查和评价,为审计人员从严审计、真审真查,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保障,大大促进了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三)深化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融合

在实践中,加强审计与企业内其他监督的协作,整合资源进行联动共建,是非常起效的方法。

1.与企业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内部监督力量进行相互配合,建立计划衔接、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结果共用的工作机制。如开展审计工作前,由纪委提供被审企业问题线索,提升审计监督的精准性;审计过程中与相关监督部门进行工作研讨会商,共同判断分析查找深层次问题等,为下一步审计方向提供有力遵循;审计结束后,及时研判被审企业情况,移交涉嫌违法违纪线索等,推动问题整改、追责问责和长效机制建立。

2.采取纪检、巡察、审计贯通协作,同部署、同进点、同实施的“纪巡审+”的联动模式,打破业务界限,统一组织,强化人员配置,统筹调配各领域业务骨干,推进各监督力量深度融合,放大监督合力效应,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基层企业迎审、迎检负担。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联合共建,探索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监督长效机制,为监督力量互促互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渠道。

(四)加强审计结果应用

审计问题整改是审计工作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进一步处理,直接关系审计工作权威,对审计监督效用产生影响。

1.被审企业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坚持边审边改、细化整改。立行立改问题比较简单的常规类问题,查缺补漏;举一反三需要进一步规范的管理类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对问题复杂需长期不断推进的体制机制类问题或重大疑难问题,制定措施、明确节点,实施审计整改清单管理,运用整改台账和销号制度,持续跟进后续整改情况,推动审计问题的真改实改。

2.具备系统观念,进行协同治理,明确并压实被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严格按照审计建议要求,深挖细查问题根源,确立整改措施及责任分工,在节点内、职责范围内做好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限时清零见底,同时要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全力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3.严查拒不整改、虚假整改行为,对整改不彻底、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责任主体,严肃追责问责。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减少屡审屡犯问题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标本兼治。

四、结语

推动国有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高效落实,需要结合当前形势要求,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立足于审计职责定位,创新思路,建立形成合适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重要参考,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策制度落实,规范企业经营运行、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电力企业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解析
新财务制度下的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研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