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3-11闫鹏
摘要:文章从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入手,就森林航空消防建设发展形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领导、力量编成、装备配备、保障基础等方面的具体对策,进而为我國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火灾;航空消防;风险困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7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01-0001-04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资源,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快速增加,以及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森林火灾潜在风险隐患与日俱增,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文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森林航空消防是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森林灭火方式,也是世界公认的最为先进、最为高效的灭火手段。文章从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入手,就森林航空消防建设发展形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体系、装备配备、能力训练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对策,进而为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森林火灾面临的风险形势
森林资源是世界生物多样化的重要保证,是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最大的敌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大约22万次,受灾森林面积达1000万公顷,约占森林总面积的0.25%[1]。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的影响,全球极端天气和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之全球进入森林火灾30年一循环的高发期,近年来,世界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的破坏程度均进入了历史高点。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亚马逊热带雨林森林大火居高不下。受此影响,我国森林火灾风险呈总体上升趋势,对新时期森林航空消防事业提出新的挑战。
一是气候持续恶化,极端天气加剧。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不断创下最高纪录,未来十年全球气温将进入最热十年排行榜。近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带来的中国的气候(主要是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的变化,加大了极端高温干旱地区火灾频发及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研究数据表明,近5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2020年比2000年平均气温升高1.3~2.1℃,专家预测,到2050年将升高2.3~3.3℃。从地域分布看,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2],全国冬季增温最明显,遭受干旱天气的范围有明显增加趋势,尤其是华北和西南气候干旱趋势加强,干雷暴天气骤增,森林火灾隐患一触即发。
二是林种结构脆弱,森林火灾破坏大。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7954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3]。我国人工林数量虽多,相较于天然林,其品种比较单一,多数为纯林,抵御森林火灾发生风险隐患能力弱。此外,我国当前尚处于森林生态保护和恢复阶段,人工林、次生林、幼林比重较大,中幼林比重高达65%,且过密过疏林分多、密度适宜林分少,纯林多、混交林少,林分结构简单,大面积集中成片,抗逆性差,稳定性低,森林自身抗火能力较差,火灾危险性不断加大,一旦发生火灾,对森林资源威胁巨大。
三是可燃物载量高,火灾扑救难度大。1987年大兴安岭“5·6”大火之后,我国不断完善特色森林防火制度体系,逐渐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森林防火道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同时,随着“两山论”的不断发展深化,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加,森林防火战线不断扩张,特别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区林下可燃物积累加快,部分地区可燃物载量每公顷超过50吨,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可能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30吨临界值[4]。森林火灾发生后,极易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扑救难度和人员安全风险大幅上升。
2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发展现状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租用前苏联固定翼飞机开展森林防火巡逻,组建空降灭火队,成立南、北方航空护林总站,租用军地飞机担负灭火任务,组成自有专业化航空救援支队,构建森林航空消防指挥体系等里程碑事件。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建设已初具规模,在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飞机+消防员”的梦想初步实现。森林消防队伍成立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人一马一杆枪、野果雪水充饥肠”的状态,遇有火情,则“骑马报信,树条子打火”,“打早、打小、打了”原则成为我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基本遵循。而我国北方林区偏远林密,南方林区陡坡峭壁,林火发生后,都无法短时间到达火场,空中机动灭火是实现“快”的最有效支撑,“飞机+消防员”(之前称“飞机+警察”)成为一代森林人最大夙愿和梦想。为此,我国便先行从租用国外飞机起步,到动用军用直升机和租用通航飞机,再到组建空降灭火队和专业化森林航空消防力量。逐步实现了空中载人巡护、空中观察指挥,机降队员灭火、直接洒水灭火等实践应用,森林火灾扑救效果大幅提高。
