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新时代文化研究,构建新海派文艺理论

2022-03-10主持人方家骏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海派舞剧上海

主持人:方家骏

丰厚而独特的海派文化在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我们来探讨海派文化在不同语境下的价值与影响、内涵与外延,有助于对三种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动关系的理解,加深对海派文化时代特征的认知,它将对城市文化精神的传续、发扬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海艺术评论》从本年度第一期起开设专栏,连续刊登有关海派文化艺术的研究文章,结合新时代上海文艺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从吸收、融合和发展的角度,深化对文化艺术现象的研判,为上海文艺创作和文化发展提供鲜活的思想养分和坚实的理念支撑。

本期专栏首先刊登的是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的文章《新海派艺术的文化语境与理论重构》。文章基于“构建城市文化意向,传播城市文化形象,做好上海城市文化特质核心表达”这样一个基本立场,结合新时代海派艺术所呈现的新形式、新旨趣、新审美、新精神,从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出发,对新海派艺术之于上海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完整且深入的阐述。文章内涵丰厚、气象宏大,所述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相信能为这次专题研究和讨论提供正向的价值引领和充分的学理依据。

作为专栏的核心板块,本期重点推出南京艺术学院于平教授关于舞剧新海派的论述文章。于平教授以其广博的学识和宽阔的视野,成为当今中国舞蹈理论界首屈一指的学者。文章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权威的观点,让我们对上海舞剧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路径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文章中关于“激发新海派舞剧时代想象”的表述,则以高位推动的理念,为上海舞剧的未来发展贡献了极富价值的建议。

“一次关于上海舞剧现象的对话”是站在本土立场上,对上海舞剧的历史轨迹和时代进阶作出的客观评价,对上海舞剧“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给予了充分肯定,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上海舞蹈领域坚持开放、包容、接纳,以及尊重多元、相互欣赏的城市文化精神。文章提出以“上海出品”来定义现阶段本土舞剧原创作品,不失为一种审慎且具有思辨意义的学术观点,值得给予关注。

两篇文章在观点上有高度契合之处,也呈现出不同的视角,互为参照,构成了一幅在海派文化滋养下的上海舞蹈人谋求创新发展的精神图谱。

本期另两篇专栏文章,作者基于对旗袍文化的长期研究,侧重于对海派旗袍的历史演变和“非遗”保护进行全方位介绍,通过文化史、生活史、风尚史、工艺史等重要信息,来解读海派文化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如何通过充分吸纳中西方不同文化形态,从而完成从承继、熔铸到创新、发展的整个过程,立体地展现了这一成功案例的中国特色和上海城市文脉。

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艺术的研究和阐释,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为当下实践做好研判,为未来发展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身处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

猜你喜欢

海派舞剧上海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冯双白
欢乐上海迪士尼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