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益气温阳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2-03-12薛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温阳心功能有效率

薛凯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病症,特征为呼吸困难、发力、胸闷气短等,主要是由于心肌病或是炎症等引起的心肌损伤。该病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若不及时治疗,患者进入急性加重期后,就会引发全身各脏器功能异常[1]。临床在治疗过程应用左西孟坦等药物,效果较为良好,但是若长期服用药物,价格昂贵,且存在副作用。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症上疗效确切,容易被大众接受,所以本文针对中医药疗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134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 例。研究组中年龄最大76 岁,最小42 岁,平均年龄(56.52±7.71)岁;男31 例,女36 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74 岁,最小41 岁,平均年龄(57.29±6.56)岁;男32 例,女3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应用强心剂或受体阻滞剂等抗感染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气温阳汤加减治疗,基本组方为6 g 附子,10 g 五味子,30 g 益母草,15 g 麦冬,15 g 人参,12 g 五加皮,10 g 红花,15 g 白术,12 g 泽泻,15 g 茯苓,20 g 黄芪,10 g 葶苈子,用水煎服,1 剂/d,分2 次服用。若患者有严重哮喘,则需要加苏子、杏子;若患者有腹胀,则加山楂、神曲、莱菔子;脉结代者要加苦参或是炙甘草。两组均治疗8 周,观察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FS、E/A)、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依据参考文献[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FS、E/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FS、E/A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6 min 步行试验距离为(233.51±25.94)m,与对照组的(234.52±26.21)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42,P=0.8230>0.05);治疗后,研究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489.54±24.67)m,长于对照组的(372.52±50.11)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493,P=0.0000<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显示:我国约有400 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在35~74 岁之间,不同性别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同,男性为0.7%,女性为1.0%,女性高于男性[3]。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有文献报道,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心力衰竭总人数的69%左右,疾病按照累及心腔部位的不同分为左侧、右侧和全心衰竭,导致该病的原因以冠心病为首。心脏泵血功能的降低导致静脉回流,心搏出量不能满足患者自身的机体代谢需求,进而有赖于充盈压升高,补偿病理状态。据统计有70%~90%的心力衰竭发生诱因是感染、心律失常、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出血和贫血以及妊娠和分娩,以上因素都是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4,5]。

中医学将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为“心悸、胸痹、水肿”等范畴,发病原因表现为心气虚衰,病理环节复杂,多以血瘀、痰浊为主。《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有“诸血者皆属于心”的说法,由此可以说明,若心气虚弱则鼓脉无力、气短等症状都会表现出来,为此,心气虚衰也就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和进展的始动者,也是根源所出。从《医学入门》中可以发现: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得滞则阻,所以心气需要温煦。《圣济总录·心藏门》中将心力衰竭归为“经悸、心水”等范畴,而《金匮要略》有关于“心水”的阐述,心水者,喘促、气短,短气不能平卧。本组方中附子温肾阳、泽泻、利水,葶苈子消肿,川芎活血化瘀,黄芪益气生阳,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温养、活血利水的功效。有学者研究表明,该病症主要按照利水、温阳、生津、固脱的原则进行治疗,此次应用汤剂的基本组方中,人参可以补元气、益脾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自身具备的喘促气短不能卧床或出汗等症状效果明显,附子可以温心阳、脾阳和肾阳,对于四肢冷的患者来说价值明显,黄芪则具有护正固表的功效,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倦怠乏力、汗出气短之证,且利尿作用明显。丹参具有散血瘀的功效,对于血瘀滞于胸中所导致的胸闷或胸痛等症状,茯苓具有安神宁心的功效,可以利尿减负荷[6-8]。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心功能与结构发生改变,会导致心排血量不足,造成肺循环静脉系统淤血等综合征,属心脏病不可避免的结局。现代医学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较为多样,以利尿和强心等为主,从全身的防治情况来看,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固益正气、增强体质等。最近几年,心力衰竭防治指南有关于“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要案,对现代中医医家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和治疗作用显著[9-11]。《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提出的“心力衰竭”,在其他古籍中也有记载,在《金匮要略》中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素问·逆调论》中有“诸水病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的阐述,分析主要是因为心力衰竭淤血引起的喘促不得卧等症状类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的8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FS、E/A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6 min 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韩晓梅[12]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中,主要针对17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 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E 与E/A 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益气温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疲乏无力、上腹部胀饱感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益气温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且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温阳心功能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再见初恋
很有效率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