二是领导指挥体系逐步完善。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立应急管理部后,将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部,全面负责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工作。国家森林航空消防力量建设和指挥调度,由应急部火灾防治管理司会同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具体承办。在航空消防力量部署和调机使用方面,由森林消防局和南、北方航空护林总站在应急部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其中,森林消防局负责指挥调度所属大庆、昆明航空救援支队森林航空消防专业力量,以集中训练,分散靠前驻防的方式担负我国东北、西南重点林区和环京地区森林防灭火任务。南、北方航空护林总站主要承担森林航空消防、森林防火协调、卫星林火监测、防火物资储备、人员技能培训等工作,日常以租用航空器的方式开展森林防火灭火工作。经过3年多的磨合和优化完善,国家森林航空消防领导指挥体系逐步完善,森林航空消防响应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是装备数质量持续优化。森林航空消防任务中,航空器(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是运载平台,消防吊桶、机腹式水箱、电动绞车等任务设备是核心执行机构。长期以来,用于森林航空消防的机型主要有直-8、H-225、卡-32、米-8、米-171、米-26等大型、重型直升机,卡曼、贝尔-407、小松鼠等中小型直升机,以及运-12等固定翼飞机。近年来,随着航空制造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应急管理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许多性能优异的航空器和任务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森林航空消防领域。长期用于森林航空消防的直升机数量由原来的70余架增加到90余架,新引进的米-171E、H215等高原性能优异的直升机完成多起高原林区森林防灭火任务。彩虹、翼龙无人机,在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和通信保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AR500B无人机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正式列装森林消防局。高性能光电卫通图像传输系统广泛应用。
3 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发展面临的困境
从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历程看,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整体发展缓慢,特别是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应用仍是空白,森林航空消防体系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新时期我国森林防灭火工作总体要求差距甚远。
一是指挥调度系统整体建设滞后。2019年,应急管理部印发的《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中明确了构建应急救援航空指挥平台,重点抓好应急救援航空调度机构、区域应急救援航空调度中心和航空调度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应急管理部已成立专门的航空救援领导部门,牵头开发了航空调度信息系统,并为长期用于森林航空消防的直升机配备了北斗应用设备,可实时查看森林消防直升机任务动态。但目前应急管理系统在总部与省市间的指挥调度信息传递渠道尚未打通,应急管理系统与民航系统间的通用航空信息传输链路也未接通。领导指挥机构无法全时掌握国内可担负森林消防任务的机组动态,以及任务区域保障资源等重要信息,灾害发生后,多数时候仍需要通过电话了解通航公司机组的具体情况,然后下达调机指令,指挥效率不高。
二是专业灭火救援装备严重缺乏。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我国通用航空器在册总数为4165架(具),其中,旋翼机1347架[5],能够应用于森林防灭火的各型直升机约400余架(大型以上直升机100余架)。目前,国内除海上石油、救助打捞、国家电网、医疗救援用机外,应急管理系统长期租用的森林消防直升机数量不足百架,多数直升机老化现象严重、备件保障不畅、定检维修周期长,且电动绞车、光电卫通图像传输等任务设备配备不足,对于我国2.2亿多公顷森林面积来说,这些航空器的作用杯水车薪。此外,在高原森林灭火能力方面,可用于滇西北、川西和甘南高原直接灭火的直升机屈指可数。精准洒水灭火辅助装备,针对悬崖火扑救的专业任务设备,以及应对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的应用更是空白,我国森林航空消防装备建设亟待加强。
三是灭火救援专业培训尚未系统开展。森林航空消防不同于一般的飞行任务,通常火场地形复杂,火场小气候多变,火场环境对人员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很高。任务机组成员除了掌握一般的航空器驾驶技能外,还需要长时间的灭火救援专业能力训练,人员培养周期长,现实需求缺口大。目前,我国森林航空消防机组人员大多来自军队退役飞行员,经过适应性改装训练后,直接执行灭火任务。我国至今尚未建设森林航空消防专业化培训机构和模拟训练场地,没有配套完善的灭火飞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真正经过航空灭火系统性训练的人才十分匮乏,机组航空灭火能力主要依靠飞行员的经验,参差不齐,效果不佳。随着森林航空消防需求日益增加,灭火任务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大。
四是通航企业参与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热情不高。森林航空消防对航空器和专业任务设备功能性能要求较高,使得该项任务成为一项高消耗的飞行活动,根据机型不同,每小时飞行费用从几千块钱到几万块钱不等,米-26的小时费用更高。目前,国内森林航空消防租机模式是分航期包干方式,即在航期内,任务机组要在指定区域全时待命。在此模式下,机组除了调机、训练和执行灭火任务外,不能再做他用,直升机总体利用率不高(年均飞行时间约为200~300小时),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此外,按照当前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要求,各地均采取分航期招标方式租用直升机担负森林防灭火任务,租机业务无法保证持续稳定,加之国家尚未出台完善的政府购买航空救援服务规章制度和临时征用补偿机制,导致除前期长期参与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企业外,很少再有企业愿意购买航空器等待参与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的机会,进而导致国家森林航空消防进一步扩大规模遇到瓶颈。
