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可视化导图,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2022-03-09浙江杭州萧山区戴村镇中心小学311261
浙江杭州萧山区戴村镇中心小学(311261)徐 华
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它有低阶和高阶之分。心理学家一般把识记、理解、应用等层次的思维划分为低阶思维,把分析、评判、创造等层次的思维划分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阅读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图示等可视化思维工具能转变思维过程,将隐形的思维变为可视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思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分析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全面辨析事物的思维模式,最终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指向分析整合的图示运用
分析整合能力是分析性思维的突出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就要通过综合运用分析、判断和比较等方式,客观理性地解读文本;就要通过认识事物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细致地寻找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双气泡图和鱼骨图等图示,引导学生对文本结构进行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整合,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一)利用双气泡图分析问题
分析是将材料分解为几个部分,探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每部分与总体结构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立体的思维模式。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有效的学习进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自己对知识进行分析、理解、感悟的过程。双气泡图能较好地反映比较和对比的思维过程,能让学生通过反复深入的阅读与反思,找出事情产生的原因,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一、二)》一文,可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探究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田螺姑娘》,并思考它和牛郎织女故事的相似之处。同时,通过双气泡图(图一)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民间故事的共同特点,帮助学生从模糊的认识走向精确的认知,以促进后面《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快乐读书吧》的学习。
双气泡图能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找出两个比较对象间最本质的相同点。在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能认真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推断,这样使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利用鱼骨图促进认知整合
整合性思维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局部的情况放到事物的整体中进行系统性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这反映了高阶思维的全面性、综合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构建立体的文本网络,将单个知识点置于整个文本中,或将单篇文章置于文本群中进行整合,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深入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鱼骨图能从多个角度来描述一件事情的不同特征,有利于整合各种信息,使学生在原有的阅读经验和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搭石》一文,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走搭石”这部分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美?再读其他画面,也像老师一样把体会到的情感用关键词记录下来,画成一幅鱼骨图。”学生模仿教师完成鱼骨图(图二)。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借助鱼骨图总结文本内容。最后,教师相机补充拓展资料《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图二《搭石》鱼骨图
这样教学能使学生快速整合信息,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写作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在完成课文的教学后,教师还让学生阅读类似的文本,利用鱼骨图完成文本的整合,这样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整合性思维。
二、指向创新求异的图示运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在设计具有实践性、真实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各种元素进行组合,展开探究,以突破情境的限制,从而形成新的认知。而树状图及坐标图指向思维的多元与延伸,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利用树状图展开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分为发散型思维和顿悟型思维两种。从阅读教学的视角来说,更易于引导和操作的是发散型的创造性思维。发散型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去梳理信息,以多样化的路径来解决问题的独特思维。它是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生顿悟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落点,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状图体现出的是发散性思维,从一个关键词开始进行发散,主干分明,强调将文字、色彩、图像三者相结合,是对所思所想的记录,不分对错。
例如,学完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后,学生将学习到的方法与课外查找到的与说明文有关的资料相结合,小组合作绘制树状图(图三)。在交流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结合树状图,试着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图三 说明文知识树状图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本特点,关注语文要素,寻找独特的表达,让他们经历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过程,最终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文本的表达特色。这样教学,学生既感知、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又内化了文本的表达特点,习得文本的表达方式,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利用坐标图展开多维想象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树状图引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而且要引导学生依据学习任务绘制坐标图,发散思维。坐标图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与广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事物的复杂程度引导学生构建二维、三维甚至四维坐标图。利用坐标图,学生的所观、所闻、所想、所述等都不会被遗漏,并且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这样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猎人海力布》一文,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时,我们要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内容,并进行详细复述。导入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除了主人公海力布,文章还写了哪些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厘清故事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绘制二维坐标图(图四)。在详细复述故事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坐标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文本内容。
依据实际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在自我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利用坐标图进行多元化、发散性想象,灵活地迁移知识技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指向批判性思维的图示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观点、人物、主题等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利用蝴蝶图对立统一的特点和金字塔图层次分明的特点,关注学生的认知经验,鼓励其发现、质疑,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图四 《猎人海力布》二维坐标图
(一)利用蝴蝶图发展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作用于活动对象的结果,能对事物进行辩证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蝴蝶图因其对立统一的结构特点,能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辨析反思、对话合作等,增强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辩证表达的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师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的影响,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绘制成蝴蝶图(图五)。同时,让学生根据蝴蝶图展开辩论,体会父母对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发展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图五《“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蝴蝶图
辩证思考的核心是以全面的视角理解事物,从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用联系与发展、矛盾与统一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事物,这样既能看到事物的正面与矛盾对立之处,又能看到事物的统一性、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蝴蝶图,让学生辩证全面地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利用金字塔图开发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是一种跨界学习,能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生活等完美融合。利用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图展开泛在学习,能突破语文学科的壁垒,联系更多的学科,形成更为开放、多元、综合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判断文本内容,形成新的评判标准,获得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教师让学生按速度的快慢合作完成金字塔图(图六)。通过绘制金字塔图,学生能根据图示比较事物速度的快慢,并体会使用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的妙处。在结束阶段,解决“为什么题目中用的是猎豹而不是其他物体”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科学知识,了解到猎豹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并标明在金字塔图上,这样让学生一目了然。
图六《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金字塔图
语文课堂上穿插数学、科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知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跳出语文的思维圈,让学生从另外的视角审视语文问题,从而获得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高段阅读教学中借助可视化导图来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辩证的思考分析,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