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可共享
——让城市融入人性化理念
2022-03-10宋长海
宋长海
对于人民而言,城市是家,是工作、生活、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物理场所,同时又是凝聚人心、激发潜能、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精神家园。对于城市而言,多样化共享空间的建设不仅需要绿地、步道、建筑小品、广场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和配置,更需要人性化的理念、人文化的气息和人情味的氛围,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愿意留下来,更愿意经常来。
因此,对城市管理和建设者来讲,如何把更多的闲置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变成可供利用的公共空间或绿色空间,并进一步变成人民喜欢和满意的共享空间,这是关键,更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初衷。为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从三个层面来思考、规划和实施:共建才能共享、共享才能共情、共情才能长享。
共建才能共享
“人民城市人民建”内涵核心要义就是城市的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需求则源自于城市各利益相关方,比如政府管理部门、本地居民、外来游客、城市的服务人员等。从政府管理部门的需求来看,主要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城市空间更新的需求、城市产业迭代升级的需求等。从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求来看,主要是便捷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多元的休闲娱乐场所等。从城市服务人员的需求来看,他们在为这座城市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共享到城市的一些发展成果。总而言之,城市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要树立人民至上的建设理念,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城市价值,要彰显人民城市的人文关怀。
“人民城市人民建”同时蕴涵了人民城市共建主体的多元化,不同主体价值诉求的多元化,不同共建方式价值呈现的多元化。但毋庸置疑的是,共建才能共享。只有共建,而且是主动参与共建,才能真正体现共建主体的价值诉求,才能将共建主体的多元价值诉求全过程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建成的城市空间才能最大程度满足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如此建成的城市空间才可能达到利益相关方共享的目的。
上海“建筑可阅读”从1.0版到3.0版的跨越就是“共建到共享”的生动实践。2017年,在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目标的指引下,上海首次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2018年起,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建筑可阅读”工作。随后三年,“建筑可阅读”范围已拓展至上海全市16个区,开放建筑1037处,设置二维码2437处,基本实现建筑的可读、可听、可看、可游,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体验城市的温度和美好。2021年,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工作已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方式,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全新的“数字转型”3.0版。着力在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上取得新成果,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具体包括“五个民”的体验数字化和“五个一”的服务体系化。“五个民”活动主要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各类数字新媒体合作,构建数字全媒体运作矩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建筑,共享“人民城市”发展成果。其中,“全民评”和美团合作,广泛征集对上海城市建筑的游览意见和运营服务建议。“全民讲”和蜻蜓FM合作,邀请市民游客讲述建筑故事。“全民拍”和腾讯合作,征集上海建筑的摄影作品。“全民游”和小红书合作,吸引用户游览上海建筑,发布相关攻略。“全民创”和抖音、大隐书局合作,举办首届“建筑可阅读”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五个一”建设包括成立一个联盟,成员由相关建筑类场馆、建筑业主代表、学术研究机构、新媒体平台等各类社会主体组成;出台一套标准,制定《上海市“建筑可阅读”服务质量标准》;搭建一个平台,继续举办“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作为“建筑可阅读”工作集体亮相、集中宣传、集聚效应的主要平台;打造一支队伍,建立一支由专家、志愿者、讲解员组成的“建筑可阅读”人才队伍;推出一份“套餐”,挑选部分经典建筑开展“一楼一‘套餐’”试点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阅读”经典建筑。
显而易见,上海“建筑可阅读”版本的升级本身就是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其中难能可贵的还有来自基层的首创精神和民众的自觉参与。比如,来自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00后”学生韩璐和3位同学,一起走访调研了徐汇区衡复风貌区“建筑可阅读”的情况后发现,自2018年以来,阅读建筑的形式虽层出不穷,但仍面临着受众人群辐射面狭窄、体验感不佳等问题。于是,他们4人发动身边的力量提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建议,比如二维码扫出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建筑可阅读”的边界可拓展等。2021年10月,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主动征集了他们的想法。随后,徐汇区文旅局落实了部分建议,对历史保护建筑的二维码信息进行全面更新,利用“小程序”整合徐汇区8个文旅相关微信平台,统一内容形式和元素。新的微信小程序“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已上线。小程序内设有“拍照识别”“进入建筑可阅读”两个入口,不少建筑实现了VR游览、语音导览、视频解说以及文创购买等功能,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甚至是科学研究价值都有了更翔实的介绍。