4 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发展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和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森林防灭火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森林航空消防是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森林灭火手段,也是世界公认的最为先进、最为高效的灭火手段。新时期,没有航空力量参与的森林火灾扑救行动是没有效率的灭火救援。受机群规模、装备性能、计划审批、保障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应用效率不高,航空灭火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推动领导指挥理念转变。进一步整合森林消防局和南、北方航空護林总站领导指挥职能,形成国家森林航空消防领导指挥一盘棋。组织开展各级森林消防领导干部航空灭火管理能力培训,增进领导指挥人员对森林航空消防力量的了解和认识,转变部分组织指挥人员认为森林航空消防力量无所不能,或者担心飞行安全,认为使用航空消防力量灭火万万不能的思维局限,进而改变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对森林航空消防力量不了解、不想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状。鼓励各级应急和林草部门,增加对森林航空消防保障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加大航空力量灭火的使用力度,充分发挥森林航空消防力量的使用效益,切实提升我国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二是完善力量编成优化调度模式。结合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航空保障基地建设工程,适度扩大应急管理部所属航空救援支队机队规模,丰富机型结构。加强应急管理部门与民航主管部门的协调对接,建设功能完备的通用航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时掌控社会航空救援力量和通航企业运行动态。通过组建消防救援队伍航空救援训练基地,建立森林航空消防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形成机组准入能力标准,加强对任务机组的能力训练与考核评估,组织开展空地结合灭火战法训练演练,建立备用任务机组清单,提供任务能力保持的训练补助经费。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要求,平时允许机组开展日常运营活动,参与其他航空救援任务,遇有森林火灾就近临时征用,机组快速转入任务状态,事后给予经费补偿,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能参与森林航空消防事业。在森林航空消防领域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的消防救援国家力量,长期稳定租用的大型直升机常备力量,以及规模庞大可随时征用的机动力量,提升森林航空消防整体响应能力。
三是完善擴充机型种类数量。现阶段,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主要采用大型直升机,以及少量的空中观察用轻型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机型相对单一、机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建设发展的突出瓶颈。森林航空消防在实际应用中,除直接洒水灭火外,还需要执行空中载人巡护、机降灭火队员、物资装备投送、空中通信中继,以及伤员医疗救护等多样化任务。在使用机型上,应该涵盖轻型、中型、大型、重型直升机,以及水陆两栖飞机和大型灭火运输机等多种机型。为此,需要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引导和鼓励引进性能优异的航空器和任务设备,先行充分灭火任务急需。同时,加大装备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在借鉴国外成熟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灭火需求和科技发展水平,推动高原型直升机,AG600水陆两栖灭火飞机研制和应用进程,以及新舟600和ARJ21灭火飞机的改装进度,并在图像采集、远程通信、协调指挥、低空监管等“重、特、专,高、精、尖”装备研制上狠下功夫。进而丰富我国森林航空消防机型种类,扩大森林灭火机群数量规模,弥补森林防灭火航空器严重不足的短板。
四是激发通用航空市场活力。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应急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森林航空消防需求与日俱增。但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模难以提供有效支撑,航空器短缺、飞行人员短缺、机场保障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森林航空消防能力提升。为促进政府和通用航空企业供需双方有效衔接,需要建立法规制度体系,研究出台航空器租用及临时征用补偿标准,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措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企业积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保障渠道,推动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鼓励金融资本和保险行业加入航空应急救援事业,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海忠.夯实基础做好森林防火这篇大文章[J].森林防火,2016(03):1-5.
[2]闫鹏,赵彦飞.我国森林火灾消防防控对策[J].中国应急管理,2020(05):38-39.
[3]崔海鸥,刘珉.我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中的资源动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05):90-95.
[4]白夜,武英达,王博,石宽.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潜在风险应对策略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20(01):11-14+29.
[5]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2020-2021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R].202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erial firefighting in forest fires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and countermeasures
Yan Peng
(Forest Fire Bureau of MEM,Beijing 100097)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aerial firefighting of forest fires in the new era,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Then,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command and decision-making, strengthening flying formation, arranging equipments, ensuring flight support, and other par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st fire rescue.
Keywords:forest fire;aerial firefighting and rescue;difficulties and risks;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