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交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答卷”
2022-03-10郭燕
郭燕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中央、市委部署要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了司法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4项重点任务和46个具体项目。
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上海法院加强与苏浙皖三地法院的司法协作,跨域执法办案成为新常态,推动适法统一,3个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
跨域协作尽显“同城效应”
“公正司法,惠我台商。”2021年8月,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浙江嘉善法院)、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青浦法院)收到一面台胞赖女士寄来的锦旗。
原来,2017年,台胞杨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赖女士借了10万元,并出具借据,承诺于2018年2月28日前归还。然而,借款期满后,杨某只还款6.35万元,剩余的3.65万元迟迟不肯支付。赖女士于是向浙江嘉善法院提起了诉讼。案件审理期间,由于赖女士仅能提供杨某的台胞证号,对其他信息一无所知,浙江的承办法官于是运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全域协同”法庭工作联盟机制,向上海青浦法院发起了跨域调查。
接到协作请求后,上海青浦法院法官刘燕立即向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区人口办申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杨某尚未出境,且在上海有居住地。刘燕马上将杨某的居住地址提供给浙江嘉善法院,协助其完成送达。
此后,浙江的承办法官也多次尝试,最终联系到了被告杨某,并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析理,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圆满解决后,赖女士向两地法院送来锦旗,感谢两地法官的通力合作、高效解纷。
那么,让台胞赖女士受益的示范区“全域协同”法庭工作联盟机制到底是什么?
刘燕介绍,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审判职能,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2021年6月,浙江嘉善法院、上海青浦法院、江苏省吴江区人民法院的12个人民法庭成立示范区法庭工作联盟,在诉讼服务、审判、执行等八大方面开展协作。
台胞赖女士的案件正是法庭工作联盟加强执行协作、配合完成执行事项的一次有效探索,最终入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法院“十大执行典型案例”。
“我们已经多次使用法庭工作联盟机制处理纠纷,比如疫情期间,出行不便,浙江的法官帮助我们安排异地开庭事宜,我们帮助他们去上海的银行调查当事人账号情况,彼此都省了不少力。”刘燕说。
除了示范区法院,2019年起,沪苏浙皖四地高院在跨域立案、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环境资源审判、执行等领域都签署了协作协议,推动形成司法文书送达、案件调查取证、证据保全、案件管辖、区域法律服务等方面有序衔接,实现执法办案的“同城效应”。
适法统一赢得“司法公信”
近年来,随着各大电商资源输入、品牌孵化和产业升级,长三角地区的网络购物纠纷也大幅增加。2020年5月11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原告李先生在淘宝网店内购买了某品牌茶叶,收货后,认为茶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于是将厂家起诉到了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应由被告住所地和原告收货地人民法院管辖。但经法院调查和李先生自认,法院发现,李先生提供的订单收货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陆家浜路21号”为虚构,相关派出所也证实,该地址查无实处。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认为,李先生的上述行为不符合相关管辖规定的立法本意,背离了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干扰了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故对其以虚构的收货地作为案件管辖连接点的诉讼行为不予支持,并裁定将案件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处理。
“法院对长三角地区平台经济和电商发展引发的管辖权问题作出裁判,有效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对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具有示范意义。”案件宣判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钱玉林点评道。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活跃,创新驱动能力强,在审判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司法协作的不断深化,加强适法统一无疑是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更优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关键。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长三角地区法院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2020年5月21日,四地高院围绕司法保障营商环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环境资源保护等三大方面,联合发布第一批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典型案例24个,推动区域适法统一。
2021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上海法院的上述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等3个案例入选。
除了发布典型案例,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法官袁田看来,召开跨域专业法官会议也是推动区域适法统一的有效举措之一。
2020年6月8日,上海浦东、浙江嘉兴南湖、江苏南京玄武三地法院通过知识产权审判一体化办案平台召开跨域专业法官会议,就商标权纠纷案件中的证据审查标准、法律适用等问题开展研讨。
“三地法官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各有心得,通过跨域专业法官会议,能够打开大家的审理思路,统一裁判尺度。”历时3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后,袁田感慨。
服务大局彰显“时代担当”
2022年1月11日下午,在上海海事法院的会议室里,一场线上视频会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会上,上海、南京、宁波、武汉四家海事法院的10个派出法庭党支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海事法庭党建联盟合作协议》,党建共建工作在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这已经不是上海海事法院第一次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了。早在2019年10月24日,该院就发布了全国首份专题涉及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海事审判白皮书。
白皮书集中通报了法院在审理长三角地区海事海商纠纷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多式联运货损纠纷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北粮南运相关纠纷中暴露诸多薄弱环节、涉进口汽车零部件运输货损纠纷面临的难点等。
针对诉讼中暴露出的这些风险和漏洞,上海海事法院主动向行政主管机关、航运企业单位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为相关机构和企业完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强化信息化建设,研发船舶大数据分析系统,与海事局等相关部门数据联通,为保障审判工作高效运转提供硬件支撑。
考虑到海事审判的专业性,上海海事法院还着力打造航运法律研究高端智库,聘任海事海商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特邀咨询员、专家陪审员,共同应对长三角港航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交流中出现的前沿问题。
上海海事法院的实践只是法院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化跨域合作、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保障机制的一个缩影。
2020年9月16日,沪苏浙皖四地高院与四地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备忘录,通过建立司法与行政等部门的一体化会商、一体化跨区域协作、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队伍建设,促进长三角地区发挥好科技创新先驱作用。
2021年12月11日,以“资产管理司法实务问题研讨”为主题的“长三角金融庭长论坛”在线上举办,为长三角区域金融法官与专家学者交流观点、达成共识提供了良好平台,对金融司法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上海法院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增强依法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协同性、前瞻性,健全完善各项司法协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区域审执工作高效开展,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表示。
32785003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