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SPOC+实体课程”的汽车测试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2-03-11黄晓蓉唐岚彭忆强陈飞

科教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黄晓蓉 唐岚 彭忆强 陈飞

摘要针对传统汽车测试基础课程存在的理论和实验课时不足、理论抽象枯燥以及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本文构建了“MOOC+SPOC+实体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通过学情分析,试听对比MOOC课程,确定所选教学资源,基于SPOC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理,形成线上自主学习资源。借助于QQ软件,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监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基于随堂测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设计线下课程。根据实际内容的不同,将实验课分为线上和线下教学。最后,重构了考核方式从而改变以应试为主要学习目的的情况。

关键词 MOOC;SPOC;汽车测试基础;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26

“汽车测试基础”是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主要讲授信号的时域及频域描述、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常用传感器的变换原理、信号调理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汽车产品的性能测试,以及生产维护设备与产品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为提升学生解决汽车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奠定一定的工程素养。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理论知识较抽象且串联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大量课堂时间用于基本知识的讲授,极少让学生对汽车测试基础的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导致学习与授课的难度都较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太理想。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实验课程以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考评;该方式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出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对知识的应用情况以及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每小组配置一套实验设备。实验设备较少不能满足每个学生一套实验设备,较多学生做实验时处于被动情况,其并未动手操作,或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实验项目和实际工程研究存在较小的内在联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各大高校提升教学成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1-2]线上教学的方式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学生的學习主观能动性能得到有效激发。对于“汽车测试基础”课程,通过对目前众多在线教学平台的对比分析,中国大学MOOC上能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然而,单纯MOOC线上课程的教学劣势逐渐显现出来,其组织教学的方式不规范,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控和自觉性;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容易中断、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交互性差、学生间不能有效的表达课程带来的负性情绪、学生难以根据自身专业要求选择适合的在线学习资源等。[3]

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同时兼顾传统学习模式与线上学习模式的优势,学生能利用电子设备如电脑和手机等进行自主学习,极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时间和空间。同时,将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和优势聚集在一起,结合传统教师教授的知识和网络课程知识进行教学,教学资源丰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得到提高,全方位的保障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的时间成本内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满足不同类型高校专业的教学需求。[4]教师能在MOOC平台上选择国家精品线上教学资源,通过开通SPOC,将线上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结合设计混合式教学,该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自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方式,从而改变单一的线上教学模式。[5-6]综上所述,本文将研究基于“中国大学MOOC+SPOC+实体课程”的汽车测试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1汽车测试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汽车测试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者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1.1学情及课程分析

该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三学生,学生已完成高等数学、机电控制工程等课程学习,满足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为混合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授课对象均是“00后”,学生对新事物接受程度快且思维活跃,能熟练操作手机或电脑,可引导学生合理有效的使用电子产品,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

1.2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课程目标,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中的课程进行试听对比分析,选择北京交通大学史红梅教授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武汉理工大学的王三武教授的“测试技术”两门课程。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删除掉多余无关的章节内容,依据所需掌握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的专业背景,重新编辑线上教学内容,使其适合汽车与交通学院的学生学习。建立QQ群,发布相关学习资料,完成教学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

1.3混合式线上自主学习

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讨论区设置相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其能有目的和有效的进行视频学习和教材阅读,根据回答教师能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知识点。上实体课的前一周发布线上教学视频、PPT、习题,学生自学相应的线上教学资源和内容,针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回看教学视频,此教学环节的设计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教师需完成学生学习教学视频和错误习题的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

1.4混合式线下课堂教学

教师根据线上自主学习的反馈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讲解错误率较高的习题,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时遇到的难点、疑问点,结合课程重难点,针对性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通过随堂测试测试学生是否有效观看视频和掌握相应知识点,根据相应的测试结果适当调整线上自主学习,更好地督促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对于讨论区的问题,选择学生来讲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分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小组内对在线学习时记录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互问互答,强化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5混合式实验课程安排

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联系工程实践,结合学生兴趣,将汽车测试基础教学实验划分为线上基础实验、线下综合实验两个层次。

汽车测试基础线上基础实验是必做实验,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桥式电路以及测试系统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线上基础实验的组成主要包括常用传感器特性实验、电桥特性实验和静态测试数据处理实验。常用传感器特性实验和电桥特性实验选用由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传感器虚拟实验室软件,静态测试数据处理实验选用MATLAB软件。教师需提前将需要使用的传感器虚拟实验室软件拷贝给学生,通过QQ对学生安装软件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传感器虚拟实验室软件的操作和MATLAB的编程,根据实验指导书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

汽车测试基础线下综合实验为选做实验,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完成一项综合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达到的目标并结合实际测试对象选择正确的传感器和信号调理仪器,正确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和组成测试系统,最终完成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测试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线下综合实验主要包括由汽车轮胎压力检测与气体泄漏分析综合实验、汽车减振器异响辨识综合实验、汽车防碰撞综合实验、汽车内环境监控综合实验、汽车防抱死制动综合实验以及其他测试综合实验。

1.6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

根据学校要求,重新建立考核评价标准,细化考核内容,使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量化学习效果。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根据教学大纲知识点闭卷考核;上机实验占总成绩的20%,线上基础实验和线下综合实验进行综合考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根据线上作业、线上讨论、学习文档的整理和平时作业等情况考评。上述考核细化了实验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加强了线上和线下教学过程的考核。

2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从2019年开始讲授“汽车测试基础”课程,2019和2020年分別采用传统和混合的教学模式,人数分别为57和80人,两年的试卷分析报告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知,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班的成绩提高了10分左右,且高分段同学有明显增加,而低分段同学也显著减少。

为有效评价混合式教学效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教学班(共计8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相对传统教学模式,89%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效果方式更好,92%认为其资源更丰富,86%认为其考核方式更合理,83%认为其授课重难点突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97%认为其教师与学生互动性更强,95%认为其实验教学学生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得到提高。收集到的混合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点是学生表示线上教学时自控力弱意志力不强,且学习任务相对较多而平时投入学习的时间有限。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可知,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知识的重难点讲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3结论

本文通过整合优化中国大学MOOC中的教学资源设计基于SPOC的线上教学内容,借助于QQ软件辅助完成在线教学的监测,通过讲解线上教学遇到的疑难点、随堂测试和小组讨论设计了线下教学,将实验教学划分为线上基础实验和线下综合实验两个层次,并重构了考核方式,构建了“MOOC+SPOC+实体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讯作者:陈飞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020YFG0211);汽车服务工程教学团队(项目编号:RC2100001767);《汽车测试基础》四川省省级一流课程(项目编号:RC2100001384);西华大学教师师资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50018);汽车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教高函[2013]10号);西华大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汽车与交通工程实验教学团队”;西华大学思政精品育人项目“以教学赛创育协同模式为核心,培育新时代汽车人”。

参考文献

[1]杨婷.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185.

[2]冯晓英,孙雨薇,曹洁婷.“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J].中国远程教育,2019(02):7-16+92.

[3]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4):3-12+22.

[4]汤卫巍.“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汉字文化,2021(03): 80-81.

[5]王春梅,王曙燕,孙家泽.基于MOOC+SPOC的《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20,19(12):10-13.

[6]洪延凌.基于MOOC+SPOC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1):37-38.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