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作区马铃薯优化栽培模式对比试验初报

2022-03-11王志娣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纯收入全生育期露地

王志娣

1 试验设计及实施方法

1.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4.4 m×6 m =26.4 m2, 设4 种栽培方式:即处理1 全膜覆盖垄作穴播,处理2 半膜覆盖垄作穴播,处理3 露地穴播(CK),处理4 秸秆+地膜覆盖。

1.2 试验实施 试验落实在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乡大庄村靳四雄家地里,土质为黄绵土,前茬为玉米。结合整地亩底施农家肥3 000 kg,尿素7 kg, 普钙40 kg, 现蕾期追施尿素10 kg,用40%辛硫磷0.5 kg/亩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于4 月17 日起垄覆膜播种。 全膜用宽120 cm、厚0.008 mm 的地膜按垄宽70 cm, 垄距40 cm规格进行覆膜播种; 半膜用70 cm 的地膜进行覆盖; 秸秆+地膜覆盖先起垄, 宽50 cm, 高20 cm,然后覆膜,垄距60 cm,在垄沟内点播后覆玉米秸秆(粉碎1~2 cm 段),露地为同规格播种。 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马铃薯生育期的表现。 从表中可以看出,秸秆地膜覆盖生育期最长为137 天,比露地延长2 天,地膜覆盖能提前成熟3~4 天。

2)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其中处理1 单株薯块最重,0.92 kg,大中薯率高达89%;处理2、处理3 次之;处理4 单株薯块最轻,0.61 kg,大中薯率最低,只有50%。 见表2。

表2 室内考种

3)不同处理对水分的影响: 全生育期0~100 cm 土壤水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1 全生育期0~100 cm 土壤平均含水量16.75%, 比露地提高1.4%,提高9 个百分点;处理2 全生育期0~100 cm 土壤平均含水量15.95%, 比露地提高0.6%,提高4 个百分点;处理4 全生育期0~100 cm 土壤平均含水量16.61%,比露地提高1.26%,提高8.2 个百分点。 见表3。

表3 马铃薯全生育期0~100 cm 土壤水分测定结果

表1 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 月-日

4)不同处理对温度的影响。 处理1 全生育期5~25 cm 土壤平均温度为21.02 ℃, 比对照提高1.77 ℃;处理2 全生育期5~25 cm 土壤平均温度20.66 ℃,比对照提高1.41 ℃;处理4 全生育期5~25 cm 土壤平均温度为18.48 ℃,比对照降低0.77 ℃,说明秸秆地膜覆盖,能降低土壤温度,而地膜能提高土壤温度。 见表4。

表4 0~25 cm 土壤温度测定结果

5)产量结果及方差分析。 全膜覆盖垄作穴播栽培平均亩产为2 876 kg,较对照增产512 kg,增幅21.7%,居第1 位;半膜覆盖垄作穴播平均亩产2 598 kg,较对照增产234 kg,增幅9.9%,居第2 位;秸秆地膜平均亩产为1 894 kg,较对照减产470 kg,减幅19.9%,居第4 位。 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F处理=34.97>F0.01=30.83),说明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 重复间差异不显著(F处理=0.682﹤F0.01=9.55),处理1 和处理2之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3 和处理4 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差异达极显著。 见表5。

表5 产量结果及经济效益表

6)经济效益分析。 全膜覆盖平均亩产值4 026 元,亩投入465 元,亩纯收入3 561.4 元,比对照亩增纯收入646.8 元,投产比1 ∶7.7;半膜覆盖垄作穴播平均亩产值3 637.2 元,亩投入430 元,亩纯收入3 207.2 元,比对照亩增纯收入292.6 元,投产比1 ∶7.5,秸秆地膜平均亩产值2 651.6 元,亩投入480 元,亩纯收入2 171.6元,比对照亩减少收入743 元,投产比1 ∶4.5。

3 结论

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其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尤其是全膜覆盖垄作穴播栽培更为明显,可大面积推广。秸秆地膜覆盖由于温度低,不利于结薯,建议继续试验。

猜你喜欢

纯收入全生育期露地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梅种植的实践与研究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