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做好“加”法,方能真正“减”负
2022-03-12吴奇
吴奇
一、增加对“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的认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场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中心的教育变革拉开序幕,作为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做?理不清,事不明,则会“涛声依旧”;但当下的形势告诉我们,理必须要清,事必须要明,必须把“双减”这项关乎百年大计的工作做好。
减负如治病。知道病是怎样得的,才能开出治疗药方。知道学生负担是怎样加上来的,才能知道怎样减去负担。
负担来源于校外教育辅导机构。为了赚钱,不良的机构充分运用剧场效应,制造焦虑,贩卖焦虑,传播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观念,结果造成了“无生不上辅导班”的恶性局面。
负担来源于家长。为了让子女“成龙”“成凤”,家长丧失理智判断,在“不输在起跑线”的鼓噪下,不得不逼孩子加入补课大军。
负担来源于学校。为了所谓的“政绩”,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完整的“教育”窄化为“教学”,把“教学”又窄化为“刷题训练”,最后窄化为“求分”,把“教书”变成教“教参”、教“PPT”,把育人变成了“填鸭”。
负担来源于教师。为了所谓的“成绩”“脸面”,放弃教育规律,不顾立德树人要求,各学科之间“各行其是”“唯我獨尊”,疯狂抢占学生“有限”的时间。
负担来源于社会。社会上不正确的就业观,传导到教育上,“人人都要上清北”的非理性期望加剧了应试竞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久久为功,下大气力,把“双减”做好,让学生的学习回归课堂主阵地。在“双减”视野下,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
“双减”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把保障学生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力量,让学生回归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态,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充分彰显了“儿童立场优先”的理念。
“双减”的指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强化对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根基”的认识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国家大义,与个人小义并不冲突。一些家长,不懂“家庭教育”之根本,不明“学校教育”之“有限”,不明辨社会教育”之“变化”,加之急功近利、非理性“望子成龙”心理,结果成为加重孩子学业负担的“凶手”。
拥有理性思考,难能可贵。任何时代,都会有竞争。人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但因人的智商、情商等因素各不相同,想人人成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作为新时代家长,不但要明白家庭教育的责任,通晓国家大义,还要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养者。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故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根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建立理想的家庭,建立父母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理想关系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我坚定地相信,家庭——这是海浪中美丽的神话般的浪花,如果没有这种人类的美的神秘力量,学校的作用将会永远停留在初级教育的水平上。”
尽管我国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家庭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是,在当下家庭教育工作中,无论是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管理,还是家长的教育理念、方法、修养,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对学校、教师而言,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而且家庭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在“双减”的背景下,还有许多家长仍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也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作为新时代家长,更要认清“双减”政策下家长要“拼”什么。如果说双减之前,教育孩子靠给培训班砸钱,拼的是家长的“硬件”,那么双减之后,要拼的是父母的认知、担当、规划、监督,拼的是家长的“软实力”。
大凡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家长辛苦的付出。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家长也要有新的使命:充当好孩子的心理营养师、学习引领师、人生指导师、习惯监督师、兴趣合伙人。
“双减”政策下,家长们的确要改改“要么不管”“要么瞎管”的做法,通过学习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优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与学校共育而不是“指挥”学校教育。
三、深化对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认识
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较好地解决了校外培训负担问题,加之家庭教育问题的逐渐解决,学校教育才能锦上添花,才能真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双减”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全面育人的水平,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双减”要取得实效,最关键的是切实做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改革和“双减”的关系。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课程改革做得越好,就越能减轻学生在校学习的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做的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学习、掌握及运用;要做的是把因材施教落地,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要做的是积极推进分层、分类教学,优化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作业的弹性,更多地布置个性化作业;要做的是注重学科育人,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学会转化。教师要把“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要从“课时教学”过渡到“单元重构”,从“知识点”过渡到“学科大概念”,从开展活动过渡到任务驱动,从使用教材过渡到准备资源,从结果检测过渡到过程评估。教师通过系统思考、研究,做出调整、转变,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同时更要强调学生的体验、体悟,强调学生的深度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先厘清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纷纷扰扰”,厘定不清,势必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还谈什么减负?迄今为止,在“中小学教学”这个层面上,人们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认知还不能统一,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上,看似百家争鸣,实则是盲人摸象,各立山头。
“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可以从“教与学”两个角度说,但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从教师角度看,“教”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对叶圣陶先生说的“不教”,很多人有误解,认为教师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其实,叶圣陶先生说的是“达到不需要教”,是指“要教給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其中的“本领”,叶圣陶先生归纳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这对教者而言,是多么高的要求啊!
从学生角度看,“教”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借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视角:人具有了批判意识,也相应地具有了民主的意识。这里所说的“意识”,不单单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世界的反思,即人们用因果原则对问题进行深入解释,用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方式对待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人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避免扭曲的认识,避免受预想观念的左右;就会主动、负责任地对待问题;对待新旧事物时不会因为事物的“新与旧”盲目地接受或抛弃,而是科学地接受新旧事物中合理的东西。正如弗莱雷所说:“意识的真实性在于把揭露现实和改造现实动态、辩证地结合起来。”人们的这种“批判意识”不是天生的,它必须要通过教才能形成。只有通过教,学生才会拥有批判意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完善世界。
在中小学,学生到底学什么?我更赞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具有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能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最终做一名自由的公民,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整个中小学阶段的学习都必须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良好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
学生“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成为终身学习的人,这应该是“学”的最高境界。
在中小学阶段,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过程:“先教后学”“自学后又教”“教后又学”,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呈螺旋式交替上升,最终教师要通过“教”让学生学会“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要在坐标系中考量教学起点。考量教学起点是基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这决定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笔者认为,这要在学生学习的坐标系中确定。如果把教师“当前的知识”定位为横轴,那么学生的“当前知识”就是纵轴。在这个坐标系中,教师的“当前的知识”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学生学习的进度及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当前知识”是指学生从事新内容的学习所必须借助的知识准备和经验积累,也称之为“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得老老实实地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学习。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向孟子学习“深造自得”“盈科而进”;要向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学习,要向叶圣陶、陶行知学习。总之,要好好研读古今中外的教育经典,从经典中汲取前行的智慧。
事实证明: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才能减轻负担!纵览古今,真正的教育,一向都是在培养品德、学习能力、学以致用等方面下功夫的。揪住“分数”不放的哪里是什么教育,只是披着教育外衣的赚取“名利”的生意。
惟有认认真真地做好“加”法,让教育回归本源,学生才会真的“减”负。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