蔦屋书店
共享才能共情
“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内涵核心就是人民城市要能够满足这座城市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事实上,不同利益主体往往会从本位主义出发去考虑如何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各方的本位主义必然导致利己主义,利己主义自然就会引发一些矛盾,甚至冲突。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避免矛盾冲突,就成为城市管理和建设部门无法回避的问题。化解这一问题,关键还得以人为本进行思考和研究,需要升级城市空间中隐含的主客关系,通过理念引导、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等举措多管齐下,使主客关系从主客各享循序升级到主客共享,共享中产生共情,共情中增强共享。
2021年,武康路旅游休闲街区上的“蝴蝶结效应”可以从逆向思维视角为我们展示城市空间中共享与共情的关系。网红的“蝴蝶结效应”其实源自于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牛年春节期间,这幢楼底层住户邻居家媳妇提议挂上粉红色蝴蝶结(或许只是想渲染一下过年的喜庆气氛)。就是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小小举动成就了“上海蝴蝶结阳台”和“上海蝴蝶结阳台奶奶”,更成就了原本就很网红的武康路旅游休闲街区前来打卡的超高人气。但从媒体的连续报道内容来看,除了向公众还原了“蝴蝶结效应”的来龙去脉,更多关注和热议的似乎就是楼内居民的不堪其扰。“蝴蝶结效应”引发的所谓游客和居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本质上来看,是主客各享的心理诉求,即旅游目的地的原住居民和外来游客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满足。疯狂打卡的游客一心急于满足自己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游客过度的打卡行为就会无意当中侵犯到原住居民的安全防线。本源上正是缺乏共享的理念,共情自然就无从谈起。
试想,如此“四两拨千斤”的城市空间微更新现象,如果稍加予以引导,蝴蝶结效应或许可以成就一段佳话,甚或成为“共享产生共情”的经典案例。因为,在阳台上向游客挥手打招呼的奶奶被网友称为“迪士尼城堡中的公主”,这其实是游客对原住居民的至高褒奖,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该也是对“空巢老人”的另一种形式的情感陪伴,只是游客打卡的度需要适可而止,打卡的方式也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主客共享不能等同于主客均享。正如美国学者杰弗瑞 · 戈比(2006)所言,“首先应该为市民提供高的生活质量,有美味食物,能与自然接触,有艺术的和历史的保留,能运动,有节假日、露天市场和其他休闲带来的令人愉快的事,接着才是为非常有限的旅客提供这些休闲娱乐”。
具体而言,实现主客共享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空间共享、利益共享和文化共享。空间共享指的是原住居民和游客能够在共同的街区内开展各自需要的生活、生产和休闲活动,且互不影响。利益共享指的是游客在街区内的休闲消费能够通过适当的渠道惠及到街区内的原住居民,原住居民才愿意主动将空间让渡给旅游者共享,这也是主客共享的核心所在。文化共享指的是基于空间共享和利益共享,原住居民和游客发自内心的主动分享,在换位思考中互为“景中人”或“人中景”。所以,空间共享是利益共享和文化共享的前提,利益共享是空间共享和文化共享的关键,文化共享是空间共享和利益共享的黏合剂,三者互为一体,相互支撑。
共情才能长享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阐释的完整要义,就是要在过程上实现从共建到共享、从共享到共情,进而在结果上实现“长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土地资源寸土寸金,每一处新空间的开辟都必须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从长计议。既要考虑老建筑、老街巷的修葺或重建,更要注重空间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保留与延续;既要完善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更要修复生态功能、挖掘历史内涵、彰显在地文化;既要考虑成年人的需求,又要兼顾未成年人的需求……使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使软硬实力融合并进。将每一处新空间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与生命关怀相统一的共情载体,使生活、工作、休闲旅游在此的人们真正体验到人民城市的品质与温度,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演艺新空间和嘉定区的“我嘉书房”可谓是新空间“共情”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截至2021年底,像“今潮8弄”、朵云书院·戏剧店等演艺新空间将达到100家。这些新空间可能在一处老建筑里,可能在一家新书店里,也可能在文创园区里,抑或商业综合体里。在这里,不仅“可读、可听、可看、可游”,而且“可秀、可玩、可回味”,正在成为上海市民遇见诗意、感受暖意、享受惬意城市生活的常态化选择。嘉定区“我嘉书房”,“嘉”即“嘉定”,亦是“家”的谐音。想来就来,只有自家书房才能做到,所以也是“我家书房”。2017年1月8日,上海首个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行的24小时城市书房——菊园绿地天呈“我嘉书房”落成开放。面积虽然不大,但这家社区书房“五脏俱全”,融合了24小时自助图书室、市民科创实践基地、志愿者自治基地、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还纳入了上海图书馆“一卡通”管理系统,可自助借还、自助办证。“我嘉书房”既是图书馆、是公共文化空间,也是社区自治基地、是暖心故事发生的地方,更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地。在“我嘉书房”,市民百姓的身份除了读者、管理者、服务员,还可以是文化资源提供者、主题活动组织者。在上海,和“我嘉书房”一样的城市新空间还有很多,比如闵行区“城市书房”、浦东新区“融书房”、普陀区“苏州河书房”、静安区“宁的书房”等,他们拥有共同的名字——家门口的公共书房。
这些新空间之所以获得认可和青睐,除了设计感强,环境优美;就近便利,方便参与;融合发展,提供跨界服务等外,更为关键的就是提供了共情的场所、营造了共情的氛围,在不断共享中赋予其日日更新的人文面貌。在这里,可以遇见共情的人和事,所以愿意来,愿意留下来,也愿意经常来。
[1]李婷.沪上“建筑可阅读”全面向数字化转型[N].文汇报,2021-02-04(7).
[2]车佳楠.老建筑二维码信息更新升级[N].解放日报,2021-11-22(6).
[3]施晨露,诸葛漪“.演艺新空间”中遇见诗意感受暖意[N].解放日报,2021-12-09(17).
[4]茅冠隽.我嘉书房”,就是“我家书房”[N].解放日报,2021-1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