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伦理话语语用翻译策略研究

2022-03-1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君子译文原文

刘 宁

(广东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自2016年起,我国对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探讨。[1-3]而关于特色伦理话语翻译研究,则多在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的整体研究框架下探究中国特色思想文化表达的英译原则和英译策略;[4-8]或依托中国文化外译,探讨《庄子》《墨子》等中国文化典籍中一些伦理思想话语的英译策略。[9-10]这些都为中国特色伦理话语外译提供了参考价值。

语用翻译是指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所涉及的理解和重构、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原作语用意义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方面的问题,[11]使译语和源语达到语用上近似对等的效果。这种等效又可分为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12](P186)语用语言等效侧重于源语内容上的准确传达,译者需将源语内容及原作者意图用最贴切的译语表现出来,确保读者正确把握原作者的真实意图。而社交语用等效则侧重源语的交际功能,译者要更多考虑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在正确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按照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习惯,做出贴近译语读者文化理解的翻译。在此过程中,译者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近似的阅读效果。语用等效翻译观在应用型文体翻译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在中国文化翻译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国特色伦理话语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语用等效翻译观,探讨特色伦理话语的语用翻译原则和策略,推动中国伦理思想的译介与传播。

一、语用等效关照下的中国特色伦理话语翻译

1.中国特色伦理话语内涵

中国伦理学的特色在于,它融通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西方伦理学积极成果,[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准则。其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伦理学为指导思想,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伦理学为文化基石。当今中国伦理思想观念基本都能从传统伦理中找到原型,这是中国思想区别于西方思想的根源。我国学者在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之外,从伦理学的各个角度对伦理话语特性进行了具体阐释,如中国特色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13-15]不论与哪种学科相结合,都属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的中国特色伦理话语,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让中国在讲述自己故事时采取的话语模式、话语风格和话语结构体现出自己的立场和特色。[16]纵观中国伦理学发展历程发现,中国思想的核心高度浓缩于《大学》中的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修齐治平”的儒学之道。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的高度概括,时代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涵。由个人及家、国、天下,由身修到家齐、国治、天下平,充分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和谐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相互应和。世界要和谐,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归根究底是个人要自觉修身,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正如《孟子》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社会、国家形成良好的伦理秩序,带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终通过适切的译介与传播模式,让世界听到中国的伦理之音。

2.中国特色伦理话语语用等效翻译原则

(1)凸显中国气质,实现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就是翻译意义,[17](P30)中国伦理话语中包含独特的“修齐治平”家国天下观,这是西方“尚独”的理性主义观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外译时不仅要从内容上让读者理解话语的明示义,更重要的是从思想本源上传达出其文化的隐含义,实现语言层面的等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立场的外译目的。

以“君子”为译例,“君子”一词最早流行于西周,是我国古代君王、贵族的尊称。经孔孟儒学释义,“君子”等级身份弱化,逐渐有了德性,成为各家学派公认的理想人格。“君子有九思”(《论语·季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等等,从个人和社会层面阐释了“君子”的儒雅、敦厚、端庄、自强、慎独、宽容,有德行有修养的高尚品格。而成为“君子”,关键做到“仁”“礼”,由此具化为“忠、孝、悌、信、义”等道德标准。可见,“君子”是我国伦理道德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在外译时理应保持原汁原味,凸显中国文化意识。

在《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中有205个关于“君子”的词条,整理各词条的翻译版本发现有明显译文出处、代表性译本6例(见下表)。

源语“君子”译本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exemplary persons[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the superior man[19]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a man of virtue[19]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公孙丑下》)the noble person[20]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荀子·儒效》)gentleman[21]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论语·雍也》)a junzi[22]

