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 打造有效课堂
2022-03-09河南南阳市镇平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474250陈克飞
河南南阳市镇平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474250)陈克飞
统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关键词——语文要素。如何简单理解语文要素呢?要素,即构成事物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语文要素可以理解为“语文学习必备的因素”。陈先云先生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中指出,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对于这些基本元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抓基本方法,学基本内容,形成基本习惯,培养基本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都有一整页的单元篇章页,篇章页由“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精美插图三部分组成。这样设置,明确了单元主题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对比以前的教材,可以说,教师备课和教学更有了方向,不至于“模模糊糊一大片”了。
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效果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要素有些什么呢?在使用的统编教材里,我们不难发现,朗读、想象、观察、积累、预测、提问、批注、查找资料、复述故事等,这些都是语文要素。这些要素在教材中全部呈梯级分布,每一个单元都是通过单元篇章页来明确语文要素的,而落实语文要素主要通过课后习题来实现,方法指导贯穿其中,梳理总结语文要素、进一步提炼相关方法是放置在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最后通过习作进行实践运用(如图1)。基于此,我们对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进行了研究。
图1
一、理解语文要素,明晰教学目标
语文要素犹如将帅,统领着小学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掌握核心素养下不同年级的语文要素特点,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清楚地了解每个单元和每篇文章的语文要素。例如,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的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要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和“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是单元语文要素;本课的习题有“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和“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略)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三个教学目标中,第一个目标是常规目标,这是每一节语文课都要落实的。第二、第三个目标制订的依据就是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但是对于这篇老课文,直到今天,仍有教师把“母爱”作为重点来讲,那就是定位不准确了。以这课为例,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一定要从我们以前关注的“人文主题”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教出统编教材的特色。
二、用丰富的方法,落实语文要素
同一个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是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的。例如,“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的有借助工具书理解、借助注释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借助近义词理解、借助反义词理解、拆字理解、图画理解等近十种方法。这么多的方法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再如,“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我们可选择的方法有抓关键词复述、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根据图画提示复述等。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为例,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落实“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
复述故事,讲述“慢性子”和“急性子”的活动。
1.根据句子,学习转述
(1)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把这个故事介绍给别人吗?介绍故事不是讲故事,是把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2)怎么复述呢?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顾客说:“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
②顾客对裁缝说对不起,麻烦裁缝再给他改成春装。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
读读两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第1句话是课文中的内容,是顾客说的话;第2句是复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话中的人称有了变化,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
(3)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练习。
①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②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借助表格,练习复述
(1)请同学们借助表格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做棉衣拽掉棉花改做夹袄剪掉袖子改做短袖衬衫接上袖子改做春装慢性子裁缝的表现耐心说服答应爽快答应摇头
(2)先自己练一练,然后在小组内讲一讲。
(3)按时间顺序复述故事。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语文要素,要学会创造性地发现方法,用多种方法去落实语文要素。
三、用习题和插图,落实语文要素
例如,“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那么,如何借助课后习题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本课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对于第一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读懂段落意思,通过自主读书并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前两个自然段可以抓住“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和“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两个关键句来理解地球是美丽的,但也是渺小的。这样,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梳理课文层次,就能明白课文主要写了“地球美丽但渺小”“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还无法移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这几方面的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抓关键句时不要遗漏掉重要信息。
对于第二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读文并思考课文前三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自由交流,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看法,注意要说得有理有据。在这里,教师可提示学生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让表述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梳理出“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与“保护地球”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弄清楚“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作者首先从地球的美丽和渺小谈起,激发人类保护地球的情感,接着指出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促使读者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由此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如何借助课文插图落实语文要素呢?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的要求相比,这个单元不但要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而且要通过奇妙的想象体会人物的形象。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呈现巨人赶孩子们离开花园的课文插图(图2),引导学生由巨大的双脚想象巨人的样子,推想巨人来之前发生了什么,来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这样一举两得,既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又巧妙落实了语文要素。随后,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独立阅读,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描写了哪些画面,文中的巨人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此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目标。
图2
与上述单元语文要素类似的还有三年级下册的“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第一单元)和“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第五单元)。其中,《燕子》一课,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和文中插图来落实语文要素。
四、用阅读手段,落实语文要素
教师想让学生深入领会语文要素,还可以借助阅读这一手段来助推学生认识并掌握语文要素,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这个方法适合各个年级的习作单元的学习。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有:“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一单元编排的两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怎样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的呢?《太阳》一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松鼠》一文语言活泼,描述生动。那么,这些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怎样引导学生去领会和感悟呢?
以体会《松鼠》一文的语言风格为例。
1.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第1句:“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请你找到文中与它对应的内容读一读。
2.对比读一读,思考:工具书中介绍松鼠的外形和课文中对松鼠外形的描述,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
语言特点:工具书中的语言特别简洁,用词准确、严谨;课文中的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运用的写法:工具书运用具体数字介绍了松鼠的外形,课文采用的是抓住特点具体说明的方法。
3.在介绍松鼠外形时这两段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你又发现了什么?请你再仔细读一读。
【预设】
第一个句子从四个方面(松鼠的体形、身长、尾长、体重)介绍了松鼠的外形。课文是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相比工具书,课文介绍得更全面,更有条理,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抓住松鼠每一部分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4.小结:老师也有发现,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句子和“交流平台”的内容)同是介绍松鼠,表达却不同,有的文章语言表达简洁、平实,而有的语言却活泼有趣、描写生动。但无论怎样表达,都要做到准确清楚、有条理。
5.小组合作探究课后习题二中的第2、第3两个句子。(对比阅读,体会特点)
这些课文的语言的确很有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关键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多遍、多层次的对比阅读,感受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总之,面对统编教材中的新内容——语文要素,教师要认真钻研、解读教材,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法,让语文要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