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吸收对远距离水下声场计算的影响
2022-03-11周益清骆文于
周益清,骆文于
(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0 引 言
我国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向地球深处进军,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在“三深”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其中,深海探测就包括深海声传播的研究。
深海声道存在于全球各深海领域,具有良好的声传播效应,且十分稳定,不受季节影响。深海声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声速剖面存在一个极小值点,其所在深度被称为“深海声道轴”,声速在声道轴两侧分别呈现正梯度和负梯度,使声波能够沿着声道轴不断传播而不与海底或海面发生接触,从而传播数百甚至数千千米。深海声道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深度足够大,使得海底声速达到或者超过水面声速,使声波可以在与海底接触之前发生反转。
当声波频率很低或传播距离较短时,海水吸收对水下声传播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当声波传播上千千米时,海水吸收的影响就不可以忽略了。大多数常用的声场计算模型包含了海水吸收,例如基于简正波理论的 COUPLE模型和基于波数积分理论的SCOOTER模型。但是基于抛物方程理论的RAM模型忽略了海水吸收这个因素。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水吸收系数的定义与经验公式,通过引入声速虚部来引入海水吸收,并改进了RAM模型,使之可以考虑海水吸收。接着,考虑理想波导声传播问题,以解析解作为参考解,分别与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三种计算方式得到的结果几乎相同,验证了海水吸收对理想波导中声传播的影响。然后计算Munk剖面下深海波导中的声场,分别使用SCOOTER模型、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模型进行计算,验证了改进后RAM模型的正确性,并展示了海水吸收对深海远距离传播的影响。
1 海水吸收系数
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时,会有一部分声能量被海水吸收,转换成热能。同时,当海水介质不均匀时,声波还会发生散射。但是在实际的海洋环境中难以区分吸收和散射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计算中它们共同构成了海水吸收。
海水吸收系数与频率、盐度、温度、pH值、深度等有关,可以用经验公式来表示[2-3]。由于频率对海水吸收系数的变化起主要作用,所以使用一个简化的仅与频率有关的经验公式来计算海水吸收系数[4-7]:
其中:海水吸收系数α′′的单位是dB·km-1;声源频率f的单位是kHz。通过单位换算可以得到:
经过式(6)和式(7)计算后代入式(5)和式(3)就可以得到复声速,可以直接用来计算考虑海水吸收的声传播损失。根据式(6)可以得到海水吸收导致 10 dB传播损失对应的频率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海水声吸收导致10 dB传播损失时频率与传播距离的关系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and propagation distance when the acoustic absorption causes 10 dB transmission loss
2 考虑海水吸收的常用声场计算模型
常用的声场计算模型,如基于耦合简正波理论的 COUPLE模型[8],和基于波数积分理论的SCOOTER模型[9],都包含了海水吸收,且可以自己设定海水吸收系数的值。
设k表示声速为c的介质对应的波数,考虑海水吸收后,波数变为
由Collins提出的广角抛物方程模型RAM[10]是一个常用的水下声场计算模型,但是它没有考虑海水吸收对声传播的影响,所以在计算声波的远距离传播时,会产生较大误差。我们基于式(8)和式(9)对RAM模型进行改进,使之考虑海水吸收的影响。
接下来将分别考虑理想波导和Munk剖面下的深海波导中的声传播问题,验证海水吸收对远距离声传播的影响,以及增加了海水吸收之后的 RAM模型的精度。
3 考虑海水吸收的理想波导声传播问题
3.1 问题描述
考虑图1所示的深度为100 m的理想波导,海水声速和密度分别为1500 m· s-1和 1 .0 g· cm-3,声源深度为25 m。分别计算声源频率为25和100 Hz、绝对硬和绝对软的全反射海底的情况,用解析解作为参考解,分别与COUPLE模型和改进前及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由式(6)可以计算得到,声源频率为 25 Hz时,海水吸收系数α′′=0.003 4 dB·km-1;声源频率为 100 Hz 时,海水吸收系数α′′=0.004 5 dB·km-1。
图1 理想波导环境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an ideal waveguide
具有全反射海底的理想波导中的声场的解析解,可以通过简正波方法得到[11]:
3.2 计算结果
图2是频率为25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硬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的传播损失解析解。其中,图2(a)不考虑海水吸收,图2(b)考虑海水吸收。
图2 硬海底理想波导中25 Hz声源产生的传播损失Fig.2 Transmission loss at 25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hard seabed with and without accounting in water attenuation
图3是频率为25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软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的传播损失解析解。其中,图3(a)不考虑海水吸收,图3(b)考虑海水吸收。
图3 软海底理想波导中25 Hz声源产生的传播损失Fig.3 Transmission loss at 25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soft seabed with and without accounting in water attenuation
图4是频率为25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硬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接收深度为60 m处的传播损失。其中,蓝色实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红色实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黄色点线为不包含海水吸收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紫色点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 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绿色虚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前的RAM模型计算结果,浅蓝色虚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后的RAM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不考虑海水吸收和考虑海水吸收这两种情况,解析解、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在同一情况下,不同模型的一致性较好。理论上 25 Hz的声波传播100 km,海水吸收引起的传播损失是 0.34 dB,从图4中可见,在99.844 km处,两组COUPLE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 0.459 5 dB,改进前与改进后的RAM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0.420 3 dB。
