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SA与SA混合组网下4G/5G协同优化应用研究

2022-03-11欧丽玲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令接入网核心网

欧丽玲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5)

0 引言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发5G商用牌照。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完成了部分的5G网络建设部署,建设初期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成熟度和手机终端条件,5G基站均采用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模式,而独立组网(Standalone,SA)能够更好地满足5G低时延、高传输可靠性的需求。5G作为一代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和关键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将深入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混合组网模式下,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 5G组网方式

1.1 5G组网方案

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规律来看,5G技术和产业链的发展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4G网络与5G网络存在长期共存、协同发展的情景。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多种5G与4G的互操作方案,5G组网方案总体来说可区分为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两大类[1]。独立组网SA需要建设单独的5G核心网络和5G新基站,5G业务流在5G基站的直接控制下接入5G核心网,基本完成5G网络无线覆盖,完全实现5G网络的所有特性和功能。而非独立组网NSA方式则是融合现在4G基站和网络架构部署的5G网络,5G业务流借助4G基站的控制,接入4G核心网或5G核心网。NSA非独立组网方式在原有4G核心网上升级,使4G核心网具有5G核心网的功能。在5G部署的最早期阶段,5G仅仅作为4G无线宽带的补充,分担4G网络的流量,无法支持5G的功能和业务,因此5G独立组网(SA)的标准化比非独立组网(NSA)足足慢了半年之久[2]。

1.2 NSA组网和SA组网的优、劣势

1.2.1 NSA组网方式的优势

(1)NSA组网主要面向增强移动带宽业务,其下行峰值速率与较独立组网SA相当。

(2)NSA组网能够有效利用4G网络进行流量分流,节约网络建设成本投入;NSA组网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节省投资快速部署5G网络。

(3)NSA组网模式下,因为采用4G与5G连接方式,可以实现5G单站覆盖范围的扩大,在覆盖范围层面,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覆盖[3]。

1.2.2 NSA组网方式的劣势

(1)NSA组网无法满足垂直行业的5G差异化业务需求,不支持5G网络切片;现有的4G核心网络架构无法满足5G对于低时延和高传输可靠性的要求,无法支持某些5G新业务、新能力;同时NSA组网在网络时延、业务部署敏捷性和服务可靠性上,会远低于SA组网。

(2)NSA组网将4G、5G绑定,5G和4G在接入网级互通更加复杂,虽然利用了旧的4G设备,但是组网和运营成本也大大的增加。

(3)在NSA组网下,终端需要支持LTE和NR双连接,终端成本也会更高。

1.2.3 SA组网的优、劣势

(1)SA组网能够满足更高要求的5G服务,不局限于增强移动带宽服务;上行速率极大地高于NSA非独立组网方式。

(2)相比较于NSA组网,SA组网可以更加灵活的分配网络切片服务等。

(3)SA组网是面向未来的网络架构,支持的业务更加丰富,无线组网也相对更加简单。

(4)SA组网的安全和开放功能更强,具有更强的加密算法、网间互联和更安全的用户数据,可全面实现网络安全防护。

(5)SA组网需要重新建设5G基站和后端5G网络,其建立网络机构的资本消耗和成本开支更高,周期也较非独立组网NSA更长。

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有着各自的优劣势,也有着各自的待完善的地方。运营商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网络升级需求、技术方案的成熟性、终端产业链状况、建设成本、应用场景等多角度配置非独立组网NSA或者独立组网SA模式,兼容两种组网方式的优势,科学合理确定自身的5G组网方案,减少独立组网时的不足,这对于5G网络建设有着很大的意义[4]。

2 5G的组网架构

对于5G的网络架构,3GPP的定义是:5G是用于新的应用案例或更新旧的应用案例,可以在任何合适的网络上进行部署[5]。5G网络沿用传统的网络架构,网络分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而5G网络架构中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分别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因此,5G的组网架构指的是5G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不同组合。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应到不同的组网选项[6]。在3GPP的协议架构中,提出了8种组网选项,这8种组网选项分为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两大类。根据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的不同选择,组网选项1、2、5、6是独立组网SA,组网选项3、4、7、8是非独立组网NSA,非独立组网选项3、4、7还有不同的子选项,如图1所示。在这些组网选项中,选项1已经在4G网络中实现,选项6和选项8仅仅是理论存在的部署场景,不具有实际的部署价值,这两个选项3GPP并未考虑对其进行标准化。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是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运营商的5G业务需求而设计的[7]。

2.1 选项1

选项1是目前4G的部署方式,由4G网络的4G核心网和4G基站组成,属于纯4G网络的组网架构。

2.2 选项2

选项2是5G网络部署的最终目标和终极形态之一,完全由5G基站和5G核心网组成,可以支持5G的所有应用和业务。选项2的核心网和基站需要全部更新,使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来完成部署。选项2虽然架构简单,但是需要新建大量的基站和核心网,部署消耗巨大,建设周期长,很难一步完成,需要进行网络架构演进。

2.3 选项3系列

选项3首先演进无线接入网,同时升级4G核心网部分功能,该系列的基站连接的核心网都是4G核心网。选项3包括3种模式,即选项3、选项3a和选项3x,如图2所示。

选项3: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 用户面数据在4G基站eNB处分流,4G基站eNB将数据分流给5G基站gNB;在这个选项中,4G基站eNB既要负责控制面信令,又要负责用户面数据。选项3a: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用户面数据在4G核心网EPC侧分流,4G核心网EPC将数据分流至5G基站gNB。选项3x:所有的控制面信令仍然由4G基站eNB转发,用户面数据在5G基站gNB处分流,5G基站gNB可将数据分流至4G基站eNB。

