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黄浦特色”

2022-03-10何建红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黄浦联系点民意

何建红

2018年7月,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试点设立10家区级基层立法联系点。3年多来,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突出“黄浦特色”,有效发挥了“接地气、通民意、扩参与、提质效、展特色”的职能作用,先后参与45部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征询,上报各类立法建议400余条,被采纳或部分采纳70余条,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黄浦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

让红色资源成为城市“流动名片”

王如忠是上海社科院应用所研究员,也是立法建议的积极参与者。2021年6月,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开展对《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草案)》的意见征询。王如忠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中共一大纪念馆是上海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重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中共党史、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知晓中共一大纪念馆,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十分有必要。

“地铁是现代城市的‘流动名片’,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力大、宣传力强,建议可以结合《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立法,实实在在地为宣传、传承和利用红色资源做一件大事。”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王如忠提出了把上海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改名为“中共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的建议。这条建议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在市、区两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赶在建党100周年庆典之前完成了地铁站的更名。王如忠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没想到自己的建议得到了这么大关注,而且办成了,确实深刻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力”。

“上接天线,下通民意,中间连着良法善治”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是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曹志龙律师是联系点负责人。他一直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者,国之公器”,基层立法联系点既是基层的又是顶层的,既是末端的又是前端的,既是实践者又是参与者,上接天线,下通民意,中间连着良法善治。

为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曹志龙牵头组建了一支由11位律师、6位人大代表、3位干事组成的工作队伍,疫情期间还成立了疫情防控法律研究专门小组。在参与《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时,他调动了联合律师事务所10位专业律师、市律协6个工作组近30位律师参与。近年来,他带领专业团队先后参与20余部法律法规立法调研,提出立法意见建议100余条,被立法部门采纳近20条。

在参与《上海市长江中华鲟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调研时,他和团队建议将第六条“对于影响中华鲟生存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有关机构和组织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的,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配合支持”中的“有关机构和组织”修改为“检察机关和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修改意见的形成经过了充分论证,并最终被采纳。他还参与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等立法修法过程,提出的多条建议被采纳。

曹志龙律师说,促良法、行善治是立法联系点的重要功能,加强立法联系点自身建设很重要。他创立了“外滩议站”新品牌,定期开展讲课、研讨、沙龙等活动,率领律师团队定期到辖区内开展“外滩议站”法律分享会,收集社区“疑难杂症”案例,运用“收集—分析—适用—反馈”的闭环流程,对社区居民遇到的法律难题一事一议、跟踪反馈,让社区居民深切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近年来,联合律师事务所还推动实现了与市律协参政议政促进委员会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共享,加强了司法实践与立法参与的工作联动,在参与《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时,立法联系点提出的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推动企业依法破产等建议都来源于执业实践。为拓展立法参与的渠道,联合律师事务所在线上开通了“立法联系点民意收集栏” “民意代表聊天室”,提供专门通道让群众发声,通过微信、互联网等发布立法征求意见内容,与群众保持实时互动;在线下,开设基层法律工作室,每周五的上午值班律师准时来到工作室为居民群众答疑解惑,同时收集群众的难题和意见建议。

“1+2+5”格局体现“淮海特色”

通过创新实践,淮海中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在不断畅通基层立法民意渠道上走出了“黄浦模式”,体现出“淮海特色”。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志成居民区的一位居民通过居委会向基层立法联系点反映:其居住于二级旧里,邻居为精神障碍患者,经常对其进行言语辱骂及噪声干扰,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中缺乏相关强制措施的规定,导致居委会与民警都缺乏采取措施的依据。立法联系点邀请了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的一位人大代表共同接待居民,居民表示希望通过立法联系点向市人大建议对相关条例进行修改,做到既不损害精神病人的利益,又不影响普通群众的正常生活。立法联系点第一时间将居民的建议上报了区人大法制委。

淮海中路街道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域,百年石库门与时尚新天地、风貌保护区与税收亿元楼隔街相望,5万在住居民、7万楼宇白领以及日均5万余人的游客相拥汇聚。如何针对不同人群,实现立法参与信息采集的差异化?街道形成了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统筹,覆盖商圈楼宇和居民小区的“1+2+5”工作格局。立足辖区商业商务繁荣、楼宇企业集聚特点,在新天地时尚、兰生大厦设立2处商圈楼宇立法信息采集点,把民意征求的范围延伸到企业、白领、游客等人群;考虑到辖区不同社区居住形态和居民结构,在衡复风貌保护区、二级旧里、高档商品房、售后公房等不同类型住宅小区设立5处居民区立法信息采集点,及时收集来自群众最原汁原味的声音,实现在不同社区、不同人群中的全覆盖。

淮海中路街道立足辖区实际,正努力把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立法建议汇聚点、法治文化播种机、全过程民主新窗口,架好民意“连心桥”,开好民意“直通车”。近年来,淮海中路街道立法联系点聚焦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城市管理等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依托“淮海有约”议事品牌,开通立法联系点网上直播活动,在相关法律文本出台之前就主动作为、跨前一步,提前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意见,主动将社情民意转化为立法建议,为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满月时,以“人大代表与企业面对面,共话黄浦营商环境建设”为主题,街道邀请部分市、区人大代表面对面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助推辖区营商环境优化、促进商圈发展;而在居民区,则重点聚焦民宿管理、养老服务、精细化管理等民生热点,广泛征集民意,邀请社会各方共商区域事务、共议社会话题,积极传递人民群众对立法修法的需求。2021年,立法联系点以“新天地新高地新标杆”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实地考察、线上讨论及线下论坛,汇集了立法意见建议36条,助力新天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更加充满活力、彰显魅力。

在淮海中路街道,老百姓“原汁原味”的意見正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源源不断地上传到立法机关。黄浦区人大将进一步加强探索,发挥好自身优势,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多的“黄浦故事”。

(作者系黄浦区人大法制委、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

3130500338282

猜你喜欢

黄浦联系点民意
瞻李白烈士故居
义乌:建立全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黄浦恩、刘洋、罗玄、彭霞作品
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解读
民意更关注事件真相
浅谈民意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
“上海滩”名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