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滁州市村庄类型判识研究

2022-03-10苏子豪余波平范树平王韵辰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苏子豪 余波平 范树平 王韵辰

摘 要: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类型判识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要点与难点。以滁州市为例,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水平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各项村庄的适宜值,通过村庄分类识别体系,采用筛选法进行农村居民点的类型判识。结果表明:滁州市的1250个村庄可分为特色保护类83个、集聚提升类796个、搬迁撤并类284个、城郊融合类87个;农村居民点的适宜程度沿公路呈条带状分布,围绕乡镇政府发散,同时公路通达度的分布对村庄的适宜程度影响较大。对村庄进行适宜性评价与类型判识有助于村庄空间布局的优化,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为滁州市村庄的规划与发展以及差别化整治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村庄类型判识;乡村振兴;差别化整治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3-0008-06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suitabilit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village types ar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work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This paper takes Ch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ree dimensions: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level, evaluates the suitability of each village, uses the villag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identify the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1250 villages in Chuzhou city can be divided into 83 in the category of characteristic protection, 796 in the category of agglomeration and upgrading, 284 in the category of relocation and annexation, and 87 in the category of suburban integration; The suita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striped along the road and dispersed around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road accessibility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suitability of villages. Finally, th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and type iden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optimise the spatial layout of villages and to develop locally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odels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will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facilitating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in Chuzhou as well as differentiated remediation.

Key word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Village type Identifi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Differentiated remediation

1 引言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核心,让发展迈向新的格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关于我国的国土空间协调,需要针对地区差异进行全领域的整治。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协调各方面综合因素,加强用途管制,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整治进行“多规合一”。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对中国的资源利用提高了规范要求,要以保护为首要前提,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双评价”工作开展,推进三区三线的划定与确定,针对山水路林村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促进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配置相适应,权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在打造集约高效“三生”空间的同时,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国外较早进行村庄整治且具备代表性的有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徐美银[1]认为德国的重要经验在于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和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即注重自发产生内在动力和依赖群众,从而实现可持续循环高效率的乡村振兴。另外,德国的村庄更关注农业农村保护,遵循“补偿原则”,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同发展[2]。尚烨霞[3]和白玮[4]等认为合理进行土地利用,增强乡村吸引力和创新发展是关键所在。例如,在德国村庄更新计划上,鼓励乡村发展领域的创新研究,《土地管理法》《国土规划法》《村庄更新条例》等条例的颁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国外学者中,Alexander Wezel、Sabine Weizenegger[5]针对德国Allgäu地区,提出需要在开发整治过程中注意物种丰富度,并提出现阶段还应建立完善网络LEADE计划。Leyla Dayyani[6]针对德黑兰大都市边缘农村居民点,使用整体称重(OW)方法[包括熵、批评、IDOCRIW 和主观称重方法(包括排名总和)]和组合距离评估(CODAS)方法相结合,根据质地恶化阶段对农村居民点进行评价和排名。此外,面对恶劣的农村居民环境,Sarlak Mahnaz[7]以伊朗马兰贾布沙漠边缘为例,提出创新型绿地理念,沙漠边缘生产性景观促进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型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模式也应运而生,Kurcheeva G I[8]凭借农村住区生活质量数字化的方法,解决了众多社会和公共性质的难题。

在整治模式上,国内早期关于土地利用整治的发展研究思路为“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的上海郊区对策“三集中”模式。郭淑红[9]总结归纳认为宅基地置换和渐进归并是上海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2个主要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资金库”非常重要。谢萌秋[10]采取GIS查询统计和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点状目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不同空间分布格局的村庄开展分类型整治。对于适宜性评价和空间格局优化方面,代表的有袁增光[11]采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生态学方法,许婷等[12]以贵溪市为研究对象,邹利林[13]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应用Voronoi图,以及郭鹏飞[14-16]构建的MCR模型。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的评价模式和整治模式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加快完善构建评价指标和农村居民点类型区分对村庄的空间布局优化、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乡聚落实现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居民点整治及自我更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有2方面:第一,在理论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当地政策,针对未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整理,有利于解决城镇空间由近向远郊扩张问题。在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为村庄整治与乡村振兴提供经验,从而加强完善村庄类型评价体系,为村庄类型的划分与今后的差别化整治提供依据,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第二,对滁州市村庄进行具体类型的判识,有利于各地区特色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效率最大化,从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在当前用地紧张和建设用地扩张和需求下,针对农村居民点的整治显得十分重要,合理安排农用地,合理利用农村闲置用地,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农业生产用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17]。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2020年《滁州市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查询,同时查阅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和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的相关数据资料。理论上从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各类型判识的定义出发,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总结,结合安徽省滁州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经济发展状况,秉持“客观公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遴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维度指标构建适宜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结合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使用区间赋予得出每个村庄适宜值,依据收集的资料成果,对各乡镇村落农村类型进行识别,为各类型村庄差异化整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8],技术路线见图1。

