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论下的励志音乐赏析
——以《稻香》为例
2022-03-10屈任飞
屈任飞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一、《稻香》简介
《稻香》是周杰伦2008 年发布的专辑《摩杰座》的第一主打歌,为当年的受灾群众和失业者而创,以MV 的形式歌唱了一个曾一败涂地、后重振旗鼓、欲再度前行的人。歌词第一段为主歌A“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过渡句“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副歌“……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桥段“……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第二段为主歌B“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哦,哦,阳光洒在路上就不怕心碎。”+过渡句+副歌+结束句,结束句和副歌一致。
歌曲主节奏为4/4 拍,主歌和过渡句部分以小切分和同级反复为主,副歌、桥段和结束句部分更强调大切分和级进;乐器音色以吉他为主,主歌A 前、桥段开头和结束句后加入蟋蟀声,主歌A 前弱起并独有幼儿的嬉闹声;第一段中主歌A 及其后过渡句部分主音色增加大提琴,副歌部分主音色再增加八音盒和鼓,桥段部分再新增贝斯;第二段除以第一段为基础外,贝斯和鼓贯穿整段,结束句及其后和副歌部分一致。
二、用王国维的境界论解读励志音乐《稻香》
(一)用王国维的境界论解读励志音乐的合理性
因为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空虚”并因此“苦痛”,所以需要“美术”“慰藉”他们“感情上之疾病”,其中“音乐”因不“易得”且易“智误”而非王国维美术研究的重点。然而,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电子载体的日新月异,流行音乐俨然补足了自己的缺陷。境界,作为王国维独创的评价“美术创造的最高要求及准则”,适用范围包括诗歌。以境界论音乐,既是承认音乐慰藉人心的现实,又是希望探讨立足于音乐本身的理论标准和最上之美。
王国维的境界论以荀子的天官说、佛教的认识论和康德的知识论为根本来源,认为境界是美术作品的“终极追求”,即:创作者透过自身感受经验看到本质,进而抒发表达,最终触动他人意识界。进一步地,“王国维的文学发展论”就是“境界的发展论”,就是找到每一代的“天才”的“游戏”之作。对一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物”周杰伦截至2019 年9 月发布的音乐集作词频分析后,找到三大主题——爱情、亲情和励志,再对各主题代表作——《安静》《听妈妈的话》和《稻香》——作整首作品分析后确认励志是唯一的主旋律。因此,以境界论为理论,以《稻香》为样本对励志境界的创造进行探讨。
(二)励志音乐《稻香》中境界的创造
在运用境界论解读《稻香》前,对意象、意境和境界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辨析,王国维把这三者视为创作者“渐进式”的抒发表达。也就是说,意象是一维的,是从物中抽象的一般人共有的概念;意境是二维的,是感官感知到的,或人脑想象的平面空间;而境界是三维的虚拟现实世界,更进一步地既有发展变化,又有万千协作者。
1.意象符合情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的表达也是“情”的抒发。一般而言,概念是在最初接触自然界时生发的有情的判断,并随新接触而变。据此,首先确认天灾不断和经济危机的创作背景,再联系《稻香》意象;如MV 前段主人公因失业而失智、仪容不整并徘徊街头时,清脆舒缓的吉他声里“电视”里的“多少人”正在“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对比中创作者以汶川军民为榜样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而MV 后段主人公重新接纳自己时,琴弦合奏且鼓乐齐鸣,你呼我应地欢唱着“童年的纸飞机”“终于飞回我手里”。
“电视”作为必备家用电器一般处于日常空间范围,而“纸飞机”作为孩提基础技能属于一般人的幼年爱好,《稻香》的意象选择让概念有了和更广的受众共通的意义空间。《稻香》的励志不是顺风顺水的童真,也并非深陷沼泽的求生,而是切实去解决常人常存的负面情绪——即:用榜样的力量去鼓舞人心,用最初的梦想去振奋人心。
2.意境兼顾五根
“五根”即眼、耳、鼻、舌和身及其相应的神经,创作者以“五根”体察概念的原材料,受众也是凭借它们而不必真到过同一地就能将概念转化为“相通”的感受;一般而言,创作者使用的感官种类越多,受众感受的复现就越逼真;而创作者对感觉经验的描述越细腻,受众的还原度就越高,意境的空间感就越实。《稻香》的意境,以色与声为主,以香、味和触为辅。如“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的歌声中大块大块的稻田和亮晶晶的河流闪现是主声色次嗅觉,如唱到MV 主人公“赤脚在田里追蜻蜓”是主声色次触觉,如唱到“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是主声触次味觉。焦点时近时远,听众嗅之触之尝之,便也收获了一张稻香里、阳光灿烂且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水彩画。
