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古道遇到梅
2022-03-11陈瑛珺
陈瑛珺
喜欢《南山南》这首民谣的旋律,因而,对于峢屿镇南山村的名字也就容易记住而且莫名喜欢了。二者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我想,我欢喜的缘由中大概还有一点就是“南山村”这个名字富有诗意吧。这村名很容易让人想起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到王维《终南别业》中的“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也记得孟郊《游终南山》中的“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走完南山村后,特别是走过南山村后山通往“梅川”石刻的悠悠古道,那便是由衷的喜欢了。
古道悠悠,自然风化的山石,千百年来踩踏过往的山野村夫、商贾名流、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即便如今城市化的进程使道路改道,使得这条道路人迹罕至,但千百年来的风雨洗礼,古道至今仍是泾渭分明。
俗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梅川”石刻传言为唐晚期诗人罗隐游经古道所留。罗隐乃是浙江人士,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在福州当过福唐县令。罗隐27岁就在贡籍,可这位“学殚百代”的“江东才子”却是十次应试,十次落第。究其原因,大而言是当时的选拔任用人才制度较腐败,小而言是罗隐先生太过恃才傲物、太狂妄所致。看他收集到《谗书》里的讽刺散文,称得上是古代小品文中的奇葩。他在唐末五代诗名籍里,一些精警通俗的诗句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名言。
而民间有传说,地仙罗隐是“真龙天子”。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捣乱乾坤,就派天兵天将换了罗隐的仙骨。罗隐咬紧牙关,浑身的仙骨被换掉了,没做成皇帝,牙床骨留下来了,说什么就灵验什么,民间有很多故事佐证他的“圣贤嘴”。故而我就想,他留下“梅川”二字是当时脱口而出后,此地渐渐长成梅海,还是看到山下一马平川的梅林而冲口而出留下的“梅川”石刻。其中的因果,如今已是无据可考了。站在石刻旁的亭台往下看,眼底大片的平原,能想象到的是罗隐那个年代游经此地,梅树漫山遍野。当梅花盛开的时节,那将是一片怎样的盛景,如若归隐梅林,那又将是何等的惬意!
归隐梅林有着万般享受的当属西湖孤山上的林和靖了,后人一提到林和靖的归隐,想着他的“梅妻鹤子”,便是羡慕、嫉妒,没有恨了。林和靖(后人称“梅鹤公”)在孤山上种下三百六十多株梅,腊月花开,暗香涌动。五月时节,梅子黄时,果农欣然前往孤山买梅子。“梅鹤公”的梅子从不零售,不必称斤两,整树的梅子估价出售,果农自然不必带称。梅鹤公把每棵梅子出售所得的银两包好放在竹筒上,每天只用一包银两,即使有贵客也是用一棵梅树出售梅子的银两维持生计。他的两只灵鹤每天会带上两个袋子飞到集市采购他的生活用品,一个袋子装着银两,一个袋子装着购物单,集市里的生意人早已习惯,他们熟练地把物品装入空袋子,从容地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所需的银两。梅鹤公则整日在太湖上荡舟游玩,若家中有客,家僮便放出灵鹤,梅鹤公看到太湖上空盘旋的灵鹤,自然划船而归待客。
等到那一袋袋的银两用完,新一年的青梅又成熟,又可以出售了。他一如既往地过着闲适的生活,连离得最近的杭州城他也没踏进过一次。至死,他也没有离开他的“梅妻”,没有离开他的“鹤子”。他葬在梅林中,两只灵鹤在他的墓前哀鸣,直至以死相伴。他远离了繁华,远离了尘嚣。他的真归隐连当朝的皇帝都羡慕得不得了,还发了奖金嘉奖他呢。他的生活最终成为当世人和后世人所向往、所追求而不得的世外桃源。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如今眼底的一片平川将成为核电相关的工业园区,而梅川古道上也难觅梅林的踪迹。古道边不远处一位老农披荆斩棘发出的响动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才有了与一株古梅的邂逅。仔细观察那棵老树,褐色皲裂的树干有碗口那么大。薜荔藤沿着主干蜿蜒而上,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挂满枝丫。老农果断地砍伐掉薜荔藤,瞬间薜荔果连着枝丫横尸满地,老农一点也不憐惜,或许在他的眼中唯有眼前的这株白梅才是他家的宝贝。几个文友很好奇地看着被砍伐在地的薜荔果,善良的老农成人之美,悉数送给我们观赏。顺着古道下山,我告诉文友,薜荔果可以做成薜荔粿或凉粉冻,旁边途径的乡民听闻之后则热心地告诫我们此果有毒,不能多触摸,更不能食用。我是认识薜荔的,在屈原的《离骚》里见过—“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屈原看到薜荔果落满一地,就赶忙一一捡拾起来,再拿藤蔓一一穿上,然后环绕在胸前。屈原之所以对薜荔果情有独钟,我想,他是为了其在诗歌中反复申述的“时不我待”作佐证吧,屈原千方百计地向楚怀王陈情,向楚襄王直谏。在一个艾蒿遍插腰身的时代,屈原注定是孤独的。通篇《离骚》,就是薜荔与萧艾的对峙,屈原对薜荔是一往情深的。薜荔结果的时候很神奇,它的枝叶都挺括起来,不会琐碎地匍匐于地,满树的果子清雅庄严,成熟要落就落一地,非常决绝,我对此是敬佩和欣赏的。当然,这样的决绝我们在屈原投身汨罗江的时候也看到了。所以,世人对屈子也是敬佩的,端午祭普遍认为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老乡是热心且善良的,可是他居然不认识薜荔,薜荔藤可用作良药,薜荔果实可制作成美食。其实,在我们闽南一带大家应该是熟识的,闽南人把薜荔果做成的米粿叫作“苹婆粿”。如今这遭看来,南山村人似乎不认识薜荔,还对薜荔果有着深深的误解,而对白梅树则深情款款。千百年来,这一株遗世的古梅树,守着寂寞的年华,赢得了乡民的喜爱。
花开,一树的洁白,见着眼前的朵朵白梅,脑海中闪过唐宫中的梅妃—福建第一才女江采萍,美貌和才艺俱佳,她像极了一树白梅,也爱极了一树树的梅花。不禁想起了她回应唐玄宗的那首《一斛珠》:“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把这首诗翻译成德文,这位资深美人的名声便随着她的诗远播欧洲。读她的诗,真心佩服她的勇气和决绝。在一夫多妻的年代,在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朝代,在女人是附属品的历史中,她的精神却是那样独立。安史之乱中,世人都知道杨玉环在马嵬坡上吊自杀了,太多的人却不知道,深在宫中的梅妃用白布将自己层层包裹,为负心于她的唐玄宗保住清白之身,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殒。两朵花,如果一朵曾惊艳了时光,那么另一朵则温柔了岁月!在长长的岁月里,世人或许更喜欢后者吧。
花落,一树的青梅果,便会想起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可人。晨曦微露,美少女荡罢秋千,头发有些散乱,汗水和露水湿透了衣衫,洁白的轻纱贴着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身体,仿佛一株带着露珠的仙草。突然有贵客来到,一位翩翩美少年款款而至,美少女脸一红,和羞走,赶紧回闺房,可视线仍然不忍离开,倚门回首,假装把青梅嗅,实际是偷偷看着心上人。多么娇羞可爱的女子啊!在女子内敛成为一种审美取向的朝代,这样美丽的女子又将印在多少代人的脑海里呢?
在梅川的古道上,我仅仅是一名匆匆的过客。如若时光不老,我愿意跟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乡民一样,陪着古梅,一起静守日落,默观烟霞!
31495019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