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果之恋
2022-03-11王寒
入冬后,去山里转了几圈。山里可见山楂,红艳艳的,滚圆的身上洒了些小黑点。山里也有藤梨,比起山楂的玲珑可爱,长着细细茸毛的藤梨简直是野孩子。
山楂很少登堂入室,它只是孩子和女人的消闲果儿。水泊梁山上也有山楂,但也入不了正席。晁盖入主梁山后的第一次庆功宴,杀牛宰马,在山寨里大摆宴会。“自酝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并鲜鱼;山南树上,自有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自养的鸡、猪、鹅、鸭等品物,不必细说。”水泊里有莲藕,梁山上出枣、柿、栗等山果,但唯独没有山楂,你也的确无法想象,好汉们觥筹交错之间,会像女人一样小口啃着山楂,并被酸得龇牙咧嘴。
山楂长在山里,如风里雨里自由长大的野丫头,娇俏可爱。山楂大小如算盘珠子,甜而酸,熟透了的话,有面面的口感。从前到山野,总是去找寻野山楂。山楂春天开花,一树白花,清新脱俗,花落后,鼓起青青的果子,小小的果子隐于绿叶间,让人不易发现,等秋风吹遍山林,树桠上挂着的山楂,有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如叽叽喳喳的孩子,亦有成双成对的,如热恋中的情人躲在绿叶间依偎一起。红红的山楂招人爱,看一眼,嘴里就会不由自主冒出酸水来,小孩见了,总是忍不住馋劲,摘下就放嘴里。未熟透的山楂咬一口,酸酸的汁液在口腔里洇开来,酸得你头皮发麻。成熟的山楂甜酸得当,只是果肉不多,吃不过瘾。女伴们爱美,从大人的针线奁中取出针线,把山楂果子用一根红线串了,当成红宝石项链。这质朴的山间野果成了我们童年最美的饰品,挂在脖间或绾在手腕,可以臭美一整天。
山楂又叫山里红,这小名起得好,山楂红时,山林已是层林尽染。山楂还有个名字,胭脂果,这名字很有文艺气息,既写实又写意,听上去,如同少女脸上涂了一层胭脂,分外娇俏。它还叫酸里红、山里红果、红果、红果子,都是家常可亲的小名。但在两千年前,山楂却有个很老夫子气的名字,叫作“朹”(音guǐ),《尔雅》云:“朹树如梅,其子大如指头,赤色似柰(音nài),可食。此即山楂也。”山楂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猴楂、鼠楂,因为猴、鼠喜食之。当年,它是以“薪炭林”的身份出现的,山楂树长得快,古人拿它当烧火柴或肥田来用,《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朹木易之,多种之为薪,又以肥田。”
山楂有南北之分,南山楂果小,味酸涩,以药用为主。北山楂果大,气味香,酸甜适中。山楂从野果变成宝藏食物,全因为医家。医书上说,山楂能治腰疼。传说光绪皇帝腰疼,御医用山楂核放瓦上煅焦研沫,再用老酒冲服,治好腰疼。
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医家由此推断出山楂有消食化积、生津止渴、散瘀止痛的功效。当年宫中妃子心情郁闷,茶饭不思,常以冰糖与山楂煎煮开胃。小时候,我吃过一种大山楂丸,以山楂、六神曲、炒麦牙制成,药店里有卖,专门用于消食。李时珍道:“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山楂)二三枚,绝佳。”元代医家朱丹溪云:“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则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元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常年食肉,难免滞食饱胀,他们常食山楂开胃消积,由此,山楂价格被抬高。
除了山楂丸,小时候我们吃过的零食中,还有山楂片、山楂条、山楂糕。山楂片如一元硬币,一层层垒上去,成圆筒状。山楂条是一条一条的,有事没事拿点吃吃,酸酸甜甜,非常开胃。山楂可以制成果脯果糕,袁枚《随园食单》有山楂酪的做法,用山楂捣烂和粉,加松仁屑、白糖,蒸熟后,酸甜得当,醒酒最佳。《红楼梦》里出现的山楂,则藏身在糖蒸酥酪里。由山楂制成的京糕,也称金糕,被当作皇都饮食佳品之一。
北京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周作人曾揶揄北京东西难吃:“枉做了五百年首都,连一些细点心都做不出,未免丢人”,甚至“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东西”。不过,北京的冰糖葫芦和山楂糕点还是不错的。
还有种果丹皮,小时候也吃得很多,它的做法稍微复杂一些,果丹皮是山楂制成的卷,摊开后一长溜。当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御用文人高士奇随行,专门记录康熙帝的活动,当年军中就有果丹皮,高士奇专门写诗记录,诗名就叫《果子单》,果子单就是果丹皮,诗中道,“绀红透骨油拳薄,滑腻轻碓粉蜡匀,草罢军书还灭迹,嘴来枯思顿生津。”高士奇注释道:山楂煮浆为之,状如纸薄,匀净,可卷舒,色绀红,故名果子单,味甘酸,止渴。
诗中“油拳”“粉蜡”均是唐宋时期的纸名。从诗中可见,当年的果丹皮轻薄如纸,颜色均匀,可以用来写军书,用于书写的墨汁,则是用燃烧松树的烟灰制成。想想将军百战,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军书看完后,还可以嚼巴嚼巴吃进嘴里,酸酸甜甜的,真是有意思的事。
夏季的饮品店里,有山楂汁,也有玫瑰山楂露,后者以干紫玫瑰花和干山楂加冰糖熬煮而成。有一种饮品叫山楂洛神冰饮,名字颇有古意,与玫瑰山楂露大同小异,只是把玫瑰换成洛神花和甘草。我还吃过山楂果冻,酒红色,透明如水晶,清凉酸甜。冬日里的冰糖葫芦,则跟新年联在一起。
山楂可酿酒,河南贾湖遗址中,就有稻米、蜂蜜、野山楂、野葡萄酿成的果酒。在中国,山楂多是食用、药用,而在西方,山楂参与了许多历史大事件。欧洲人把山楂花称为五月花,山楂树称为五月树。五月乡村,农人在山楂树上缠满彩带,以山楂树的花枝装饰院落,围树歌舞,以祈丰收。1620年,一批英国的清教徒和家属乘坐“五月花”号轮船驶向新大陆,从此开启了北美的历史。船靠岸后,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这份公约成为美国日后无数自治公约中的首例。而英国的圈地运动,人们也是用山楂树来圈地的。山楂树枝条茂密又多刺,是天然的篱笆。
说到山楂,总是口舌生津。久居杭州,与山野日远,很多年没有享受过山野采摘山楂的乐趣了。市面上,各种水果琳琅满目,偶尔也可见到山楂,红红的一颗颗,看着就让人喜欢。年节到时,老街上也可以见到冰糖葫芦,小贩把山楂的籽抠掉,用小竹棍串起来,外面裹上麦芽糖,冷了之后,红果如挂了层晶莹的冰片,透明雪亮,也有滚一层白糖汁或冰糖汁,如上了一层白霜,一串串在稻草坝子上,相当诱人。鲁迅在《我的失恋》中风趣地写道:“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买上一串冰糖葫芦,一咬,嘎嘣脆。味觉是有记忆的,那酸酸甜甜的滋味,是童真年代的乡野记忆,那些单纯的日子里,有着无比单纯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