《稻香》的励志在于主人公历经挫折后的这份赤子心肠——即:既有高智力,又维持着低欲求,不仅让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欲望整体“知足”,而且“珍惜”只能暂时满足的部分欲望;而深受欲望之苦的受众就能借助对意境的感知,去感知赤子感知到的世界的模样,进而更具体地抵御负面情绪的侵袭。
3.活用动词,聚“意”成“界”
一般而言,用动词“活化意境”,在不损害“情态”的前提下让“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力”带来境界。《稻香》分别以足部的系列行动和心底的复杂感觉这两套动词诠释“行”和“知”的境界,进而以知行合一的动词再次推动诗歌境界的深化,促使虚实结合、明暗相生且阴阳协调。
“行”——如“跌倒”“继续往前走”和“继续奔跑”等,虚写一个跌跌撞撞重新学会“行走”再学会“奔跑”的人,实写MV 主人公失业后回乡下老家打陀螺、抓蜻蜓和与妻女和好——暗线;“知”——如“想放弃”“让……快乐快乐”和“不怕心碎”等,虚写一个失意者放下功名转而和本我玩耍并获得巨大的情感能量的心理过程,实写失业下乡的MV 主人公在和小孩玩的过程中变得很快乐——明线,明暗互为因果——因为“跌倒”所以“想放弃”,因为“往前走”所以“快乐”,因为“不怕”所以“继续……跑”。进一步地,“知”正确认识“行”——“知足”,“知”正确指导“行”——“回家”;而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既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且因势利导——即:“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又要坚信“阳光洒在路上”,道路尽管曲折但前途必定光明。
境界之下,用户不再是被动的倾听者,也突破了观察者的角色;他们和创作者、MV 主人公一样,也以我手写我心灿烂,也唱“稻”子丰收“香”飘十里的华章;《稻香》的励志就在于此,“稻香”属于且知且行、知行合一的每一人,是实现个人梦的过程中协同创作出的家富国强。
三、对音乐境界形成条件的反思
(一)真情实感的创作者
“宇宙人生之事实随处可见,而其思索以自己为贵”,“事实”因“思索”——特别是“自己”的而升值。《稻香》之“贵”首先在于创作者,周杰伦的家庭在他初二时就破裂,而他本人也算不上音乐界的优等生——他没能考上普通高中,两次报考台北大学音乐系都没过,在1997 年自创曲谱被录用为音乐助理一年后被接连退稿。失恋歌曲《安静》中,分手不快乐的主人公练了一天的钢琴。而在自传性质的《听妈妈的话》里,他从小就在别人娱乐消遣时,练琴、写歌和听录音等。在北大的演讲中,他对没上过大学的坦诚和对初出茅庐时投稿经历的感激,更是直言应在正视本我的基础上训练实战。
事实上,在他被拒稿的两年后,他的第一张专辑《JAY》发布了;此后又五年,他一举成为“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此殊荣;更值得瞩目的是他不仅在流行音乐界继续演绎自己的传奇,而且将触手伸向影视业,同时对内修和家庭关系、确定灵魂伴侣并繁衍教育儿女。创作者脱离抽象的外物,深入具体的超我、自我和本我的范畴去思考去行动而后有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有境界。
(二)情真景真的创作内容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也就是说,有境界的美术作品不仅创作者要有真情实感,而且内容要同时具有“情”“真”和“景”“真”的特点。“真”是绝对的,是可感知的五根感受,是天地可鉴的家国情怀。“真”也是不绝对的,因失业悲伤是真,面对死亡勇敢也是真。“真”更是相对的,王国维赞许诗歌里对“月亮围着地球转”的描述,是因为相对同时代的他人更接近事物“本质”。而在21 世纪,即使是3 岁幼童也有很大可能知道这个事实,对“本质”的接近更加强调创新的视角。
而要想突破不绝对的“真”,到达绝对的“真”,就需要掌握相对的“真”,就需要胜过其他人,就需要拥有“天才”的“直观”。“天才”的“直观”能力指先“脱离物我关系”,再借由“我”转达“事物”之“美”,最终使“美”脱离特殊。如《稻香》中,对蟋蟀声的三次使用分别是主歌A 前、桥段开始和结束句末尾,几乎同时MV 主人公分别经历职场欺凌、失业回乡和妻女回头;第一次鸣叫忽远忽近且伴有孩童的嬉笑让一味忍受职场暴力的中年男人隐隐有了几分让人眼角湿润的亮色,第二次鸣叫短促而剧烈仿佛来自一边老早伸出手一边疾跑着投向一脸慈祥笑意的老妈妈的儿子心底那忐忑不安的战栗,第三次鸣叫欢快又渐起了好一阵时间,给似乎想到了什么震惊又犹豫却又忍不住僵硬地扭头看向身后等待已久的妻女的丈夫和父亲增加了有关成长的说服力。
(三)拥有天才领袖的用户群
音乐与用户群的共鸣拓展了音乐的异时空维度经验——从个体视角的用户扩大交际、获得存在感和自我奖励的入口到音乐应不应该收费和愿意为哪些音乐交钱的群众讨论,再到时事热点与音乐之间的巧合与美妙联想,更美妙的是这种经验并不是偶然的存在,而是早就在那儿的有规律的可掌握的存在。因为这就是天才的创作者要创作出有境界的作品所必须经由的道路——从我开始,途经物,再忘记我只留下美,民间的高手和音乐天才皆是源自于此,与其说谁是伯牙谁是子期不如说他们彼此都在等待相遇时的碰撞带给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