3 研究模型准备与评价结果分析

3.1 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研究模型方向和内容的确定需要结合研究区域的现状特点。首先,通过滁州市的数据对区域现状进行阐释;其次,选取模型指标,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构建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根据权重计算出村庄适宜值,为后期的村庄识别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生成滁州市村庄适宜空间分布图,结合政策文件导向对滁州市村庄分布适宜进行评价。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大小和各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数,进而为每个评价指标提供相应权重,提高评价结果的合理性[19]。因此,在筛选后采用熵值法对以上3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各个村庄的适宜值评分并进行排列整理。依据实际情况和指标因子来确定3项指标的最终权重,其步骤如下:

3.1.1 地理条件模型 基于自然地理维度,遴选出高程、坡度2个指标。通过ArcGIS计算出村庄密度,即高程、坡度的分级村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再利用回归模型消除异质性进而预测出初级适宜值,最后对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使取值区间控制在0~1。

其中高程大于150m的地区,根据高程分级定义为最不适宜布局村庄,进行区间赋值为0;将高程在-10~10m的村庄认定为最适宜布局村庄,区间赋值为1。同理,坡度大于9°的地区进行赋值为0,坡度在1°~3°的地区赋值为1,分区间得出地形地势适宜性汇总见表1。

3.1.2 公路因子模型 在社会经济方面选取主要公路分布对村庄分布的影响作为评价指标。其中将间隔设定成100m,对村庄附近300~1000m的公路作缓冲分析,并计算村庄分布与主要公路距离影响的相关系数,从而得出落入各级缓冲区范围内村庄的面积与各级缓冲区面积二者间的比值。最后对相关系数进行处理,使其数值区间控制在0~1,当村庄与主要公路距离大于1500m时,相关系数视为近似等于0,说明公路的距离域对村庄的分布影响微弱。主要公路邻近适宜性汇总见表2。

3.2 数据的处理与综合评价结果 运用上式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得出的高程、坡度、公路邻近适宜性村庄分布如图2、3、4所示。使用ArcGIS中的属性连接功能,将滁州市行政边界与高程、坡度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并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Natural Break)进行分级,生成高程、坡度适宜性空间分级图。此外,省道、县道及乡道与滁州市的行政边界运用ArcGIS进行叠加,将100m设定成缓冲间隔,300~1000m为缓冲半径,根据缓冲区进行多环缓冲分析得出公路缓冲图,并根据公路邻近适宜性值进一步处理,生成主要公路的村庄适宜性分布图。

本研究在基于对滁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運用熵值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赋权,并选取高程、坡度、公路3个指标因子,通过运算得出各村庄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3)。

在ArcGIS平台,可采取调用空间分析模块的方式,将表3中所得的各村庄综合得分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得出滁州市村庄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图(见图5)。由图5可知,总体上滁州市村庄综合适宜值得分沿公路呈现线性条带扩散分布,公路密级交叉地区适宜性较高,地势起伏不大。同时,江河湖泊水域和公路的距离以及乡镇政府中心对居民点适宜度影响权重较大,说明居民点的生活与湖泊水域和村庄的道路通达度密切相关。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适宜度分值呈现递减趋势,由于与乡镇越近的村庄交通更方便,因此影响的分值也会越大。

4 农村居民点村庄类型判别

4.1 判别方法 根据4种村庄的定义与特征,遵循1个行政村只能分类识别为一类村庄,全部居民点都具有识别依据标准的判识原则[20],本文先针对所有的村落进行统计,根据筛选法首先识别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的村庄,再根据城镇区建设型居民点识别技术判别出城郊融合类,最后将剩余部分归类为集聚提升类村庄。

4.2 具体识别流程与综合归类分析 第一步,识别特色保护类村庄。该类具有景观、文化特色的村庄不仅满足所住居民的生活生存需要,而且承载着当地特色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旅游、考察和景观的功能。如天长市龙城镇龙岗社区被称作龙岗古村,有1200多年历史传承,作为一方风水宝地,于2014年被列入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再如天长市汊涧镇长山村,西与来安毗邻,南与六合区接壤,且附近有东胜禅寺、天长望夫台、天长市护国寺等旅游景点,诸如此类村庄可被识别判定为特色保护类型,共计83个。其中天长市3个、全椒县13个、南谯区4个、明光市3个、琅琊区3个、凤阳县25个、定远县25个、来安县7个。

第二步,识别搬迁撤并类村庄。该类村庄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适宜性较低。根据适宜性标准识别并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去除城郊融合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将适宜性评价值≤50分的村庄定义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搬迁撤并类村庄。该类村庄的高程坡度起伏一般较大,且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隐患,交通道路不方便,发展时投入的成本较多,可划分为搬迁撤并类,共计284个。其中定远县44个、凤阳县60个、来安县69个、琅琊区5个、明光市51个、南谯区9个、全椒县24个、天长市22个。

