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发育迟缓仔猪小肠形态和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2022-03-10张旺宏孔祥峰
唐 武 张旺宏 孔祥峰
(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过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新生仔猪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的发生率为6%~10%,早期死亡率高达75%,这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2]。肠道屏障可通过机械、化学、免疫和生物屏障的互作,调节机体稳态,抵抗病原体和食源性抗原的入侵,对维持动物肠道健康至关重要[3]。因此,评价IUGR仔猪的小肠形态和屏障功能特征,可以为调控其肠道发育与健康提供依据。研究发现,IUGR新生仔猪的肠道发育和屏障功能受损严重[4]。与正常出生体重(normal birth weight,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的小肠绒毛变短且数量较少、隐窝细胞凋亡增加、刷状缘酶活性降低[5];IUGR仔猪的紧密连接发育不完善,导致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增加[6];IUGR新生仔猪的小肠上皮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7],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升高[8]。此外,IUGR仔猪肠黏膜上附着的总细菌数量增加[9]。笔者前期研究也发现,不同生长阶段的IUGR猪,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且更易富集一些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其肠道微生物屏障受损[10-11]。小肠绒毛、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膜免疫细胞分别在肠道营养物质吸收、通透性维持和炎症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评价小肠健康的重要指标[12]。因此,本文比较了1~28日龄IUGR仔猪和NBW仔猪小肠形态、紧密连接蛋白和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为IUGR仔猪肠道发育的调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动物试验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永安试验基地开展。试验选取“长白×大白”杂交新生仔猪24窝(第3~4胎次母猪生产,产仔数12头左右)。称取仔猪初生体重,统计产仔数,并计算窝重。根据Bauer等[13]的方法,从每窝初生重低于平均体重10%的仔猪中选取1头IUGR仔猪(IUGR组,平均体重为0.98 kg)、从大于平均体重10%的仔猪中选取1头NBW仔猪(NBW组,平均体重为1.68 kg)。所选仔猪均随母猪自然哺乳,不调栏。5~21日龄补充商品教槽饲粮,21日龄断奶后饲喂商品教槽饲粮至28日龄。饲喂、饮水、光照和免疫等饲养管理按养殖场规范操作。
1.2 样品采集
分别于7、21和28日龄时选取IUGR仔猪和NBW仔猪各8头(每窝选取1头IUGR仔猪和1头NBW仔猪),空腹称重,7、21和28日龄选取的IUGR仔猪和NBW仔猪平均体重分别为1.77和2.79 kg、4.71和6.45 kg、5.06和7.96 kg[10]。麻醉放血处死,取中段部位的空肠和回肠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肠道形态学观察。刮取中段部位的空肠和回肠黏膜,液氮速冻后-80 ℃保存,用于mRNA表达分析。
1.3 小肠形态观察
取固定的小肠组织,经修整、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等步骤后,再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封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空肠和回肠组织形态,测定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
1.4 小肠黏膜屏障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取-80 ℃冻存的空肠和回肠黏膜样品,液氮中研磨,并根据RNA TRIzol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采用Nanodrop 2000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用PrimeScript RT试剂盒将其反转为cD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基因、cDNA为模板,利用ABI-7900HT RT PCR仪(Applied Biosystems,美国)测定小肠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封闭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等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所用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根据2-ΔΔCt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表1 引物序列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19初步整理后,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小肠形态测量和黏膜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IUGR和NBW仔猪小肠形态的差异
由表2可知,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7日龄时空肠绒毛高度、21日龄时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28日龄时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图1和图2可知,IUGR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2.2 IUGR和NBW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
由表3可知,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7日龄时空肠黏膜ZO-1、claudin-1、occludin、IL-4和IL-8以及21日龄时空肠黏膜ZO-1和occludin、回肠黏膜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8日龄时空肠黏膜TNF-α、回肠黏膜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回肠黏膜IL-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
表2 IUGR和NBW仔猪小肠形态的差异
3 讨 论
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至关重要。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是评定小肠形态的重要指标。绒毛高度越高则小肠吸收表面积就越大,其吸收功能就越强;隐窝深度越小则小肠上皮细胞就越成熟,其分泌功能就越强[14]。本研究中,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7日龄时空肠绒毛高度、21日龄时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28日龄时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提示IUGR仔猪小肠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减弱。同样,Su等[15]研究发现,IUGR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表面积显著降低,隐窝深度显著提高;Li等[16]报道,IUGR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这可能与IUGR胎儿优先保障脑等重要器官的发育,肠道等相对次要器官的血流量供给减少,从而导致肠道隐窝-绒毛轴发育异常[17]。
肠黏膜的紧密连接是机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屏障[18]。当紧密连接功能受损时,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机体炎症甚至疾病[19]。ZO-1、封闭蛋白(claudin)和occludin等紧密连接蛋白是决定肠黏膜通透性的重要分子[20]。本研究中,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7日龄时空肠黏膜ZO-1、claudin-1和occludin以及21日龄时空肠黏膜ZO-1和occludin、回肠黏膜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提示IUGR哺乳仔猪的肠黏膜完整性受损。研究发现,大肠杆菌感染时仔猪肠黏膜ZO-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21];7~28日龄IUGR仔猪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丰度升高[10]。这可能与肠黏膜的紧密连接结构受损、肠黏膜通透性提高有关。
图1 IUGR和NBW仔猪空肠形态的差异
图2 IUGR和NBW仔猪回肠形态的差异
细胞因子在维持机体免疫反应和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2]。炎性细胞因子与紧密连接蛋白的改变密切相关[23]。本研究中,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7日龄时空肠黏膜IL-4、28日龄时回肠黏膜IL-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28日龄时空肠黏膜TNF-α、回肠黏膜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提示IUGR仔猪肠道中存在炎症反应。Wang等[24]也报道,与同窝NBW仔猪相比,IUGR新生仔猪血液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7和14日龄IUGR仔猪的空肠上皮内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肠道屏障受损有关;此外,本研究中,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7日龄时空肠黏膜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其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3 IUGR和NBW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
4 结 论
IUGR仔猪的空肠和回肠形态受损,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下调,免疫细胞因子表达异常,进而影响了小肠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