此场景以4G基站eNB为主基站,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控制面锚点都在4G基站eNB。选项3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4G网络,连接4G核心网,对原有的网络改动小,网络建设投资小,周期短。

2.4 选项4

选项4同时加入了5G核心网NGC和5G基站gNB。核心网采用5G核心网NGC,4G基站eNB和5G基站gNB都连接至5G核心网NGC。选项4也包含两种模式:选项4和选项4a,如图3所示。

选项4: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5G基站gNB转发, 5G基站gNB将用户面数据分流给4G基站eNB。选项4a: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5G基站gNB转发,5G核心网NGC将用户面数据分流至4G基站eNB。

与选项3不同,此场景以5G基站gNB为主基站,控制面锚点都在5G基站gNB。选项4主要用于5G网络部署的中后期,4G网络在局部区域作为补充,而5G网络能部署在热点区域,增加整个网络系统的容量和提高吞吐量。

2.5 选项5

选项5部署了5G的核心网NGC,4G基站eNB连接至5G核心网NGC。选项5的4G基站eNB与5G基站gNB相比,在性能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选项5组网架构前景不容乐观。

2.6 选项6

选项6首先部署了5G的无线接入网,但暂时采用了4G的核心网EPC,5G基站gNB连接至4G的核心网EPC。此场景会限制5G网络的部分功能,如网络切片等。3GPP 已经在标准中放弃这种配置。

2.7 选项7系列

选项7与选项3类似,区别在于同时部署了5G基站gNB和5G核心网NGC,但选项7仍然以4G基站eNB为主基站。选项3系列中的4G核心网EPC改为5G核心网NGC,其他的结构不变。所有的控制面信令还是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选项7包含3种模式:选项7、选项7a和选项7x,如图4所示。

选项7: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 用户面数据在4G基站eNB处分流,4G基站eNB将数据分流给5G基站gNB。选项7a: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用户面数据在5G核心网NGC侧分流,5G核心网NGC将数据分流至5G基站gNB。选项7x:所有的控制面信令都经由4G基站eNB转发,用户面数据在5G基站gNB处分流,5G基站gNB可将数据分流至4G基站eNB。

3 NSA与SA混合组网下,4G/5G协同优化建议措施

3.1 合理选择组网方式,不断积累维护管理经验

随着5G基站和5G核心网NGC的逐步建设,提升了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后,用户也会对4G网络的性能怀着更高的期望;因此在NSA与SA混合组网下,4G网络与5G网络协同发展,处于长期共存的状态,对4G网络的性能也需要不断加强,同时不断推动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适应未来网络业务的高度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未来5G网络技术的运行维护管理不断的积累经验,奠定基础[8]。

在5G建设初期,信令面仍在4G网络,而5G网络在用户面表现为4G的辅载波,因此在优化过程中需要聚焦4G信令新增字段、5G的新增字段、新增能力进行业务行为分析。

3.2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和网络服务水平

NSA与SA混合组网下,5G覆盖初期为非全覆盖,速率是5G网络相对4G网络的最大优势、也是最为突出的用户感知。在5G网络速率感知优化工作中,要从NSA边缘区域性能与体验提升入手,基于现阶段5G网络点覆盖、小连片覆盖为主的特点,对5G网络边缘、以及4G侧NSA小区切换对速率感知的影响进行研究,降低用户对速率差异的感知。

运营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进行产业、行业和场景选择,确定哪个场景更加具有刚性需求,同时注重商业模式的开发,设计4G和5G融合业务,实现用户的一致性体验,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效率,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3.3 协调4G、5G的互操作功能

NSA与SA混合组网下,由于5G初期网络覆盖范围的有限性,与4G网络的互操作过程也会频繁触发,因此需要对4G、5G的互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信令流程、异常现象差异、终端行为等进行研究[9]。NSA与SA混合组网下,4G、5G双网仍然存在大量的网络差异覆盖边缘,因此需要对更复杂、更频繁的覆盖要求低而网间互操作类的功能性问题进行探究。5G网络标准中,需要为大规模物联网业务、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业务以及超高清移动宽带等应用提供服务和支持,因此在4G、5G协同优化过程中,需要结合各大品牌终端的网络侧参数设置,尽可能完全覆盖各类使用场景、产业行业以及终端的型号,使得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此外,4G现行网络中的部分有效功能和应用在5G网络技术中可能不能够使用,针对此类情况需要分别针对4G网络和5G网络双边制定相关功能策略。对于4G网络和5G网络的协同优化建设中,5G网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4G网络系统进行兼容和运行,能够继续发展4G语音功能,协调4G、5G的互操作功能;在保障用户感知、用户需求、网络效率、网络质量的基础上,保障4G网络用户向5G网络用户的平滑发展更新。

4 结语

本文从5G组网方案和5G组网架构出发,分析了5G的组网架构选项,同时分析了独立组网SA与非独立组网NSA的特点,并对SA组网和NSA非组网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由于5G网络在业务需求、业务体验、关键指标、应用场景、智能化配置、关键技术等方面跟以往的通信网络相比,都将出现极大的挑战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在NSA与SA混合组网下4G/5G协同优化的建议,促进4G网络向5G网络顺利平滑过渡。

猜你喜欢

信令接入网核心网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布局及应用
与5G融合的低轨星座馈电链路切换设计
浅谈服务化的5G核心网切片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华为发布核心网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
浅谈JSQ-31 V5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NO.7及NO.1信令参数设定及不同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LTE网络信令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探讨
分析有线通信接入网技术的运用
光接入网的技术性要求探究
光无源接入网复用技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