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10罗彦平王海山陈东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标准化监测农产品

罗彦平,王海山,陈东明,何 凯,王 伟

(伊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新疆 伊犁 835000)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农业健康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和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迫切需要[1-3]。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了诸如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市场准入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合格证制度等,以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4-5]。伊宁市按照党中央和农业部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基础条件薄弱,还需要强化一些措施和手段。

1 伊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现状

1.1 源头控制体系

1.1.1 种养殖技术推广

在7个乡镇9村建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市、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种养殖技术培训、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打好基础。精选农业技术骨干人员,编入农业技术培训宣传师资库,制定《伊宁市农业技术培训实施方案》,以“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专题讲座和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开展种养殖技术服务,丰富种养殖户理论知识,提高种养殖技术水平。

1.1.2 标准化生产规模雏形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产前农资储备、产中田间管理和产后运输销售的全过程技术服务指导,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科学养殖技术,指导种养殖和完善农事记录,确保农事作业全过程科学、规范,确保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伊宁市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0.67万hm2,获证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1个,企业绿色食品14个。

1.2 市场准入制度初步建设

在各批发市场、商超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点,对进入每个销售点的蔬果产品进行自检,建立产品检测台账制度和公示制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封存,报至市场管理部门进一步进行核实和风险监测,确保产品不合格情况属实的进行产地追溯、妥善销毁处理,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1.3 三级农产品风险监测体系形成

近年来,伊宁市建立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能够检测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部分农药残留和镉(Cd)、汞(Hg)、铜(Cu)等重金属等指标,实验室先后获得计量认证证书和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合法检测指标20项。同时在各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各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室,配有快速检测设备,负责辖区内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体系初步形成。

1.4 建立农产品追溯平台

建立伊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基地产品录入其中,形成产前、中、后的全过程追溯管理范畴,同时将种子、肥料、农兽药、饲料销售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详见表1,强化监管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初步形成。

表1 农资店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情况

1.5 形成检打联动机制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制定《伊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实施方案》,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业执法科对全市种养殖基地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执法抽检,形成检打联动机制。近年来查处案件12起,其中违法施用兽药类4起,违法施用农药6起,违法销售假冒伪劣种子2起。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标准化覆盖率低

伊宁市种养殖呈现小而多,且比较分散,使推进农业标准化造成一定难度。已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仅一个玉米基地,且面积覆盖率较低。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偏低。

2.2 信息化监管机制建设迟缓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已不适应现今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信息资源分散,数据不统一,缺乏有效共享方式,终端设备落后,软件不全。同时信息采集渠道和手段零散,数据更新困难。

2.3 风险监测能力有限

一是风险监测人员力量较弱,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人员不固定,均由农业系统内部调动,并随着其他工作的需要随时被抽调,存在经验不足,能力有限。二是市级风险监测设备不全,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设备配置不完善,大部分仪器设备已老旧过时,检测指标偏少,覆盖面较窄,对于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无条件检测、风险监测和预警分析能力较弱。

2.4 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经费落实较困难。各级农产品服务站配有检测仪器设备和一定数量的检测人员,但因经费紧缺,仪器设备耗材和试剂等采购迟缓或短缺,严重掣肘检测业务有效开展,导致检打联动机制落实效率较低,工作质量不高。

3 建议与对策

3.1 打造地方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

加强市、各乡镇、村技术服务人员力量配备,打造高质量专业化队伍,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种养殖技术服务,提升基地、合作社、种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把好农产品源头安全关。以现有初具规模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本地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3.2 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管手段

以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抓手,施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将各乡镇、村级监管站录入信息平台,强化监管制度、检测能力和日常监管水平建设,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以监管信息化为重点,推进监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监管工作联机联网、自动上传、数据共享、实时掌握各地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基层监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和水平。

3.3 强化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市、乡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人员力量配备,设专人专岗,持证上岗,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专业化队伍。同时,加强风险监测实验室硬件建设,对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老旧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将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列入风险监测指标范畴,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分析能力。

3.4 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工作保障

各农业部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和各相关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在加强系统内部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主动强化与食药监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监管合力。落实工作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条件保障,确保各项监管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标准化监测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