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2-03-12赵姝娟
赵姝娟
肝占位性病变分为实性病变和非实性病变[1],目前临床诊断和鉴别主要依靠影像学技术来完成,尤其是对比剂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提升,磁共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获取图像不仅可反映器官功能和对应的组织,同时还可以提供多种参数指标,将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空间构成等有效反映出来[2],最终提升疾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诊断肝占位性病变时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49 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男女比例为25∶24,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54.12±7.30)岁。本次研究经过了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没有出现中途转院和退出情况,没有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C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方法如下:①CT 检查:患者检查前需空腹12 h,扫描层厚设置为10 mg,小病灶层厚设置为5 mg,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平扫。扫描完成之后需要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注射速度为3 ml/s,每次全肝扫描时间为15~25 s。②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需要使用横轴面和冠状面肝脏容积快速三位成像序列,层厚设置在2 mg,TR 设置为4.5 ms,TE 设置为2.2 ms,叮嘱患者屏气15 s。然后为患者注射对比剂,注射完毕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患者检查时使用SE-EPI 序列,最大强度设置为25 mT/m,TR 设置为1500 ms,TE 设置为47 ms,激励次数为1 次,视野为35 cm×35 cm,重建矩阵为100×100,层厚设置为8 mg,间隔设置为2 mg。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比CT 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和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结果;分析磁共振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现。CT 诊断标准:肝细胞肝癌:病灶为圆形和椭圆形,个别病灶并不规则,绝大多数为低密度影;肝转移瘤:多数病灶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病灶为不规则形状和叶状,低密度;肝囊肿:多数患者为单发,病灶为圆形和椭圆形,低密度,大多数不均匀;肝海绵状血管瘤:多数患者为单发,低密度,海绵状,增强扫描时向边缘扩展。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标准:肝细胞肝癌: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时动脉期为一场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开始下降。延迟期为低信号;肝转移瘤:多数为圆形的肿块或者是圆形的结节,T1WI 为稍低信号,T2WI 为稍高信号,动脉期为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会有所加强;肝囊肿:T1WI 为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 为高信号,各期没有强化;肝海绵状血管瘤:T1WI 为稍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病灶周边的结节出现了强化,对比剂逐渐开始向中心填充,延迟之后为高信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现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中,干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均为稍高信号,海绵状血管瘤为高信号,肝囊肿为低信号。
2.2 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对比 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对肝细胞肝癌、肝转移瘤、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0%、66.67%、100.00%、90.00%,均高于CT 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的60.00%、20.00%、78.95%、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对比[n(%)]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患者逐渐增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肝占位性病变,如肝细胞肝癌和肝脏转移瘤等[3]。肝占位性病变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机体健康,如没有及时诊断与治疗,随着疾病进展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应引起临床重视。研究显示,早期有效诊断对提高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4]。目前,临床常使用CT和磁共振技术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且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影像学技术得到极大发展,肝脏疾病的检出率随之增加,但不典型表现也逐渐增多[5]。
CT 是常见检查方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单纯使用准确率较低。随着磁共振技术普及,目前,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已成为最合适的检查方式,但对部分小血管瘤和恶性病变鉴别比较困难[6]。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不仅能够获得患者腹部的解剖学图像,还可以提供病理、生理和代谢等功能信息[7],从功能成像的角度为临床提供诊断鉴别数据,从而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通过病理状态下对细胞外间隙和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变化来对疾病进行诊断[8]。在活体当中,因为水分子的运动受血流灌注和呼吸心跳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扩散系数D 无法准确获得,所以需要使用表观扩散系数对其结果进行评估。将磁共振动态增强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规避了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血管瘤和恶性病变无法准确诊断的劣势,让临床医师根据所提供的图像更加准确的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从而为后续治疗和预后带来更多的帮助[9-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干细胞肝癌、肝转移瘤均为稍高信号,海绵状血管瘤为高信号,肝囊肿为低信号。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0%、66.67%、100.00%、90.00%,均高于CT 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的60.00%、20.00%、78.95%、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鉴别效果更佳理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肝脏占位性病变种类较多,如果只是对良性和恶性进行选择研究会出现局限性,并且这两种诊断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当中,因此应该对疾病检查范围进行完善,从而确保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让患者获得针对性治疗,提升其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12]。
综上所述,对肝占位性病变诊断时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获得较为理想的病灶组织图像,进而为后期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