图4 硬海底理想波导中25 Hz声源在接收深度为60 m处产生的传播损失Fig.4 Transmission loss at 25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hard seabed (receiving depth is 60 m)
图5是频率为25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软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接收深度为80 m处的传播损失。其中,蓝色实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红色实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黄色点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紫色点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绿色虚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前的RAM模型计算结果,浅蓝色虚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后的RAM 模型计算结果。与绝对硬海底情况类似,从图5可以看出,对于不考虑海水吸收和考虑海水吸收这两种情况,解析解、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 模型的结果在同一情况下,不同模型的一致性较好。理论上 25 Hz声波在海水中传播 100 km时,海水吸收引起的传播损失是 0.34 dB。从图 5中可见,在99.560 km处,两组COUPLE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0.450 7 dB,改进前与改进后的RAM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0.455 1 dB。
图5 软海底理想波导中25 Hz声源在接收深度为80 m处产生的传播损失Fig.5 Transmission loss at 25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soft seabed (receiving depth is 80 m)
图6是频率为100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硬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的传播损失解析解。其中,图6(a)不考虑海水吸收,图6(b)考虑海水吸收。
图6 硬海底理想波导中100 Hz声源产生的传播损失Fig.6 Transmission loss at 100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hard seabed with and without accounting in water attenuation
图7是频率为100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软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的传播损失解析解,其中,图7(a)不考虑海水吸收,图7(b)考虑海水吸收。
图7 软海底理想波导中100 Hz声源产生的传播损失Fig.7 Transmission loss at 100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soft seabed with and without accounting in water attenuation
图8是频率为100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硬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接收深度为65 m处的传播损失,其中蓝色实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红色实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黄色点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紫色点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 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绿色虚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前的RAM模型计算结果,浅蓝色虚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后的 RAM模型计算结果。与绝对硬海底情况类似,从图8可以看出,对于不考虑海水吸收和考虑海水吸收这两种情况,解析解、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在同一情况下,不同模型的一致性较好。理论上100 Hz声波在海水中传播100 km时,海水吸收引起的传播损失是 0.45 dB。从图 8中可见,在99.984 km处,两组COUPLE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 0.449 7 dB,改进前与改进后的 RAM 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0.458 6 dB。
图8 硬海底理想波导中100 Hz声源在接收深度为65 m处产生的传播损失Fig.8 Transmission loss at 100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hard seabed (receiving depth is 65 m)
图9是频率为100 Hz的声源在具有绝对软海底的全反射波导中,接收深度为80 m处的传播损失,其中蓝色实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红色实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解析解;黄色点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紫色点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 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绿色虚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前的RAM模型计算结果,浅蓝色虚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后的 RAM模型计算结果。与绝对硬海底情况类似,从图9可以看出,对于不考虑海水吸收和考虑海水吸收这两种情况,解析解、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在同一情况下,不同模型的一致性较好。理论上100 Hz声波在海水中传播100 km时,海水吸收引起的传播损失是 0.45 dB。从图 9中可见,在99.992 km处,两组COUPLE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 0.551 3 dB,改进前与改进后的 RAM 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是0.489 4 dB。
