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科技巨头的绿色密码:征收碳税、改用环保包装、押注“脱碳”技术创企

2022-03-09综合整理报道

海外星云 2022年19期
关键词:脱碳初创亚马逊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日俱增,全球气候变暖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加剧,对地球构成了巨大威胁。

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联合国和其它多边组织的号召,相继采取减碳举措。

趋于压力,过去3年里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做出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承诺,他们将脱碳技术融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与此同时加速在“脱碳”科技方面的投资布局。

2021年,微软、亚马逊、谷歌三家科技巨头在涉及交通、能源等“脱碳”科技的投资高达87亿美元。

不少初创公司正在研发碳排放追踪、碳抵消、碳捕获等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投资者们对这类初创公司的潜力十分看好。

根据数据,2022年开年至5月19日,“脱碳”科技的初创公司完成了48笔交易,融资金额高达17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融资。

“脱碳”科技正成为新时代的造富机器。那么,在碳中和道路上,科技巨头都走到了哪一步?

2018年~2022年5月19日气候科技领域的融资交易数量和金额

微软:万丈高楼平地起,赋能用户及供应链

布局“脱碳”科技,微软可谓是“雄心勃勃”。2020年1月,微软承诺到2030年实现负碳排放,到2050年还要一笔勾销公司自1975年创立以来所有排入到大气中的碳。

这个目标不仅要比亚马逊实现净零排放早了十年,还要比同年达标的谷歌力度强了不少。在一片混沌中,微软试图建立新的零碳企业标准,还有意拉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入局,在“脱碳”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微软承诺到2030年实现负碳排放

过去两年,微软做了什么?

第一年,微软成功减碳6%(约73 万吨)。第二年,第一类和第二类排放量总体上减少了约16.9%。与此同时,由于云服务以及设备销售和使用增长,第三类排放量有所上升。

在减排方面小有进展,首先得益于微软内部的碳税政策。自2021年,微软开始实施碳税政策,起初仅覆盖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碳排放,即微软的每个部门都要为其直接产生的碳排放(如差旅和用电等)支付每吨15美元的内部碳税。

2020年微软扩大了内部碳税的覆盖范围,将第三类碳排放(代表公司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总排放量)纳入其中,初始税费为每吨5美元,并将逐年递增。

一般来说,第三类排放是最难控制以及最难减少的。为此,微软与能源公司Engie、咨询公司WSP、人力资源公司CDP三家企业合作开发一套供应商报告工具,旨在帮助微软的供应商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清洁能源战略并减少相关的排放。

2017年财年~2021年财年三类排放量变化情况

2021年7月,微软还推出了一个帮助用户计算云服务碳排放工具——可持续发展计算器,利用数字工具实现碳排放的量化分析,减少云服务的碳排放。诸如Persefoni、Sweep、Watershed等这样的初创公司也在研发类似的碳足迹计算平台。

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界面

2020年,微软设立了10亿美元的气候创新基金,旨在加速碳减排和可再生技术的发展。截至2022年5月26日,创新基金已经完成了18项直接投资,其中包括直接空气捕捉初创公司Climeworks、能源效率优化解决方案公司AutoGrid等。

微软气候创新基金与多家专注于气候技术的风投机构达成了合作。2021年,气候创新基金还向比尔盖茨创立的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捐赠了1亿美元,帮助加快气候解决方案的研发。

此外,负碳排放的承诺并非完全不排放,微软的计划是在2030年减排55%,其余透过碳移除来抵消。微软十分看重碳移除抵消量的价值,2021财年,微软从15家供应商手中买了超过130万公吨的碳移除抵消量。

碳移除抵消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产物,即企业向二氧化碳减排事业提供相应资金,以充抵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为了清楚地了解每一项碳移除项目的持久性和风险性,微软与第三方技术专家团队Carbon Direct 和 Winrock International进行合作,认证碳移除抵消量。

碳移除抵消

亚马逊:布局“零碳”运输,冲向环保包装新纪元

亚马逊的目标是到2040年所有业务线实现零碳排放,到2030年一半出货量实现零碳排放。为此,亚马逊在各条业务线加足马力,重点方向是使用电动车运输货物以及部署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亚马逊还设立了20亿美元的气候承诺基金,投资制造业、交通运输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气候科技初创企业。

2019年,亚马逊向电动汽车公司Rivian订购了10万辆电动送货车,用来打造全新能源送货车队。改用电动送货车是亚马逊实现零碳目标的重要一步,这会让亚马逊每年的碳足迹减少400万吨。

“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企业行动起来,不断创新。亚马逊正在和热衷于革新的合作伙伴一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表示。

亚马逊和Rivian的蓝图很美好。但双方似乎在电动车的规模交付时间上略有出入。

2022年Q4和2022年Q1,Rivian开始向亚马逊交付电动车,但由于新冠疫情、零部件短缺以及生产延迟等原因,仍没有实现到2022年交付1万辆汽车的初步目标。

打造一只全新能源送货车队并非一日之功,亚马逊还将眼光放向了其他公司。如,向加拿大Lion Electric采购了2500辆电动卡车,提高中程运输能力;与总部位于印度的Mahindra Electric Mobility合作,在印度境内购买了100辆电动三轮送货车,亚马逊曾承诺到2025年在印度部署1万辆电动送货车;2022年初,亚马逊宣布与Stellantis合作,共同研发车载软件。