第三步,识别城郊融合类村庄。首先以滁州市开发边界线为基线构建边界线2km外的缓冲区,排除在内的村庄和特色保护类村庄,结合地形、当地政府的规划要求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将其缓冲区内的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类,共计87个。其中定远县14个、凤阳县9个、来安县12个、琅琊区8个、明光市5个、南谯区27个、全椒县9个、天长市3个。

第四步,识别集聚提升类村庄。根据统计的村庄总和为1250个,用明确分布的村庄总数减去其余3种类型的总和,将剩余的部分归类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共计796个。其中定远县201个、凤阳县171个、来安县59个、琅琊区26个、明光市85个、南谯区75个、全椒县52个、天长市127个。4种类型村庄在各地区的数量状况如图6所示。

结合各村庄适应度判别和实际状况,本研究充分运用公众参与手段,通过对各村的村民代表、村干部和乡镇基层领导进行多次座谈商讨及实地调研,在充分考虑各村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对滁州市域范围内的1250个村庄进行定性化分类。各区县涉及行政村个数见表4,在GIS中成图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集聚提升类村庄在识别图中分布区域最广,数量达到了796个;其次是搬迁撤并类村庄,占284个;而城郊融合类村庄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共有87个;最少的特色保护类村庄仅有83个,在图中的分布较为零散。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要求,对国内外的整治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有利于滁州市各类用地的因地制宜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从而助力实现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在理论上明确乡村振兴与适宜性评价的互动关系,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结合收集处理的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公路距离3个指标因子进行评价,计算出适宜值并形成相应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点的适宜程度沿公路呈条带状分布,围绕乡镇政府发散,同时公路通达度的分布对村庄的适宜程度影响较大。最后基于最终评价结果对滁州市域下1250个村庄进行农村居民点类型的判别,分为特色保护类83个、集聚提升类796个、搬迁撤并类284个、城郊融合类87个。村庄的分类结合了城镇开发边界线的划定,采取筛选法并紧密联系实际情况,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有助于各类型村庄的差别化整治,符合新时代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部分区位条件良好的乡村的发展速度已经不亚于小城镇。有些村庄的农村居民点因经济发展水平过快导致急剧扩张的现象。虽然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随后又普遍出现布局散乱、“空心村”等问题。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影响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整体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地域文化的渗透,部分村庄逐渐向旅游化、特色化转型,但目前缺乏基础的理论研究和整体空间格局的规划安排,因此需开展进一步的實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美银.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J].农业经济,2020(12):30-32.

[2]徐建春.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1(06):75-80.

[3]尚烨霞.土地利用与乡村振兴——国内外经典案例总结及政策启示[J].中国房地产,2020(33):36-38.

[4]白玮.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国际借鉴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0(19):26-28.

[5]Alexander Wezel, Sabine Weizenegger. Rural agricultural reg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Allgäu region in Germany[J].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6,18(3):717-737.

[6]Leyla Dayyani and Mehdi Pourtaheri and Hasan Ahmadi. Evaluation of texture deterioration stages of rural settlements on the Tehran metropolitan fringe using the decision-making method of OW and CODAS[J].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21:1-49.

[7]Sarlak Mahnaz and Ferretti Laura Valeria and Biasi Rita. The Productive Landscape in the Desert Margi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 An Innovative Greenbelt for Maranjab Desert in Iran[J]. Sustainability,2021,13(4):2077.

[8]Kurcheeva G I,Klochkov G A. Smart Rural Settlement:Digitalizing the Quality of Life[J]. 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1,666(3).

[9]郭淑紅.上海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及发展变迁[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0):179-181.

[10]谢萌秋.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及优化建议——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9,40(04):38-40,56.

[11]袁增光,周国华,汪雄.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43(2):20-26,34.

[12]许婷,饶磊,赵小敏,等.贵溪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4):123-129.

[13]邹利林,王建英.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4):59-68.

[14]Pengfei Guo,Fangfang Zhang,Haiying Wang,et 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Layout Optimiz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J].Sustainability,2020,12(6):2409.

[15]郑洋,郝润梅,吴晓光,等.基于MCR模型的村庄“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OL].水土保持研究:1-6[2021-05-12].

[16]王琦,余清潭,范树平,等.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居民点类型判识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0):264-268.

[17]余波平,余清潭,王琦,等.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经验总结与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08):1-3,25.

[18]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等.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186-192.

[19]边丽青,朱丽霞,罗静.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湖北省浠水县村庄布点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3(03):2,106-112.

[20]高莉萍,程文仕,周晓丽,等.基于PSR-GM(1,1)模型的华池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5-217.

(责编:徐世红)

3864500338214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