图9 软海底理想波导中100 Hz声源在接收深度为80 m处产生的传播损失Fig.9 Transmission loss at 100 Hz in the ideal waveguide of soft seabed (receiving depth is 80 m)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COUPLE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改进后的 RAM模型的计算结果也与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下面将海水吸收的应用推广到深海情况。
4 考虑海水吸收的Munk剖面深海波导中的声传播问题
4.1 问题描述
Munk剖面[12]是研究深海声传播问题时常用的一种声速剖面,通常可以表示成
考虑图10所示的深度为5 000 m的深海波导,声源深度为100 m。海水中声速按照式(14)的Munk剖面分布,密度为 1.0 g·cm-3。海底沉积层的声速c=1 600 m·s-1, 密 度 ρ =1.6 g·cm-3, 吸 收 系 数α=0.3 dB·λ-1。分别计算声源频率为 25和 100 Hz时的声场分布。由于此深海波导问题不存在解析解,所以我们用基于波数积分理论的SCOOTER模型提供标准解,分别与COUPLE模型和改进前及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
图10 Munk剖面环境示意图Fig.10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ep-sea waveguide with Munk profile
4.2 计算结果
图11分别为改进前和改进后的RAM模型计算得到的频率为 25 Hz的声源产生的声场,其中图11(a)不考虑海水吸收,而图 11(b)考虑海水吸收,可以明显看出海水吸收对声传播的影响。
图11 RAM模型考虑或不考虑海水吸收时计算得到的25 Hz声源在Munk剖面深海波导中产生的传播损失Fig.11 Transmission loss at 25 Hz in a deep-sea waveguide with the Munk profile calculated by RAM model with and without water attenuation
图12是频率为25 Hz的声源在150 m接收深度处的传播损失,其中蓝色实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红色实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黄色虚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前的RAM模型计算结果,紫色虚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后的RAM模型计算结果,绿色的点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SCOOTER模型计算结果,浅蓝色的点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SCOOTER模型计算结果。理论上频率为25 Hz的声波在海水中传播 1 000 km时的传播损失为3.40 dB,经过实际计算,两组 COUPLE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为3.365 1 dB,两组SCOOTER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为3.330 5 dB,改进前与改进后RAM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为3.411 5 dB。
图12 声源频率25 Hz深海波导中接收深度为150 m处的传播损失Fig.12 Transmission loss at 25 Hz in a deep-sea waveguide with the Munk profile (receiving depth is 150 m)
图13分别为改进前和改进后的RAM模型计算得到的频率为100 Hz的声源产生的声场,其中图13(a)不考虑海水吸收,而图13(b)考虑海水吸收。
图13 RAM模型考虑或不考虑海水吸收时计算得到的100 Hz声源在Munk剖面深海波导中产生的传播损失Fig.13 Transmission loss at 100 Hz in the deep-sea waveguide with Munk profile calculated by RAM model with and without water attenuation
图14是频率为100 Hz的声源在150 m接收深度处的传播损失,其中蓝色实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红色实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COUPLE模型计算结果,黄色虚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前的RAM模型计算结果,紫色虚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改进后的RAM模型计算结果,绿色的点线为不考虑海水吸收的SCOOTER模型计算结果,浅蓝色的点线为考虑海水吸收的SCOOTER模型计算结果。理论上频率为 100 Hz的声波在海水中传播 1 000 km时的传播损失为4.50 dB,经过实际计算,两组 COUPLE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为4.491 2 dB,两组SCOOTER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为 4.528 8 dB,改进前与改进后的RAM模型的传播损失之差为4.264 1 dB。
图14 声源频率100 Hz深海波导中接收深度为150 m处的传播损失Fig.14 Transmission loss at 100 Hz in a deep-sea waveguide with the Munk profile (receiving depth is 150 m)
从图 12和图 14可以看出,在深海波导中,SCOOTER模型、COUPLE模型和改进后的RAM模型的结果吻合得非常好,且考虑海水吸收计算得到的传播损失变化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5 结 论
海水的黏滞性、海水中粒子的弛豫吸收、散射效应,以及海洋环境的不均匀性,都会造成海洋中声波的传播损失,将这一类造成传播损失的因素统称为海水吸收,可以通过经验公式得到海水吸收系数。对于低频或者近距离的声传播,海水吸收对传播损失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高频声波或远距离声传播,尤其是当声波在深海声道中传播几百乃至上千千米时,海水吸收对传播损失的影响不可以忽略。
本文改进了RAM模型,使之可以考虑海水吸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AM模型的计算结果与COUPLE模型和SCOOTER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RAM模型进行的改进是正确且必要的。海水吸收在深海波导远距离声传播问题中的影响不可以忽略。
本文通过增加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海水吸收,改进了常用的抛物方程RAM模型,使之在计算远距离声传播问题时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