以上译例中,“gentleman”和“a man of virtue”最为常见,即使在很多正式外交场合中也广泛使用,如: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被译为:“a gentleman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for self-perfection”。这里的gentleman(绅士)虽然也表示道德高尚之人,但更多的是强调西方的阶级、理性、个体主义,并不代表尚公、重礼的中国君子品格。因此,将“君子”译为“gentleman”不具备文化内涵上的同等效果。而“exemplary”“superior”“noble”“virtuous”等形容词,虽然传达了内涵义,但不够简洁,也不能代表“君子”这一标志性文化符号。若用音译加注释将其译为“junzi(a man of virtue)”,不仅能使外国人通过注释了解该词含义,而且也能将“junzi”这一文化符号植根于他们心中,实现了最佳语用等效,既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输出,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2)贴近读者认知,实现社交语用等效。翻译还要注意使用自然、贴切、符合译语文化认知的表达方式。自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及“命运共同体”开始,这个词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直至今日已然成为中国的代表性国际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译例,其在《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中的译本主要有两种:第一种,the world as an integral whole with a common destiny(《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2015);第二种,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2015)。搜索国外媒体报道发现,国外更多使用第一种译法“common destiny”;第二种译法“shared future”是近几年我国官方统一的译法。哪一种译法更正确,关键要在正确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基础上,把握“destiny”和“future”在英语认知中的区别。从十九大报告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也是中国“天下平”的美好愿景,因此“命运”更倾向于人类的美好未来,而不是天定命数。而英文中提到“命运”时大多会想到“destiny”一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destiny”的释义是:(Ⅰ)what happens to someone or what will happen to them in the future, especially things that they cannot change or avoid.即注定要发生的事情,等同于“宿命”;(Ⅱ)the power believed to control events.即主宰事物的力量,“天数”。这两种释义都有注定不可逆转的消极之意,与“命运共同体”中的美好未来相去甚远。所以,“future”更贴近原文内涵。事实上,英语国家早有“shared future”的用法,如:2005年北爱尔兰的“A Shared Future”战略。直接沿用这一表达方式来表示“命运共同体”,既展现了中国的和谐世界观,也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和认知,消除了理解上的障碍。

三、中国特色伦理话语语用翻译策略

如前所述,在对中国特色伦理话语翻译时,要在坚持凸显中国气质和贴近读者认知的语用等效翻译原则的基础上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

1.直译以保留文化意象

直译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基石,在进行长篇翻译之前,必须要学会词句的直译。直译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译”,而首先是传达原文内容,然后考虑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特色。很多伦理话语都可通过直译来达意,展示中国语言特色。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就可直译为“Respect others’ elders as one respects one’s own,and care for others’ children as one cares for one’s own”,无论是词语上的反复、还是句式结构的对等,都很好地还原了原文。直译的最大难题是文化语境差异。要译出话语背后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内涵,一般需采用意译;在翻译文化意象深厚的特色伦理话语时,需厘清话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若中西方皆有类似的文化背景时,则可使用直译。

例1 原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代林则徐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译文:The ocean is vast because it is fed by hundreds of rivers.[23]

“海纳百川”源自《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通过描述海洋的广阔与包罗万物,展现豁达开阔、宽恕大度的君子之风。译文采用直译手法,既易于理解,又站在我国中心翻译立场上,让外国人领会“海”与“君子”品格上的相同之处。尤其在政治外交场合,直译比译出隐含义(A person should be tolerant)效果更好。

例2 原文:铸剑为犁

译文:Beat the swords into plowshares.

成语“铸剑为犁”,语出三国时期王肃的《孔子家语·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意为:把毁灭人类的战争武器变为创造生产的劳动工具,以造福全人类。这不仅是当时人们对战争的思考,也反映了我国一贯以来“兼相爱,交相利”的外交思想以及爱好和平、共建和谐世界的仁、礼之心。无独有偶,“铸剑为犁”在西方文化中也能找到出处。如:联合国大厦前广场花园里有一尊苏联雕塑家叶甫盖尼·维克多罗维奇·符切季奇所铸的青铜雕像:一名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这是1959年前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象征着人类要消灭战争。再如:《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2章第4节中有:“And they shall beat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and their spears into pruning hooks;nation shall not lift sword against nation,neither shall they learn war any more.”意为:将刀剑打成犁头,把长矛制成镰刀,国与国再无战事,从此和平共处。因此,将“铸剑为犁”直译为圣经原句“Beat the swords into plowshares”,不仅契合英语国家文化认知,理解毫无障碍,而且也将我国和谐共生的理念凸显出来,实现了彰显中国文化意识和贴近英语表达习惯的双重功效。