2020年,亚马逊设立了规模为20亿美元的气候承诺基金,旨在投资多个行业的“可持续和脱碳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气候承诺基金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投资气候领域的新兴技术。截至2022年5月12日,气候承诺基金参与了20项投资,从可再生能源到食品和农业,涉及范围广泛。

亚马逊送货车

减少包装浪费

作为一家由电商平台起家的公司,运输和物流服务对于亚马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2020年至2022年5月12日,气候承诺基金投资中有40%隶属于该领域,对Zero Avia 和Rivian等公司还进行多轮押注。

与宝洁合作创新推出Tide Eco-Box环保盒、研发可循环利用的包装、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据不同产品推荐最佳包装方式。

除了布局物流运输,减少包装浪费是亚马逊另一个减排重点,也是零碳排放运输计划的一部分。零碳排放运输的目标是到2030年,一半出货量实现零碳排放。

2018年,亚马逊向Closed Loop Fund投资了1000万美元,用于资助北美的回收和循环经济基础设施。透过这项投资,亚马逊旨在增加产品和包装的回收利用,确保材料重新进入制造供应链。

为了抵消供应链和其他业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微软选择将筹码押注在DAC技术,亚马逊则另辟蹊径,希望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碳抵消。

2019年亚马逊设立了规模为1亿美元的Right Now气候基金,对提供自然碳抵消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提供支持,恢复和保护世界各地的森林、湿地和泥炭地。2021年9月,亚马逊向意大利Parco Italia城市林业项目提供了240万美元的资金,旨在意大利各地种植2200万棵树,改善空气质量。

谷歌:欲上青天揽明月,助力环境低碳规划

作为全球搜索引擎巨头和三大云服务厂商之一,谷歌的数据中心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2020年,谷歌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天候无碳能源运营的目标。

其实,在2017年谷歌宣称实现了总用电量与购买的可再生能源100%匹配。2030年的新目标意味着谷歌正在加快完全使用绿色能源的步伐。

和微软一样,谷歌利用数字工具为自由平台开发气候技术的新工具,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依托谷歌地图数据开发的环境观察探索者工具。

环境观察探索者可对谷歌地图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关于我们周围环境的详尽数据洞察,追踪城市边界内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可以估计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生产潜力。

自2018年推出环境观察探索者以来,谷歌进行了多次更新升级扩展,覆盖了全球更多地区和数据集,成为企业监测热浪、飓风等气候风险的新利器。

此外,谷歌还推出了一个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碳智能计算平台。该平台用于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可以将多计算任务转移安排到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充足的时段。

碳智能计算平台首先将改变一些非紧急计算任务的时间安排,如在谷歌照片、YouTube视频处理上创建新的过滤功能,或在谷歌翻译中添加新词等。这样做不需要额外的计算机硬件,也不会影响人们全天候依赖的谷歌搜索、地图和YouTube等服务的性能。

2021年,谷歌启动了一个专注于北美气候科技的创业加速器——谷歌气候变化创业加速器,尤为关注处于种子轮至A轮的早期初创企业。

碳排放数据

气候变化创业加速器在“脱碳”领域投资版图

2022年,共有11家初创企业加入谷歌气候变化创业加速器,涉及领域包括电动汽车、脱碳技术等。他们将接受一个持续十周的项目。在此期间,谷歌承诺将提供研讨会和专家指导,引导初创企业学习和采用可能有利于他们和环境的最佳技术、产品和领导实践。

此外,谷歌参与了Tae Technologie以及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的“过亿轮”融资。两家公司均专注于核聚变领域,其中CFS由麻省理工学院创立,该公司宣称已经产出全球最强的磁铁,让聚变机产生的能量比启动和维持反应所需的能量更多;另一家T a e Technologies正努力将核聚变技术推向市场。

《哈利波特》中,曾多次提到一个叫“神秘事物司”的地方:这里专门负责处理魔法世界难以解释的力量,职责高度机密,没人知道里面的人具体在干什么。

而科技巨头谷歌也有这么一个神秘的部门:Google X实验室。Google X实验室主要发明和推出“moonshot”技术。所谓“moonshot”技术,意思是那些不太可能、比较疯狂的一些项目。

Google X实验室旗下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就是向消费者销售地热能源系统的Dandelion Energy。Dandelion Energy采用地热能来实现家庭供暖和制冷的现代化,自2017年正式从谷歌剥离后,Dandelion Energy服务市场扩展至美国五个州。2019年和2020年,谷歌参与了Dandelion Energy A轮融资。

总体而言,从三家科技巨头的种种举措可以看出,实现“零碳”排放绝非纸上谈兵。在能源主要消耗仍是化石燃料的绝大部分国家地区,提出向更加先进的环保理念转型的科技巨头,不单单仅受外界驱动,更应怀着一份社会责任感来看待自己,采取适合企业整体运行的减碳方式。

猜你喜欢

脱碳初创亚马逊
“初创”杯喜剧大赛
5种沸石分子筛的吸附脱碳对比实验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碳素工具钢T8表面脱碳规律研究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加热和旋锻过程对弹簧钢表面脱碳层厚度的影响研究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和初创企业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