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一个春饼,咬一口春天

2022-03-10王蕾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春盘春饼薄饼

王蕾

立春一到,日变暖,风变柔,空气逐渐湿润,万物陆续复苏。因为疆域辽阔,大江南北的春天或许不会在同一天抵达,但在应时而吃上,中国人绝对是心有默契:来一摞春饼,把春天卷起来吃掉!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的意思,立春还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从周朝开始,立春那天,皇帝要计算好时辰,郑重地举行“祭日大典”。而春天是播种的关键时期,在农耕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普通百姓也十分重视立春,形成了不少有趣的民间习俗。

自先秦时期开始,历代最高统治者都会在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乡村的春耕仪式由民间组织主持。

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打牛,又叫“打春”“迎春牛”,打的时候还会喊着吉祥话,如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既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一场喜庆新春的集体狂欢。

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用彩色棉布和棉花缝制成“春鸡”,钉在儿童的衣袖或帽子上。佩戴时要求男左女右,寓意丰衣足食、茁壮成长、吉祥如意。女人们则戴春燕、春蝶和春蛾。立春戴春燕在晋代就已经相当普遍,《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山西《翼城县志》载:“士女剪彩为燕,名春鸡(燕),贴羽为蝶,名闹蛾,缠绒为杖,名春杆,各簪头上,以斗胜焉。”

立春日,宫廷还会摆设一场春宴,宴上摆着五辛盘,因为辛与“新”同音,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吃这一场春宴,也叫 “咬春”。从北宋至明、清,都有皇帝在立春前后向百官赐春盘的记载。民间在立春这一天也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

另外,还有游春、报春、春社、贴宜春字画、吊春穗等。从这些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中,人们得到一种生命活力的释放,更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

立春日吃春饼。羊角葱(生吃)、青韭或盖韭(爆炒)、绿豆芽、水萝卜、酱肉、酱鸡、酱鸭皆切丝,炒鸡蛋,少加甜面酱,以荷叶薄饼卷食。诸物皆存本味,不相混淆,极香美,谓之“五辛盘”。

萝卜丝不可少。立春食萝卜,谓之“咬春”,春而可咬,颇有诗意。饼吃得差不多饱了,喝一碗棒渣粥或小米粥,谓之“溜缝”,如砌墙灌浆也。

——汪曾祺《四时佳馔》

关于“咬春”,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春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在立春日试春盘、吃春饼了。《关中记》里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当时的人不单是吃春饼,还将卷好的春饼作为礼物馈赠亲朋。

在更古老的时期,春饼是“供品”,与女娲补天的传说有关。

传说上古时期,女娲以一片很大的圆形泥饼补好了天上的破洞,拯救了人类。为了纪念女娲,人们便用面粉制成一片片圆形的饼,以示不忘她补天的功德。宋朝之前,正月初七为“人日”,正月二十三为“天穿节”(女娲补天的日子),这两天,人们会将春饼供于庭前,名为“熏天”“拜天”。

春饼从供品变成餐桌上的美食起源于晋朝。晋朝周处《风土志》记载:“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明代李时珍对“五辛盘”的解释是:“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这样描述汴京的市卖点心:“常熟糍糕、瓦铃儿、春饼……”

据说明朝第十代皇帝朱厚照非常贪玩,经常出游,不愿在用餐上耽误时间,侍从们又怕饿着皇上,特意准备了薄饼,卷上葱、酱、肉菜,既方便又美味,皇帝吃后大加赞赏,就将这种吃法带回京城,诞生了最早的“皇家快餐”。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明代大臣申时行对此也有详细描述:“紫宸朝罢听传餐,玉饵琼肴出大官。斋日未成三爵礼,早春先试五辛盘。”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春饼好吃在于它的配菜,各地物产不同,配菜因地制宜,种类繁多。北京的有酱肉、春菠菜、绿豆芽、韭黄、香椿芽、粉丝等,到了沿海就可以加进虾仁等海产品,长沙则有当地的特产腊肉,江南一带,会加进新鲜的竹笋丝,四川以及潮汕地区还有甜的馅料。但突出不变的是要有鲜嫩的时令菜蔬,包括新鲜的野菜,紧紧地抓住春天的味道。