2.意译以贴近读者认知

意译时要讲究语言文字的灵活处理,尽可能贴近译语文化和表达习惯,必要时可得意忘形,以求传神达意,消除文化隔阂和理解障碍。

例3 原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1:All the people within the Four Seas will be his brothers.[19]

译文2:All men under heaven are brothers.(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在古代,“四海”意指东西南北之海,是古人对世界疆域的认知,意通“天下”。随着今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四海”已然表示整个世界,若再直译为“Four Seas”就显示不出中国整体的世界观。而意译为“heaven”,拉近了与外国读者的距离。并且,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的《水浒传》(“All Men are Brothers”)在西方广为流传。有此译法在先,淡化了读者对译文2的陌生感。

例4 原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文1:Everything difficult under Heaven must be dealt with while it is still easy. Everything great under Heaven must be dealt with starting with the details.(《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

译文2:Crack the nut from a cut.Seek the land from a sand.[24]

例4展示了我国古人“一切发展始于量变”的事物发展观和“脚踏实地”的处世哲学。译文1采用直译手法,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但跟译文2相对比就稍显逊色。“crack the nut”引自英语习语“a tough nut to crack”,表示棘手的事或人;“from a cut”即从容易的突破口开始。“Seek the land from a sand”源自英国诗人William Black的诗歌A Grain of sand,其中“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一沙一世界,亦以小见大),与老子的“易—难、细—大”哲学异曲同工。因此,译文2采用了西方文化中耳熟能详的习语和诗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同时,“nut”和“cut”“land”和“sand”相互押韵,对仗工整,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内涵上都实现了等效。

3.增译以促进读者理解

增译是增加原文字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内容已包含的词,可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话语含义。这种方法在翻译文化隐喻时使用较多。

例5 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译文:Nature is the true law. Neither does it exist for the judiciousness of Yao, nor does it perish for the fatuousness of Jie.[25]

例5是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原文中的明主“尧”、暴君“桀”,需读者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背景才能理解。Knoblock在翻译时将二位君主的为政之道以“judiciousness”和“fatuousness”增添了进来,传达了原文的哲理思想和文化典故。

例6 原文:化干戈为玉帛。(《淮南子·原道训》)

译文:Replace weapons of war with gifts of jade and silk.(《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例6表达了我国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干戈”暗指战争;“玉帛”指代和平。译文使用增译手法,点明“干戈”和“玉帛”的指代意义“war”和“gift”,易于外国人理解,并用“美玉”和“丝帛”两种中国代表性文化意象表达了中国的诚意。

例7 原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speak but they are so attractive that a path is formed below the trees.(《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

例7为汉代民间谚语。借用此句意在表达中华民族亦如桃李嘉木,行在言先,重实践,不空谈。译文中直译“桃李”,凸显了中国文化意象;而在后半句增添“they are so attractive”来解释“下自成蹊”的原因,使句意更加连贯,促进读者的理解。

4.音译加注释以彰显中国自信

汉语中一些话语词汇因其蕴含着中国特有文化,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英语词汇来表达。如“龙”“凤”等文化图腾,前人在翻译时,本着忠实原则,使用“dragon”“phoenix”等文化意象截然不同的英语词汇来表达。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拥有了为自己独特物质文化发声的权力,现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表达中国文化,如:前述的“君子”。再如:“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认识自然、治理社会的哲学思想。古有“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周易·系辞上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今亦讲道德,走正道,修处世之道。“道”的意义多样复杂,既是道路,又是做事的方法、规律、本原、原理。“道”有两个广为接受的翻译版本:Giles和Watson译为“Way”;林语堂、Legge译为“Tao”。“Way”指方法、道路,似乎与“道”相通,但对“道”哲学本原之义的解释力稍弱。而“Tao”为音译,后以其在原文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加以注释,既可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立场,又传达了其内涵意义。

四、结语

中国特色伦理话语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反映,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他话语体系的建设起着价值引领作用。做好中国特色伦理话语的外译,有助于对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思想。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渐上升,话语的译介只有更体系化、规范化,才能掌握一定的国际话语权,真正让世界了解中国。

猜你喜欢

君子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译文摘要
君子无所争
I Like Thinking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