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煤港口胶带输送机导料槽托辊架改造

2022-03-10张宏生

港口装卸 2022年1期
关键词:托辊作用力胶带

张宏生

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1 引言

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在港口、电厂、矿山等场所,在胶带机构中,托辊架应用量比较大,是其重要的结构。胶带运输线距离长,胶带输送条数多,托辊应用量非常大,更换损坏托辊次数也较多。托辊根据位置不同,更换的难易程度不一。普通段更换托辊较为简单,因上方无障碍物,且托辊架之间距离一般为1 m,将胶带抬起一定距离就可以轻松更换托辊,一般用时为5 min左右;而导料槽段虽然在设计时加装了100 mm的托辊架支座,由于衬板、挡料皮、托辊架间距距离小等原因,更换极为困难,一般用时为60 min左右。为了方便维修,节约时间,对托辊架进行优化设计,使之方便更换。

2 改造技术方案

导料槽托辊更换,一般需动火且维修时间长。通过图1导料槽截面图可以看出,在更换托辊时必须拆除托辊架支座,否则无法拆除两侧槽托,而且胶带上升量也有限,中间槽托受空间影响,两托辊架间距较小,约为350 mm,更换操作困难。

1.托辊支架 2.托辊 3.衬板 4.导料槽及挡皮 5.橡胶带

导料槽托辊架增加100 mm支座高度,结构分为3大部分:托辊架支座、中支架和斜支架。中支架能在托辊架支座上滑动,中支架的固定靠斜支架压板固定,斜支架依靠螺栓固定在托辊架支座上(见图2)。

1.托辊架支座 2.斜支架 3.中支架

改造后更换两侧槽托时,只需要拆除固定斜支架的4条螺栓,将斜支架拆下后安装新托辊,然后重新固定4条螺栓即可完成。当更换中间槽托时,拆除斜支架后,中支架可以滑动到外侧,更换托辊后滑动到中间,最后固定斜支架4条螺栓完成中间槽托更换。改造后,省去了拆除整个托辊架的繁琐过程,安装新托辊的过程均在外侧足够大的空间内完成,更换槽托时间由之前60 min左右缩短到10 min左右,所需维修人员由之前的3~5名减少到2~3名,维修效率大大提高。

3 计算与校核

3.1 载荷分析

托辊架垂直方向受到承载物重力和煤料向下冲击力。承载物重力包括煤料重力、缓冲托辊重力和橡胶带重力。据皮带机实际运行参数[1]:最大运量4 400 t/h,带速4.4 m/s,缓冲托辊间距350 mm,缓冲托辊重38.41 kg,250 m胶带重14 t,计算得到承载物重力为2 346 N。煤料从抛料滚筒经过溜筒冲击到胶带,假设煤料到达下部胶带的速度不变,依据动量守恒计算得到煤料向下冲击力为1 056 N。考虑到堵料等特殊情况,保证安全有效运行,增加安全系数1.5,因此托辊架所受垂直向下最大作用力为5 103 N。

托辊架在皮带机运转过程中受到摩擦力,当特殊情况托辊卡死不转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此处属于干摩擦条件的滑动摩擦,选择橡胶与橡胶平行纹理,确定摩擦系数为μ=0.48[2]:计算得到托辊架所受水平方向摩擦力为2 450 N。

3.2 有限元分析

3.2.1 支座分析校核

垂直向下最大作用力对支座的受力分析、运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小于235 MPa,满足使用要求。

水平方向摩擦力对支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小于235 MPa,满足使用要求。

3.2.2 中支架和斜支架校核

把中支架和斜支架作为一体进行受力分析。物料对托辊架受力点共有6处,按这6处平均分配垂直向下最大作用力,对支座应力分析后所得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最大主应力小于235 MPa,满足使用要求。

图3 垂直向下最大作用力对中支架和斜支架受力分析图

分析水平方向摩擦力对中支架和斜支架的影响,其有限元结果见图4,可以看出最大主应力小于235 MPa,满足使用要求。

图4 水平摩擦力对中支架和斜支架受力分析图

3.3 螺栓连接强度校核

分析斜支架与支座螺栓连接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导料槽在水平段,垂直向下的力对螺栓没有作用力,不考虑其影响。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对其有影响,同时对支座和托辊架支座连接螺栓有作用力,其连接螺栓为M16×50普通螺栓4套,此处受力要大于斜支架与支座螺栓连接处的力,而斜支架与支座螺栓连接为8套M16×50不锈钢螺栓,其强度要大于普通螺栓,利用不锈钢螺栓防止生锈利于拆装,所以螺栓连接强度满足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优化设计的托辊架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4 结语

优化设计后的分体式托辊架消除了更换托辊过程中导料槽的影响,使得导料槽托辊架安装方便,托辊更换简单,节省人力与时间,取得良好效果。本方案在某港口应用1年后,大大提高了导料槽托辊更换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维修效率。

猜你喜欢

托辊作用力胶带
聚氨酯高分子托辊与钢制托辊特性对比分析*
纸胶带随身笔
立井提升容器尾绳托辊及托辊架的改进
有趣的胶带画
简述输送胶带硫化粘接方法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
用比较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物体的平衡,单元训练(一)
方便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