春饼有蒸和烙两种做法,但吃法一致,都是将炒好的菜放入薄薄的面皮里,卷而食之。

北京人吃春饼非常讲究。春饼要求薄、透明、有韧性,而且要能一分为二地揭开。饼跟手掌大小差不多,卷好后放在嘴里,和嘴大小相当,方便咬。卷的时候先把甜面酱抹在饼皮上,放上羊角葱打底,放上豆芽兒、黄菜等,再放上酱肉、驴肉、熏肚。卷饼讲究饼皮左搭右,饼卷好后,封口朝向自己,左手在下托住饼底,右手拿着上边。饼要把菜包起来,不漏不破,要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讨个吉利。

材料:面粉300克,8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160毫升,植物油(或熟油)适量。

第一步,开水烫面: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中筋面粉300克,然后分几次加入开水160毫升,边加边用筷子搅拌面粉,直到所有面粉均被搅拌成面絮,静置一会儿。

第二步,揉面饧面:等面絮不烫手后,按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饧面30分钟,然后取出,再次按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分成均匀的小面团。

第三步,擀成面皮:在案板和擀面杖上都均匀抹上一层植物油,把小面团擀成一个个薄面皮。

第四步,蒸制面皮:取一合适大盘,用毛刷给盘内均匀刷上一层植物油,把擀好的薄面皮平铺到大盘内,给面皮表面刷一层油,继续摊放第二张,直到全部摊好。起蒸锅,加入足量清水,把大盘摆入蒸笼内,烧开后大火继续蒸10分钟,关火,5分钟后开盖,趁热把所有面皮分开,蒸春饼即成。

第一、第二步同蒸春饼一样。然后把两个面团刷上油,叠在一起,摁压成厚饼,再擀成薄皮,放入不粘平底锅内(不用放油)开小火烙制,待表面鼓起大气泡即可翻面,翻后再鼓起大气泡时迅速盛出,趁热从中间分成两张,烙春饼即成。

“薄禄何如饼在手”,在“吃货”文人眼中,家常春饼俨然人间至味。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把饼平放在大盘子上,单张或双张均可,抹酱少许,葱数根,从苏盘中每样捡取一小箸,再加炒菜,最后放粉丝。卷起来就可以吃了……

餐桌上布满盘碗,其实所费无多。我犹嫌其麻烦,乃常削减菜数,仅备一盘熟肉切丝,一盘摊鸡蛋,一盘豆芽菜炒丝,一盘粉丝,名之曰“简易薄”,儿辈辄欢呼不已,一个孩子保持一次吃七卷双张的记录!

——梁实秋《薄饼》

北平人吃薄饼,讲究到蒸锅铺去烙,一斤面烙出饼来分八合、十六合两种。两页为一合,烙的时候,中间用小磨香油涂匀,既取其香润,又便于撕开,东北老乡叫这种饼为单饼,其实是双而不单。现在台湾的北方馆都叫它单饼,有些年轻跑堂的,您跟他说薄饼,他真能把撕不开、卷烤鸭子的饼端上来,愣说是薄饼呢!

——唐鲁孙《什锦拼盘》

裹在一起吃的东西,种类多得很。山东的烙饼卷大葱,天津的煎饼卷摊鸡蛋,外国的三明治、热狗……比比皆是,但都没有北京春饼那样的效果。上述这些裹着吃的确实都是混合物,是一加一等于二。

只有春饼不是,春饼仿佛是综合物,成者是络合物,春饼是乘方,而且不是二次方三次方,简直是九次方。

总之,八样东西分别放入,夹在饼里,味道立刻大变。香得出奇,令人胃口大開。确实是一大发明,人们不能不为北京古人的聪明而折服。

——舒乙《春饼》

和面时,面粉和水融合,加上不断搅拌,面粉内的蛋白质会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大家俗称的“面筋”。做面条、馒头等面食时,面筋的含量越多,面条就会越筋道爽口,馒头也会更加鲜香耐嚼;而在做饺子、春饼之类的面食时,面筋含量越高,放凉后就会越硬。

烫面时,面粉接触到水的高温,一部分蛋白质会被烫得失去活性,搅拌形成的少数面筋也被烫软了,和好的面团就会特别柔软,用这样的面做的春饼才会香软、不干裂。

3737501908283

猜你喜欢

春盘春饼薄饼
烤薄饼
什么是春盘
春饼迎春
立春吃“春盘"
Pancakes
京郊寻春意 胡同吃春饼
快乐的中秋薄饼
释“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