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囊下水在海工模块建造中的应用

2022-03-10未俊丰

港口装卸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船船台驳船

未俊丰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1 引言

PLV-Castor ONE铺管船项目是为意大利Saipem公司建造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动力定位铺管船。该船由美国船级社监造,全长325 m,宽39 m,型深24 m,轻船重量65 630 t。该铺管船建造时主船体分为3大部分建造,其中舯部模块长101 m、宽39 m,重约1.7万t。为实现该模块下水,设计了使用气囊滑移到半潜驳船上,半潜驳船下潜船体模块漂浮的工艺。

2 常用船舶下水方式

船舶下水是船舶建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常用3种船舶下水方式。

(1)重力式下水。船舶在一定倾角的船台上建造,建造完成后,利用船舶重力,完成滑移及水中漂浮。该下水方式又可分为纵向涂油滑道下水、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和横向涂油滑道下水。重力式下水是以往造船主要下水方式之一。

(2)漂浮式下水。用水泵或自流方式将水注入建造船舶的船坞内,依靠船舶自身的浮力将船浮起。船舶建造完成后,通过进排水系统将坞外水域的水引入坞内,船舶依靠浮力起浮,待坞内水面和坞外一致时,将船舶用拖船拖出船坞。

(3)利用滑道和浮船坞完成下水作业。首先使浮船坞就位,坞底板上的轨道和岸上水平船台的轨道对准,将用船台小车承载的船舶移入浮坞,然后将浮坞脱离与岸壁的连接。如果坞下水深足够,浮船坞就地下沉,船舶即可自浮出坞;如果坞下水深不足,则将浮坞拖带到专门建造的沉坞坑处下沉。

3 气囊下水项目应用

3.1 气囊下水方式

船舶气囊下水方式是指以起重气囊和滚动气囊为主要工具,将船舶承托在气囊上,从修、造场地移入水域或半潜驳船的下水方法,也称柔性下水方式[1]。利用气囊的低充气压力,大承载面积以及大变形后仍容易滚动的特点,先用起重气囊将船舶从墩木上抬起,搁置于滚动气囊上,然后通过钢缆牵引气囊的滚动,使船舶缓慢滑移到驳船或水中[2]。在本项目中,铺管船模块将先借助气囊滑移至半潜驳船,随后半潜驳船下潜使模块漂浮,完成下水。

3.2 气囊滑移模块

该模块船台建造摆墩前,应充分考虑气囊布置位置,以减少拆墩数量。为配合下水及易于施工,墩高设为860 mm,气囊纵向间距4 070 mm,横向囊头间距3 600 mm,布置气囊部分为船底平面区域:长102 000 mm,宽39 000 mm,所使用气囊规格及数量见表1。搬运采用气囊为载体,并辅以牵引装置,气囊滚动平移(见图1)。搬运当天要求天气晴朗、无风,在高潮位时进行。

表1 气囊规格及数量

1.大型模块 2.半潜驳船 3.气囊

搬运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气囊顶升分段模块后撤墩,全船重量完全承载在气囊上,2台绞车牵引分段前移,2台绞车控制船艏后牵,通过控制4台牵引绞车,使船体缓慢移动,当移动到码头前沿时停放。移动过程中及时安放接应气囊,保证船体有足够气囊支承。

第二阶段,搭接驳船系泊就位,拖轮等准备工作完成,安放搭拉钢板,在预定水位时,分段继续向前移动,直到分段搬运到预计位置就位停放。接着安放分段底部支墩,气囊放气使分段落墩座实。最后释放牵引装置,并回收气囊。

3.3 半潜驳船下潜模块漂浮

巨型模块搬运至半潜驳船后,半潜驳船移至深水海域进行下潜,模块完成漂浮与驳船脱离,完成下水作业(见图2)。

图2 模块完成下水漂浮

3.4 气囊下水方式的优缺点

3.4.1 气囊下水的优点

(1)气囊下水可大幅度的提高船厂修造能力,节省大量的建设经费和初期投资。因为传统工艺的上下水需要受到重量、海域、地基等条件因素的影响,从而制约了船厂的生产能力;而利用气囊柔性上下水从根本上改变了只能利用船台、船坞修造的传统方式,能适应各种船舶的特点,适用重量范围广,对地基和海域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可以采用平地修造然后利用气囊下水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船厂的修造能力。

(2)气囊下水能更有效地保护船体,安全可靠。因为气囊与船体是柔性接触,船体重量都会放在气囊上,船舶随气囊柔性平稳运行,保证船体不擦地、不划伤、无激烈震动,更有效地保护船体和船体涂层。

(3)气囊下水省时、省力、灵活机动。因为气囊不仅具有将船舶顶升、纵向移动的能力,还具有横行、斜向移动的能力,与传统的上下水方式相比,更省时、省力、灵活机动。

(4)气囊下水更能降低环境污染,适应国家环保政策。传统工艺使用滑道下水方式,需要用大量的润滑脂,在船舶下水后会随之流到水中,造成大面积污染;气囊下水不需要通过润滑类物质辅助,从而避免对海域的污染。

3.4.2 气囊下水方式的不足

气囊在上下水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破裂,造成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气囊爆破引发铁件飞出伤人,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事故产生的原因多数是气囊质量不过关,或是使用人员对气囊承压能力不够了解,操作不当造成,故施工前应进行系统的分析计算及作业技能培训。

4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大型船舶下水工艺,以PLV铺管船模块为例,介绍了首例采用气囊滑移+半潜驳船下水1.7万t以上巨型分段的实施工艺,可为类似大型船舶的下水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管船船台驳船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AIS船台信号实测分析与应对策略
浅析采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的纵向斜船台设计要点
别具一格的水上戏场——船台
铺管船现状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铺管船弧形铺设路由与系泊分析
2000t驳船改造为起重船吊重试验驳船方案论证
广东中远船务第5艘PX121型PSV上船台
美国:工作船有望复苏
武船接获最“贵”起重铺管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